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国外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重点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29 07:09:17 阅读: 评论:0

第9卷第2期 辽 宁 工 学 院 学 报
V ol.9,No.2
2 0 0 7年4月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r .2007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蔡永鸿(1982-),男,辽宁丹东人,硕士生。
国外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重点综述
蔡永鸿,宋  彦
(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摘  要: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是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的研究较早,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形成了众多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学派。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企业成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借鉴国外成熟的企业成长理论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外;企业成长理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7)02-0026-03
企业成长(Growth of the Firm)理论是国外经济和管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因素,又涉及企业外部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 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在不断完善,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形成了众多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学派。成长的英文是Growth ,有发展、进化和生长过程的意思。成长一般指生物有机体由小到大发展的过程。企业成长是指企业的系统功能由不成熟趋于成熟、系统结构由低级趋于高级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数量增加的过程,更是质量完善的过程。只有数量的增加而没有提高质量,犹如人患上肥胖症一样。
一、古典经济学派
古典经济学采用分工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用劳动分工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时,发现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作为劳动分工的一种组织, 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劳动分工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产量。
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杰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国富论》在论证国富之源时,客观上也剖析了企业成长问题。斯密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创造的生产力是工厂存在的主要原因,单个企业成长与分工程度成正相关。随着企业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会
不断形成。斯密思想的核心是一国经济中企业数量与分工程度成正相关关系。斯密的理论认为影响或制约企业成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已经十分清楚,企业是在市场范围的影响中成长,因此企业规模的大小受限于市场范围。
斯密的理论可以同时解释国民经济中企业数量增加和单个企业规模扩大这两个领域的企业成长问题,为研究企业成长问题提供了理论源泉。但斯密的理论没能够区分社会一般分工和企业特殊分工之间的关系,无法恰当的解释企业成长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解释成长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时会落入陷阱。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坚持规模经济决定企业成长这个古典企业成长观点的同时,试图把企业成长问题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协调。其观点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他通过引入外部经济、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这三个因素,把稳定均衡条件与古典企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得出以下观点:企业成长靠的是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企业家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企业成长是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灵活性下降,使企业的竞争力减弱,当企业成长的负面效应超过正面效应时,企业开始衰退。企业的成长与衰败遵循大自然普遍规律,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马歇尔关于企业成长的论述开阔了企业成长
2007年(总第46期) 蔡永鸿等:国外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重点综述 27
问题研究的视野,企业家生命的引入使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初步纳入管理学研究的轨道。此外,马歇尔从生态学角度对企业成长的形象描述,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对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有初步的认识,为发现企业成长存在阶段性特征奠定基础。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派从技术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即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企业成长的经济行为、动机和绩效的分析进一步微观化,深入到从个体角度研究企业成长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派引入古典管理学中经济人假说,从人是自利的理性人出发,企业被假定为根据最大化行为来运行的组织。企业面临各种可以被认识到的约束,企业是在众多可以被认识到的约束中成长。因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均是外生的,企业只是被看作一个生产函数,其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追求最优规模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派重点研究企业成长的外部关系。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企业是完全被动的成长,即企业成长的边界完全由外部条件来决定,企业自身的能力被忽视了。
此外,还有关于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其代表人是威廉姆森。威廉姆森是从交易费用理论入手来研究企业成长与市场的关系。他用资产专用型、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三个维度定义了交易费用。威廉姆森指出企业是一种连续生产过程纵向一体化的实体,这个连续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是通过市场交易关系相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会通过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把原来属于市场交易的某些阶段纳入企业内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长就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张。
交易费用理论在研究企业成长的一体化现象方面有独特的贡献。威廉姆森的企业成长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从战略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的成长问题,提出了企业成长的发展战略问题,但其理论还不足以解释企业一体化的动机。实际上,企业一体化不仅是追求交易费用的最低,还和企业发展的其他因素有关。除此之外,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没有考虑到是否存在某种交易效率,使得专业化收益与交易费用一致,如果专业化收益与交易费用不一致就会使企业失去成长的动力。
三、工商企业学派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研究工商企业的成长,并在企业成长理论史上第一次完成对企业成长的实证考察。钱德勒认为,企业成长研究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工商企业,明确了企业成长问题研究的主体。钱德勒指出现代企业应具备以下三点:  第一,管理结构,管理层级是企业持续成长的源泉,具有协调企业内部组织的作用;第二,交易内部化;第三,支薪经理,指导各级工作的支薪经理在企业中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大企业的成长,经理职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工商企业不在贪图眼前的利益,他们要维持组织持续发展。此外,钱德勒还认为,企业多元化是现代企业成长的主要策略。
研究工商企业的成长是企业成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研究现代工商企业是歪门邪道,许多学者不愿去考察工商企业的成长,在这样背景下钱德勒的贡献是卓越的,其为研究企业成长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内部资源论学派
