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故事

更新时间:2023-05-29 23:53:13 阅读: 评论:0

中国共56个民族 其中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民族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分别是:
1 阿昌族 聚居于云南
2 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
3 保安族 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4 布朗族 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5 布依族 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6 中国的朝鲜族 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7 达干尔族 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
8 傣族 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
9 德昂族 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
10 东乡族 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
11 侗族 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
12 独龙族 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
13 我国的俄罗斯族 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
14 鄂伦春人 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
15 鄂温克族 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
16 高山族 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
17 仡佬族 多数居住在贵州西部
18 哈尼族 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
19 哈萨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
20 汉族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一般全国都有
21 赫哲族 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
22 回族 是中国信仰回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
23 基诺族 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
24 京族 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
25 景颇族 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
26 柯尔克孜族 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
27 拉祜族 聚居于云南
28 黎族 生活在中国的海南岛
29 僳僳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
30 珞巴族 居住在甘肃东南部
31 满族 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
32 毛南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
33 门巴族 居住在CZ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难涉,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
34 蒙古族 游牧在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广袤大地
35 苗族 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36 仫佬族族 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37 纳西族 居住于云南
38 怒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两岸
39 普米族 居住于云南西北和四川部分地区
40 羌族 居住于岷江上游,务农兼事畜牧
41 撒拉族 居住在青海循化地区
42 畲族 散居在我国东南部
43 水族 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的东南部
44 塔塔尔族 居住在新疆地区
45 塔吉克族 大多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
46 土家族 世居于湘鄂川黔边沿地区
47 土族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甘肃部分地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48 佤族 分布于云南西南边陲
49 维吾尔族 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世代繁衍在西北部新疆
50 乌孜别克族 散居在我人新疆地区
51 锡伯族 主要分布于新疆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52 瑶族 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53 彝族 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
54 裕固族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5 藏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 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
56 壮族 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
 刘三姐
