47
Һ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推选制
何星亮∗
内容提要:推选制主要是氏族社会实行的选举制度㊂氏族制度又分为母系氏族制度和父系氏族制度两大类㊂在母系氏族制度下,一般选举年长
而德高望重的妇女担任氏族长㊂氏族长领导和组织氏族的生产和生活,与
氏族其他成员的社会地位平等,一起参加劳动而不享有特权㊂氏族内的重
大事情,如选举㊁撤换氏族长或军事领袖,宣布战争或媾和,收养外人入
族,决定血族复仇等,由氏族议事会民主讨论决定㊂氏族长对内管理氏族
的日常公共事务,如调解纠纷㊁安排生产生活㊁裁定氏族成员遗物的继承㊁
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等;对外代表氏族参加部落议事会,拥有决策权㊂在父
系氏族制度下,一般选举年龄最高㊁经验丰富的男子担任氏族长㊂氏族长
任期无一定的年限,不世袭,不称职者可以罢免㊂氏族长从事生产劳动,
无特权㊂氏族长按习惯法有权处理氏族内部的事务,遇有重大事宜,由氏
族长召集各家族长老讨论决定㊂
关键词:民族㊀推选制㊀氏族㊀部落
在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中,有些民族的氏族部落或村社头目的
产生属于推选制㊂有些民族有氏族部落或村寨议事会,有的则没有㊂下面主要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分南㊁北方民族两大类,介绍和分析历史上的
推选制度㊂
∗∗何星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㊂
48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三辑)
Һ
一 南方民族的推选制
基诺族的长老制㊂20世纪50年代前,基诺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原始公社发展末期,社会组织已由血缘组织过渡到地缘组织,除了少数地区还保留血缘组织外,大部分地区由不同氏族成员共居的地缘村寨组成㊂基诺族村寨间有着明显的地域界线,往往以宽阔的森林㊁河谷㊁山箐为界,并以挂满竹木制刀枪的木制界桩为标志㊂巡视㊁修理村寨道路和界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㊂村社多是内部通婚,所以每个村寨一般都有几个可以互相通婚的家族或氏族㊂村寨又有共同的经济㊁政治㊁宗教㊁文化生活,俨然是一个完整自然的小天地㊂因为历史原因,不同村寨间往往有不同的习惯㊁宗教信仰,甚至服饰上也各有特色㊂
基诺族村寨的权威是父系长老,除巴朵寨和少数几个村寨例外,基诺族大多数村寨都有两个长老 卓巴 和 卓生 ,他们由村寨内最古老的两个氏族产生:其唯一的条件就是年长,而并非勇武多才,即使他是个平庸者,甚至是个盲人,只要他年纪最长,也要义不容辞地登上村寨长老的职位㊂这种古老氏族的长者都以年龄排名次,如在职长老为卓巴,接班人即为巴努,一旦卓巴去世,巴努即理所当然地继任为卓巴 村寨长老㊂卓巴原是氏族酋长,在基诺族母系氏族时代就已出现,而且担任卓巴者是年长妇女㊂卓巴是受人尊重的公仆,是公社的生产㊁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领导者㊂到了父系氏族 家庭公社时
代,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打破,除了从母系氏族时代继承了卓巴这一名称,并逐渐由男长老取代女长老外,这时又在氏族外婚的对应氏族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村寨长老 卓生,即村寨首领,久而久之,卓巴㊁卓生就成为村寨传统的长老㊂受傣族村社的影响,长老中的 卓巴 称为寨父, 卓生 称为寨母㊂清王朝统治基诺山时,卓巴㊁卓生也曾按照汉族的称号命名㊂卓巴又被称为 老伙头 ,卓生被称为 老菩萨 ㊂迄至20世纪50年代初,卓巴㊁卓生基本仍属于基诺族村寨的村民公仆,是最受人们尊敬的领导者㊂
在一些较大的村寨,如巴亚㊁札果等寨,都有传统的七位长老,这七位长老的名次排列是:(1)卓巴(首席长老),(2)卓生(第二长老),(3)巴努(首席长老的接班人),(4)生奴(第二长老的接班人),(5)科卜洛(第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