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
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应用题教学。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抓住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难为易,拉进学生与应用题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学习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教师要重视应用题教学,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让学生也重视应用题的学习。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快角色转变。教师要从独裁者变成一引导者。在教学不能一味灌输。要层层递进让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感受应用题学习的魅力。
2.丰富学生应用题解题技巧。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丰富学生应用题解题技巧,不能停留在单个题的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而了解到这一题型的解题技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分析、归纳整理中掌握解题技巧,做好错题集,在不断积累技巧重应用技巧杜绝错误的再次发生。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营造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应用题解题中,学生自身也要养成科学合理的解题习惯。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排除干
扰选项。教师在解题中要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语言转化能力。在应用题解答中要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情况下抓住关键信息进而为解题提供解题思路。教师要紧抓细节避免学生随意而造成的错误,让学生在科学审题的情况下主动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集思广益中解决数学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3.联系生活实际。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要选择身边的热点问题以及生活材料。让学生充分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根据解题模式进行简单应用,更应该着眼于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两者的认识。教师要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生的实践能
力摆在首位。
例如在最近中考中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重视考察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类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及时代感,背景贴近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这些应用题大体可分为如实际生活中的阅读型应用题,不仅考察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相关信
息的联想、归纳总结的能力。例如实际生活中的极值型应用题,这种题型开放性与综合性强,对学生的数学思想与实际运用能力要求较高。例如现实背景下的方程型、图标型创新应用题,也是对学生多方位的考察。这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切实提高应用题解题的效率。
4.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有计划的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尊重并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攻克应用题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要重视教材的讲解,在教学中了解教材的存在的不足,进行改编整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迅速找到相关内容结合应用模型进行解题的能力,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教师在学生解题的过程要倡导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运用顺向思维,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总结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数学应用题教学。要不断夯实学生应用题解题技巧,也要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综合素质,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海.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8):98.[2]高瑞芬.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7(10):77-79.
开展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哪些
■王胜萍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新街镇钱湾完小 675000)【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
需求。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43-0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这之前,认真备好课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途径,通过培训,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一、有效教学产生的环境1.有效教学在尊重中产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是有情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产品,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谩骂他们,侮辱他们;尊重差异:不分优劣不分智愚;尊重出身:不分贫富,不分贵贱。
2.有效教学在口碑中产生。
比如这样一些影响教师口碑的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班上坏孩子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低调做人。而相反,学生口头流传的好老师:真漂亮!真热心!讲得很清楚!非常有耐心!
3.有效教学在教师评价语中产生。教师不良的评价语言:你不发言是吗?我便要让你说!铁树开花了!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班长是很重要的,请班长说吧!别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
责备他们:“又没有铅笔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与别人比较:“我在这么大时….”.“你姐姐.……”做出预言:“如果你一如既往地这样做,你将会.……”避免消极回应就要先听,多听,少批评,少评价、不要表现出吃惊或不安,减少直接并迅速给以建议……激励性教师评价语:你读的书真多!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你的方法总是那么多!我为你感到自豪!4.有效教学在自由中产生。
让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在美的环抱中具有推动历史的价值,让地球拥有更多美好的记忆。
二、课前准备促进有效教学课前准备包括:1.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时需注①每节
课都有;②无所不能成为教具;③每天不重样;④新颖、别致;⑤应景、
应季。2.技术准备。
①多媒体;②微信;③手机一微;④I
pad传播。3.行为表演。
①教师/学生;②进入课堂的方式;③行为艺术;④行为的参与者;⑤行为对学习环节
的支持;⑥支持行为;⑦挑战行为。
4.奖品。
①与内容的匹配性;②频度与吸引力;③奖励后面是无形的惩罚。三、物理环境布置促进有效教学1.物理环境的布置体现教师的关照。
①口光:明暗(投影);②灯光:电灯、自然光;③安全性:电、玻璃;④黑板和投影的位
置;⑤桌椅码放拥挤程度;⑥空气质量功能分区;⑦控制噪音色彩搭配⑧控制辐射视觉感受⑨控制温度装饰效果。
2.物理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①安全性原则教育性原则;②个性化原则实用性原则;③人本性原则平衡性原则;④卫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⑤
变换性原则生态环保性原则。四、教师位置的变换促进有效教学
教师的体位在不断变化,学习的聚焦地点也在不断变换,“板”书无处不在,这些也能促进有效教学。
五、教师的风采促进有效教学六、教学技巧促进有效教学七、教学策略促进有效教学1.改变离开课堂的方式。(“不舍得走”)
一让课堂在音乐声中结束。(求美)一让课堂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求知)一让课堂在新的争论中结束。(求善)一让课堂在新的思维冲突中结束。(求真)2.不要把作业放在最后。(作业作孽)
作业尝试着在课堂进行中随时一不要布置超过其承受量的作业。口多布置从生活中、从自主实践中寻找答案的作业。3.主题比纪律更具秩序。(背手与放手)
我们曾经这样学习:反剪双手,身板我们曾经这样认为:纪律是最好的秩今天我们可一改变:座位、体位、站今天我们应该认为:主题、任务驱动4.微观察—教师要勇于提供开放式课堂。5.改变古老的惩罚方式。(惩罚与伤害)教育可以有惩罚,但要改变古老的惩罚方式。体罚、心罚一—锻炼、罚人—责己一一自罚———誉之双美,毁之
6.有一份可以随时自我欣赏的爱好。(助教)
自我欣赏是人们生活的原动力自我欣赏———与学生共享———达到助教之目的绘画、书法、朗读、唱歌、写作、摄影、运动等。7.改变程式化的课堂结构。8.改变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格局。教师完成“帮”的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平衡好支持与挑战的关系。挑战:教师给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问题等(学生自跳、自摘)支持:教师给出完成在务、解决问题的资源包、方法论以及一些相关的启发性提示。
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开展有效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就要学以致用,能够事半功倍,真正提高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蒋健.优化多媒体教学打造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2):80-80.[2]高鹤鸣.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7):19.
. All Rights R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