  壮族歌仙传说。相传于宜山、罗城、恭城、柳州、融水、容县、岑溪、贵县、桂平、扶绥、平南、梧州等地。还传到广东梅县、翁源、兴宁等地。各地传说刘三姐的生长年代、出生地及情节内容不尽一致。据宜山的资料,刘三姐从罗城搬到宜山下视村居住,砍柴为生,极善唱歌。有陶、李、罗几个秀才闻名前来对歌,不是三姐的对手。其兄端凳搁门而睡,阻止三姐出去对歌,三姐却半夜俟其兄睡熟,轻手轻脚溜出门。第二天其兄知道了,拿石头让三姐用手板煎软,言煎不软就不准出去。三姐把石头放在手心,下烧红火,把石头煎软了。三姐每天到山上攀葡萄藤与男歌手对歌,其兄气极,发誓要砍断葡萄藤跌死三姐。谁知藤砍断后,摇几摇又接上了。其兄用铜盆隔住断藤,使断藤接不起。三姐从悬崖掉进下枧河,葡萄藤随之落下围成一圆圈,托起三姐顺水飘流下柳州鲤鱼岩。据扶绥的资料,生得月貌花容的新安村姑娘刘三姐家穷,与哥哥种田打柴养活母亲。她每天歌不离口,开口成歌,远近男青年都来找她对歌,却唱不赢她。其兄恨她唱歌太多,经常责骂,刁难她。要她插完一大块田的秧,不给她空闲。她却插一蔸秧唱一句歌,歌声引来许多青年同她唱,替她插秧,很快插完。3月的一天,左江上来三只船,上乘桃、李、罗、石四位秀才,见了江边洗衣的刘三姐便唱盘歌,三姐信口答唱,反诘秀才,四位秀才翻遍船上歌
书也答不上,三姐代答了,随口讥笑四位秀才。秀才服输,把两船歌书抛下左江。城里一豪绅托媒人携2l两黄金来求婚,其母与兄均答应了,就她本人不愿,指媒唱骂,羞走媒人。其兄再劝不依,恼了骗妹上山砍柴,冷不防将她推下悬崖,被藤萝托住在崖间,唱了3天3夜,其兄复来吓唬不服,挥刀劈断藤条,三姐坠落江中,随藤漂流,沿江歌唱,到邕宁杨美村才沉江而死。传说至今三姐落江处有一圆圆的石墓,从墓顶往上望,在悬崖绝壁问有一长长的滑痕对准石墓,滑痕两边有两丈余长的白壁和黑壁,宛如黑、白两条头巾,为三姐当年头巾变成。据贵县的资料,三妹行三,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7岁即好笔墨,聪明敏捷,为"女神童"。12岁后即善歌唱,17岁有邕州白鹤乡少年张伟望来访,乡里筑歌台于西山之侧,两人对歌3日,众人围观忘归。两人登山歌7日,化石成仙
  我把自己当成鱼了
  一天,阿凡提的一些朋友约他一起去钓鱼。阿凡提不好意思拒绝,便一起去了。其实,阿凡提并不喜欢钓鱼,因为他不愿伤害那些可怜的生灵。
  到了湖边,朋友们纷纷开始钓鱼、抓鱼,突然,一位朋友摸到了一条大鱼,阿凡提可怜那条鱼,但又一时想不出解救这条鱼的办法,着急中他自己跳进了河里,那条鱼果真趁机溜
掉了。
  “喂!阿凡提,你这是干什么?”朋友们奇怪地问他。“没什么事,我把自己当成鱼了。”阿凡提从水中探出头来说。
  驴的叫唤比这个好听
  国王心血来潮写了一首拙诗让阿凡提看。阿凡提看过诗后对国王说:“陛下,诗还是让那些诗人写吧,您还是老老实实当您的国王吧。”
  国王听了发怒道:“来人,把他关进驴圈!让这个不懂诗的蠢驴好好听那些驴的叫唤去吧!”
  阿凡提在驴圈里被关了一个礼拜后,国王心想:这回他该老实了,肯定会称赞我写的诗。于是便把阿凡提叫来,把他新写的一百诗大声念给了阿凡提后问道:“怎么样阿凡提,我这首诗写得还可以吧?”
  阿凡提听后一声不吭转身就往外走。国王叫住他问:“阿凡提,你上哪儿?”
  “陛下,我还是回驴圈去吧,驴的叫唤比这个好听一点。”阿凡提回答说。
  白天的星星
  一位愚昧的人问阿凡提:“阿凡提,听说光天化日之下能见到星星的人会非常幸福,怎样才能在白天见到星星呢?”
  “可以,”阿凡提回答道:“请你把自己关在一间漆黑的小屋里四十天不要出来,一日三餐享用粗茶淡饭,决不要沾油腥。四十天以后再出来就能在白天见到星星了。”
  那个人遵照阿凡提所说的,在一间黑屋里把自己关了四十天,成天吃素不吃荤,等到了第四十天他出来见阳光时,他的腿脚发软,双眼直冒金星,往那儿瞧都觉得有繁星在闪烁。
  那个人喃喃自语道:“我服阿凡提的智慧了,终于在白天见到星星了。”
  比您早死两天
  阿凡提跟国王的管家开玩笑说:“您两天以后会死。”果然,两天后管家队马上摔下来死了。
  国上听说后。把阿凡提传进王宫责问说:“阿凡提,我的管家因为你而死了,你认罪吗?”
  “是,陛下”阿凡提回答。
  “你既然知道管家什么时候死。那么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国王又问。
  阿凡提即刻明白了国王的意图,对国王说:“昨晚,我看了我的慧星,我比您早死两天。”
  国王听说了自己的死期后,立刻取消了阿凡提的死令,并暗暗祝福他长命百岁。
瑶族牛生日的传说(不太好)
  瑶家有一传说:"盘古开天,鲁班造墙,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瑶族古籍《盘天大歌》和《过山榜》中说:"寅卯两年发大水,天下万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俩,藏入葫芦飘水上。才得以延续人类,后来盘王登殿,赐瑶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种,安居乐业。然而,瑶山地区,穷山恶水,尽管人们辛勤耕种,仍然朝不保夕。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访民情,看到瑶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岭崇山之中,刀耕火种,生活艰难,于是禀告天庭。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间,牛王下凡来耕田。自从牛王来到人间后,瑶家人就开始耕田插禾,
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感谢牛王,瑶家人就把牛王下凡的那天(农历四月初八)作为传统节日牛生日。
  瑶家有一首民谣"四月八,丢犁耙,七月半,谷满仓,收回万担粮,全靠牛帮忙。"四月初八这天,瑶家人最爱护牛,把牛当作神明来祭礼侍奉,要让牛丢下耙犁休息一整天。这天,任何人都不准鞭打牛,不准斗牛,更不准杀牛,连骂牛亦不准。头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牛洗一次热水澡,将全身梳刷得干干净净,还要将牛栏摆弄得整整洁洁,铺换一次新草,用红纸画上或者剪成佛符贴在牛栏上,驱邪劫病送瘟神,保佑牛的健康。这天,牛吃的东西更是别致精彩,清晨,人们就争先把牛放出去吃露水草,越早越好,"抢头"。上午,用糯米酒糟煮鸡蛋给牛吃,在瑶家,小孩过生日有吃鸡蛋的习惯,可见对牛的崇拜。拜家有句俗话:"人过生,吃人参;牛过生,吃苦参。"下午,就用苦参熬泥鳅喂牛,使牛健康长寿。到晚上,瑶家人还要选出最好最强壮的牛来聚会,瑶家人穿着节日的盛装,围着熊熊的篝火,敲着长鼓,唱着欢快的歌儿翩翩起舞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23:5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75593597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少数民族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少数民族故事.pdf

标签:居住   云南   瑶家   国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