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傣戏传承 文化惠民_文/图/盈江县林草局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盈江县旧城镇旧城村全村国 土面积10.27平方公里,耕 地面积约335公顷,森林面 积约334.33公顷,辖区有9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共有1007户4259人。旧城村大寨自然村是傣戏发源 地之一,2009年被列为州级傣戏传承点,2016年被 云南省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
—傣戏传承基地;辖区内有“榕树长廊”“喃 幕西双”以及堪称“大盈江 畔的白洋淀”的香额湖景点;旧城村还具有丰富的民族美 食文化,以火烧猪、豌豆粉 为主的特色小吃享誉全国,巴榔、岗朗片、豆腐脑、坪 螺丝、干撤、巴萨、巴撇、竹虫、沙蚕等典型的傣族风 味菜肴也受到当地居民和外 来游客的喜爱。
B a ji]M M tV A m
旧城村
二
.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大盈江畔的白洋淀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位于盈江县旧城镇,距县城 19公里,整个香额湖景区 的规划面积为75.97公顷 (合1140亩),香额湖景区以水为主体构架,以 较好的自然植被、水资源、农田、果林及野生飞禽为构成要素,形成一个集自 然生态、农业生态、果林 生态及畜牧生态为一体的合性生态游览区。水由 湖面东北岸一带流出,大 的泉眼有12个,水量大,常年不枯,水质好,内含 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湖内有十多种野生鱼,还 有冠斑犀鸟、黄嘴河燕鸥、白鹭、水雉、黄鸭、野鸭 等鸟类以及荷花、芦笔、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堪称 “大盈江畔的白洋淀”。
香额湖,古谓龙塘,傣语谓之“弄姐告”,湖 泊坐落在旧城镇西南面。它经历了几干年历史长河的风风雨雨,始终不衰,生气勃勃,源头来自姐告村边的“喃幕西双”(十二 眼井),因而汇聚成这汪汪一碧。传说很久以前,姐告村边只有一条小沟流淌着,不能灌溉周围的农田。有一天,一对仙龙夫 妇携12个龙女准备前去缅 甸的哪啾湖游玩,路过此
■
i傣戏一云南省非1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看到农田严重缺水、
无法耕种、一片荒芜。仙1
^传承基地 ^
龙夫妇痛心万分,经商量 决定留下来为百姓排忧解 难。于是龙宫址选在姐告 村旁,仙龙吐出龙珠,12 龙女每人吐出一股清泉注 入龙宫,便形成了 “喃幕 西双”和水晶龙宫—
—香 额湖。龙塘分为大龙塘和 小龙塘两部分。传说大龙 塘是仙龙夫妇的行宫;小 龙塘系龙女们的闺阁,水 质特别清冽。
站在东山顶上远眺,依稀可见仙龙吐珠的幻景—
—两根长长的龙须(姐 告路、下拉相路)舒展,龙眼(姐告自然村)圆鼓,龙嘴(小旧城、沙坡一带)大张,龙抓(姐告巷道)起伏,龙身(旧城街主干路)蜿蜒,龙尾(镇政府现址)微翘。
按照历史沿革,龙塘 码头在原遗址上进行重建。新修的龙塘码头成三个梯 式平台,围着用腾冲火山 石打磨的栏杆,古朴典雅,风韵依然。站在码头上,凭栏极目干里,清波荡漾,
榕树长廊一共
131棵百年古树,
该图为德宏竞选魅
力中国城时的采风
无边无际,竹筏扁舟来回
穿行,渔歌“罕嘛”(傣
语山歌)互相对唱。
为弘扬民族文化,做
大做强生态绿产业,打造
“魅力”品牌,旧城村在“喃
幕西双”上面的坡头平地
处,新建了颇具民族特色
的文艺戏台一座。采用傣
式建筑风格,金葫芦立于
屋顶中间,两旁分别是一
对孔雀和大象的造型。金
葫芦是傣家男女爱的信物,
孔雀和大象则是傣民族崇
敬的图腾。既古色古香,
又带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旧城村生态环境得到了很
好的恢复,实现了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
饮誉东南亚的艺术明珠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
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
原传于德宏州芒市、盈江,
瑞丽、胧川、梁河等地及
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傣
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
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
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
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
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傣剧
是傣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
术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
长期积淀的艺术结晶,是
饮誉东南亚的一颗艺术明
珠。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
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
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
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
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
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
傣剧从土司衙□扩展到民
间,涌出大量民间傣剧表
演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
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
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体成
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
傣剧团(现德宏州傣剧传
承保护展演中心)。
起初,傣剧中由男性
扮演的女性角色穿傣族女
装,男性角色的装扮及男
女角色的动作套路与滇剧
和京剧相仿。表演时,演
员上前三步演唱或做动作,
再退后三步听场边人提词,
唱段之间以锣鼓等打击乐
伴奏。后来唱腔经逐步发
展形成【喊混】(男腔)
和【喊朗](女腔)两个
基本腔调,傣族民间曲调
被广泛吸收为唱腔及器乐
曲。演出中着傣装,表演
旧城村百年老宅
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 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 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间风格更加浓郁,傣剧传统剧目有的源自傣族民间故事、叙事长 诗或佛经故事,如《相勐》
香额湖全景
桑洛》参加了西南区少数
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
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
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
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
的傣族村寨几乎都有业余
演出队伍。
特色植物诠释人与自然和
谐
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榕
树是我国南方的榕带雨林
植物,而我国的南方又是
少数民族众多地区,榕树
有长寿、吉祥的象征,在
南方很多人们把榕树当作
神树。榕树所独有的“独
木成林”“母子世代同根
“的特性,也最能代表我
国各民族大家庭“同根生”
的寓意。
旧城村可观赏的另一
特色植物是九品香水莲。
《干瓣莲花》《朗推罕》等;有的翻译移植汉族剧 目,如《庄子试妻》《白蛇传》《杨门女将》《薛 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 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深情》等一大批剧 目。1962年,《娥并与
榕树又名大青树,属
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
因榕树的枝干上生长着很
多飘浮的气生根,这些气
生根一旦着地,着地部分
便会生根,而上部就会长
枝叶,又形成一棵新的小
榕树。这样,日久天长,
年代久远,榕树就会“独
木成林”,姿态万干,形
成各式各样的“古榕奇观”。
旧城村“榕树长廊”
里有参天古榕树131棵,
香水莲属于睡莲科的一种
植物,叶圆有缺口,边缘
有疏锯齿;花朵硕大,可
达30厘米以上;花朵具有
清香及浓郁香味,向曰开
花,气温18 °C以下可全曰
开花;叶片漂浮于水面,
花朵可伸出水面30厘米以
上叶面无茸毛,可沾水滴,
无莲蓬及莲子;春夏秋冬
四季开花,可终年观赏,
秋冬最美。花色有金、黄、
红、紫、蓝、赤、白、茶、
绿九大色系分深浅不同有
数十种之多。不同九品香
莲之香味,由清香转至浓
郁芳香不同。香水莲鲜花
可供人类浸酒,炖煮食物,
在120度高温杀菌烘焙后
可制成九品香莲茶。香水
莲之最大特色为花瓣圆宽,
浑厚,代表着人间圆融,
圆满而实在。
神秘多彩的傣族民俗
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文
化,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
宜人的南亚热带气候,优
美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
通,充满特色的景点为旧
城村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
游爱好者。2017年旧城村
接待游客23.2万余人次,
营业额达2754余万元,
其中带动周边村寨餐饮业
营业额达到900余万元,
切实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
展。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
文化惠民示范村,2014年
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二批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at]N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