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Z44外部性理论

更新时间:2023-05-29 06:35:54 阅读: 评论:0

笔记-Z44外部性理论
“我们可把任何⼀种货物的⽣产规模之扩⼤⽽发⽣的经济分为两类:第⼀是有赖于这⼯业的⼀般发的经济;第⼆是有赖于从事这个⼯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经济(马歇尔)。”前者可称为外部经济,后者则是内部经济。外部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获得,此时⼀个经济主体会对另⼀个主体的福利产⽣影响,⽽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交易市场反映出来。
关于集聚外部性,Glaer等(1992)将其分为:MAR外部性、雅各布斯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
1.马歇尔
马歇尔认为影响产业集聚的有三个重要原因,即劳动⼒共享、中间投⼊品联系与知识外溢。
劳动⼒市场共享
⼀⽅⾯使企业更容易从更多技能、更多数量上选择劳动⼒,另⼀⽅⾯有利于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匹配。
中间投⼊品联系
中间投⼊品集中的区域更容易吸引最终产品供给商的集聚,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约运输费⽤,⼜由于中间投⼊品的竞争使得其价格较低。
-知识外溢
⾯对⾯交流产⽣的知识外溢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更新换代,更可能存进企业的成长和形成产业集群。
马歇尔的集聚外部性理论主要是指⼀个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与后来的Romer、Arrow等所提出的新增长理论所阐述的外部性⼀致,故称为MAR外部性。
2.雅各布斯
在《城市经济》⼀书中,雅各布斯提出城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这种动⼒来⾃城市拥有的外部性。和马歇尔外部性不同,雅各布斯的外部性指在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外部性,产业多样化能够促进知识的流动、溢出和创新,雅各布斯的外部性对应的是城市化经济。
3.波特
波特的外部性是指产业集群带来的外部性,这点类似于MAR外部性,但其⼜认为不同产业的竞争有利于产业之间的溢出和创新,这点类似于雅各布斯的外部性。
此外,MAR认为产业内部的企业创新会很快被其他企业模仿,垄断会使企业更容易创新。⽽雅各布斯和波特都认为竞争会使企业不断创新,从⽽促进不同产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06:3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13354178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笔记-Z44外部性理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笔记-Z44外部性理论.pdf

标签:外部性   企业   产业   经济   劳动   知识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