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消费内需的供需失衡与财政扩张关系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面临消费需求不足、内部经济供给过剩的问题。我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已然多年,却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辩证分析财政扩张和供需失衡的关系,对当前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支持技术创新和完善社保体系等。
关键词:财政扩张 供需失衡 扩大内需
相关概念理论综述
(一)供需失衡现象
本文的供需失衡主要是指内部经济失衡,它表示宏观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被打破,经济市场出现供给与需求的失衡。这种失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经济像我国现在的经济,它的失衡主要体现在高储蓄率、低消费率,我国目前的储蓄率达到了50%,甚至更高的水平;另外一种内部失衡的表现是低储蓄率、高消费率,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储蓄率已经降到零,甚至是负数。我国目前的供需失衡就是第一种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
需求不足、储蓄率高。
(二)供需失衡原因
探究造成供需失衡局面的原因,需要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过热两个方面着手。笔者通过文献阅读,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简单列举导致经济供需失衡的原因。
首先,消费需求不足方面。以往研究认为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居民年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大额刚性支出增加、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金融市场不完善等。
其次,投资过热方面。以往研究把导致投资过热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经济的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要素价格体系的扭曲、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等。
(三)财政扩张含义
财政扩张又称为膨胀性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扩张性政策行为,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与之相反的是财政紧缩,或者称之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四)财政扩张的一般形式
1.减税。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