彭罗斯被誉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真正开创者和奠基人。她的企业成长理论是内源企业成长论,研究对象为单个企业。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由企业能力决定,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速度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彭罗斯效应”。她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
首先,彭罗斯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资源和能力决定企业成长边界,即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企业成长边界。企业内部物质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和质量,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知识拥有量,特别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这些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彭罗斯把现代管理学中的管理团队理论引入企业成长研究范围中。其次,彭罗斯提出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管理资源是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经验和能力,管理活动就是试图最有效地利用
企业拥有的资源,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所有其它资源所能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制约企业成长速度。企业能力特别是管理能力状况与企业多元化成长的能力成正相关。彭罗斯关于企业能力的论述使企业成长问题的论述进一步科学化。最重要的是,彭罗斯强调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她认为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
28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第2期
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彭罗斯的企业创新理论为以后的企业成长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彭罗斯的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将新古典经济学所抹杀的管理功能引进企业成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中,使企业成长能力和资源理论的观点趋于成熟。同时,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提出新知识对促进机制和企业知识积累机制的重要作用。不过彭罗斯的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忽视了外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五、现代管理学派
随着人们对企业本质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管理学科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问题,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
第一,管理者理论。管理者理论把追求企业成长作为企业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探讨影响企业成长的因
素以及实现稳定增长率的条件。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股份公司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的分离,以及相应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者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企业成长的控制性因素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人员,最高管理层人员必须从思想到行为做好不断改变的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不断保持和加强企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管理者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成长速度最大化追求所推动。管理者理论在关于管理者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的研究使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使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更加吻合。
第二,成长战略理论。战略学家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研究企业战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论述企业成长问题。他认为企业战略应包括对企业发展与成长方向的选择,即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多元化经营。企业成长过程战略论的提出使企业成长与管理学科的结合更紧密,引导人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问题。
第三,组织管理理论。许多学者借鉴组织理论,把企业成长视为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规范分析法,侧重于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度、权力分配等方面的研究。强调企业成长各阶段既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又是下一阶段的起始,它们由前期演进和后期变革(危机)组成,这些变革(或危机)加速了企业向下一个阶段的跃进。每个演进阶段都有其主导的管理风格,又有其主要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持续成长之前得以解决,而变革则由企业面临的居支配地位的管理问题决定。
组织管理理论的提出使企业成长理论适用于所有行业,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也进一步行业化。
六、生态学派
组织生态学认为环境因素将决定企业的生存、成长和死亡。把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的观念与企业成长问题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企业想扩大自己的能力,还是企业开发新市场,都需同其他企业携手创造消费群体,为此企业必须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建立“商业生态系统”。组织生态学将生命单位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三种形态。在一定时间内同一群落中的每个物种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有利于各自生存和繁衍的。
企业成长理论源于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企业成长问题使人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易于理解和接受。组织生态学理论为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更新颖的视角。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的思路是从宏观层面分析深入到微观层面;从企业成长的外在性观点发展到企业成长的内源性观点,体现了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国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最终靠的是企业成长。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经济发达的同时也是企业成长环境最好, 企业成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应大力扶持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使我国早日进入最富裕国家的行列。因此,我国加强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精华,挖掘
适合本国自己的企业成长理论,探索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开悉. 关注成长陷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M].
现代企业,2001(6).
[2] 韩太祥.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J]. 经济学动态, 2002(5).
[3] 乌爱其, 贾生华.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2).
[4] 杨杜. 企业成长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校:李延军)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07:0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15357183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外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重点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外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重点综述.pdf

标签:企业   成长   理论   研究   问题   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