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5-29 19:50:29 阅读: 评论:0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这是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好事,懂得做好事就是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2、制作相关卡片和相关课件。
  3、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立足生活,引出思考。
  1、播放课件动画,再现文中“三个小朋友思考想做好事”的情境,引发思考:他们想做好事,那么怎么做好事呢?从而导出单元课题:“怎样做好事”。(板书单元课题)
  2、评一评,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播放课件:老师叫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好事,小明就想着要做什么好事。放学回到家,小明的妈妈让他去扔垃圾,小明却说:“妈妈,我正忙着想做好事呢,别打扰我!”观看完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3、在学生交流中,总结出:做好事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帮妈妈扔垃圾就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揭示课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悬念,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并初步感悟到“做好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联系生活,发现“好事”。
  1、阅读书本P47页,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好事自己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做好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2、谈谈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你所能做的好事?
  (1)出示你在家里做好事的卡片,谈谈你在家里常做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你认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事?
  (2)讨论:“为自己洗洗袜子、整理书包”是不是好事?
  (3)总结:实际上帮自己洗袜子,妈妈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这也是为给妈妈提供方便,这怎能不算是好事呢?让学生体会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3、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边讨论边填写卡片:在学校里和公共场所中,能做些什么好事?
  4、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充分地感受到“好事时时有,好事处处在,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我充分利用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由学生经历过、熟悉的事情,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好事”与“小事”进行体会,进行教育,认识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
  三、模拟场景,导之以行。
  1、设问思考:生活中有许多小朋友可会做好事呢?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好事的?
  2、说一说。先出示课件:课本第47页的内容,在组织学生交流:看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做过吗?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跟同桌说说吧。
  3、汇报交流,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采访他当时做好事的心情。如果学生没做过的事,老师先做榜样,带领学生们师生共演,现场进行模拟表演,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
  4、创设情境,模拟表演。我准备了图画纸、彩笔、红领巾、围巾、脸盆、洗衣粉,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自由组合,选其中一种在小组内进行表演,最后再让学生汇报表演,在表演的同时随机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做好事的感受。
  情境:
  (1)上艺术课时,同桌忘了带彩笔……(图画纸、彩笔)
  (2)星期天,妈妈不在家,看见自己的红领巾脏了……(围巾、脸盆、洗衣粉)
  (3)放学了,教室的电灯没有关……
  (4)假日里,陪爷爷奶奶……
  (5)表演自己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好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看看,想想,说说,演演,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做好事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做好事的意义,并获得做好事的真实体验,真正达到导行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养成习惯。
  1、加深体验,引导升华。
  (1)播放濮存昕的工艺广告感受文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2)播放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深切体验,领悟到只要我们用心去帮助别人,做点对社会有利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贡献。
  (3)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做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红领巾歪了就动手系一系”、“书包乱了就整理整理”、“地上有纸就捡起来”、“书桌歪了就摆整齐”……这样入境体情,以做促学,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感受到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联系实际,课堂延伸。
  (1)观察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给学生树立榜样。
  (2)总结延伸,激情鼓励。“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好人好事登记本上,已烙下这么多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这么多的空白留给我们去填,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都来做好事,看看谁做的好事多。”
  设计意图: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课堂引向真正的生活天地,构建和谐统一的教与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内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真正落实品德教育的目标。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
  1。作文题目:记一件小事
  2。选材范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
  为了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事物,浓缩课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这次习作需准备放像机、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具。
  【课堂教学】
  1。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件事,必须是小事)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9:5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61029595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pdf

标签:学生   做好事   小事   好事   生活   教学   体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