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锻炼心率应多少合适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1、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一致。尽管测量心率的方法很简单,但其临床意义却不可小视。心率异常是多种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通过测量它,可预知不少心血管病的发生,这样就能尽早开展诊治,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患者若有心律不齐如早搏等,就不能用脉搏次数来代替心率,最好用听诊器测量心率,或由医生进行操作。
2、老年人理想心率就是多少?心率的正常值在歇息时和运动时就是不一样的。
2.1、休息时心率: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2.2、运动时心率:一个人的最小心率大约就是220乘以年龄,运动时达至最小心率的65%~85%效果最出色,如40~50岁的中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当掌控在118~153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当掌控在104~135次/分钟,但若就是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当掌控在最小心率的55%~75%。
1、根据运动时的最高心率判断
运动最适宜心率=170180--年龄。式中170适宜年老体弱、病后恢复期或已经开始参加锻炼的人,冠心病人可以适度再高些,180适宜60岁以下、体质较好或存有一定锻炼身体基础的人。
2、根据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判断
运动后的心率--运动前的心率
其计算公式:
运动前的心率
式中所得的数在50%以下为小运动量。51%----71%以上为大运动量。此法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年老体弱的人。
3、根据目标靶心率为推论
是计算运动时允许达到的目标心率,即最高心率,计算公式为:220---年龄x65--85%。一般主张运动最高心率不超过150/分为宜。
4、根据基础心率排序去推论
基础心率指清晨醒后在床上测得每分钟的脉搏数。如运动基础基础心率减少或不变,表示运动量适宜,如基础心率增加,表示运动量过大。
5、根据净卖出心率计算法推论
以运动时最高心率---安静时心率所得数不超过60次/分为宜,如年老体弱或心脏病人以20--40次/分为宜。
对于肌肉力量训练项目,老年人适合的运动量应当就是每次训练所引发的肌肉酸痛在24小
时内基本消失;而减少关节柔韧性的训练则应当努力做到数小时内韧带的呼吸困难就能够全然消解。
对于有氧运动训练,最简单的运动量计算方法就是用年龄来预计必须达到的心率,一般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脉搏计算心率。运动中的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至200-年龄×85%的范围之内,即可认为是运动量比较合适。也有人主张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170-年龄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如6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110上下。身体健康者运动后的最高心率次/分可为180-年龄。但对于有心肺疾患的老年人而言,为确保运动安全,必须做一些医学上的运动负荷试验以指导并选择适宜的运动量。
老年人适合的运动量也需用心率恢复正常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去评估:运动完结后在3分钟内心率为恢复正常者说明运动量较小,在3~5分钟之内恢复正常者说明运动适合,而在10分钟以上就可以恢复正常者说明运动量太小。
运动量的大小也可用老年人的主观感受来衡量。如在锻炼中感到心胸舒畅、精神饱满,虽有轻度疲劳但无气喘、心跳加快等现象,在锻炼后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血压与体重正常等情况,都是身体对运动的良好反应,说明运动量适中。否则,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
动强度。
老人锻炼身体最合适的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