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民族傣族导游词
少数民族傣族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来到著名的傣族聚居区,橄榄坝,我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著名旅游景区——西双
版纳傣族园,希望我能让大家满意。
傣族园并不是一个人造的景区,而是在原来的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噶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的基础上,兴
建的人与自然文景区。景区面积339公顷,南临澜沧江,北依龙得湖。这5个村寨现有居民326户1536人,他们世世代代都是以农耕
为业,创造和传承了灿烂的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
傣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接触神秘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可以体验
浓郁的傣家生活习俗,观赏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民间歌舞等多姿多
彩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尽情去参与到欢乐的泼水节中。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村寨叫曼将。傣语曼,即寨子之意;将,是指
篾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曼将即“篾套寨”。大家看这些
原滋原味的傣家竹楼就是传统的傣族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分上
下两层,下层用于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和关牲口,上层是住人的。
从前这儿还是一片森林,常有野兽出没,住在楼上可以防止野兽侵犯,并且可以防潮防震。
现在,我带大家去傣家参观做客,大家注意,进屋之前要脱鞋;
傣家人行礼之后,各位要在胸前双掌合十,微微弯腰,答礼致谢。
大家看着楼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房东地位的象征,级数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楼上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客厅和厨房是一个大的通间,这根柱子是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柱子加工成多面体,是为了防止毒蛇
顺着柱子爬入房内。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是卧室,这是不允许外人
参观的`。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
灵魂就关在卧室里,如果外人打开了门,就惊动了灵魂。进入卧室
有两扇门,靠里面的门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楼梯的门是供年轻人
出入的。卧室里面是一个通间,傣家人隔帐不隔墙,代表全家人的
心永远相通,没有隔阂,只是以颜色来区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帐,
新婚夫妇用红色蚊帐,年轻人用白色蚊帐。卧室里有根大柱是升天柱,平时家里人不得随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挂杂物,只有当家中的
老人死后才能将遗体靠在这根柱旁沐浴、更衣,让死者的灵魂通过
木柱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而闻名。各位现在看到这纺车和织机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锦叫“傣锦”,在历史上是
中国名锦之一,史称“五彩娑罗布”。傣家的织锦历史悠久,是国
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记载,唐代时傣族
先民就用攀枝花纺纱织布。傣家的女孩长到12岁时就开始学习织布
绣花,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和花草树木图案,造型抽象、夸张、变形,十分神秘,尤其象征吉祥和睦的图案更加美妙。
如织五颜六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织成孔雀图案象征吉祥,织
成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一般傣族村寨的寨与寨之间,只有一条马路和一道门就能隔开了。我们现在出了这道门,过了这条马路,就属于第二个村寨了,这个
村寨叫做曼春满。
春满的意思是花沁园,曼春满就是花沁园寨。西双版纳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村村有佛寺,寺寺有佛缘。待会参观佛寺
时大家要注意一些禁忌,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拜佛一定要诚心。不
能摸和尚的头和袈裟,不能拍打和尚的肩和身子,不能在佛像面前
指手画脚,不能随意敲打佛鼓、鋩锣和其他乐器。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佛寺就是曼春满佛寺,它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1400多年来,佛寺经过了很多次修复、重建。这里是橄榄
坝的中心佛地,每逢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坝子里的信徒和各个佛寺
的和尚都要前往朝拜,佛寺里的建筑修复都是靠村民和虔诚的信徒
捐钱捐物来完成。
佛寺中间的这四根很粗的圆柱,有200多年的历史。大门里面的两座佛台,专门用来摆放施舍给飞禽的食物,以示佛家的博恩。金
塔是佛寺的标志,对着金塔的楼阁称为诵经阁,是和尚传授经文的
地方,其他人员都不得出入。诵经阁四角的地上有几个半截入土的
金粉石,起标志作用,表示金粉石以内为禁区,除佛爷、和尚以外,人们不得踏入。
佛寺大殿中较高的台阶叫僧侣台,是佛滴水转运、栓钱祝福的地方。寺庙内的高大塑像是佛教里有重要意义,在佛像背后有一颗高
大古老的圣树——菩提树。菩提树在佛教里有重要的意义,当初释
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佛寺内悬挂的长白布条,是傣家人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佛像左边的画廊是曼春满佛寺著名的20
幅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讲述的是“召爹米转世”和“释迦
牟尼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傣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对佛
的形象化理解和敬仰。
路边这一片奇形怪状的树林就是有名的铁力木林。铁力木俗称“黑心树”,是傣家人的柴薪林。每隔两年,傣家人将树枝砍下做
柴薪,这些树来年还会在发芽、抽枝。傣族种植柴薪林是值得称赞的,有了柴薪林,既可以方便取柴,
又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砍伐。
傣族是一个爱水的民族,泼水节就是东方的狂欢节,它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通常要过三天。第一天相当于除夕,一般举行赛龙舟、放高升、丢包;第二天主要开展堆沙、斗鸡;第三天也就是最隆重的“浴佛”,以及大家相互泼水祝福。每年四月中旬,这里都是傣族
人民举行傣历新年的泼水狂欢场地之一。在傣族园我们还可以不受
季节时间的限制,随时都能感受“天天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每天
都有一百多名傣家哨哆哩与游客们共享泼水狂欢的喜庆,接受傣家
小卜哨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