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9 05:30:38 阅读: 评论:0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策
略研究
前言
实现全面小康建立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基础上。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力军,是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的主要力量。公立医院的发展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公立医院面临的经济运行环境日趋复杂。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逐步由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由规模扩张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作为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侦察兵”,是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始终贯穿于医院各项经济运营事务的全过程,努力实现公立医院规范管理与提质增效相结合。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必要性
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发布《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加强内部审计监
督。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监管”、“细化落实各类业务活动中内涵经济
行为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措施,建立医疗、价格、财务等管理部门联检联查日常监督机制”。2022年4月国家卫健委就“经济管理年活动”再次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继续围绕“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的主题,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业财融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坚持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聚焦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项目全流程管理,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另外,新医改要求对国家三级公立医院实施绩效考核,对公立医院评价方法从单纯的检查方法向追踪检查和集中检查为重点的综合方法转变。通过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了解与评价医院整体经济运营管理情况与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品质,督促各级公立医院落实新医改各项要求。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近些年不断加大打击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欺诈骗保力度,倒逼公立医院摒弃“乱检查、乱开药、乱扩张”的发展模式,自觉加强管理、优化流程,切实落实好“三合理一规范”要求。
除了外部监管环境要求外,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同样需要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两年多以来的新冠疫情给公立医院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同时,部分寡头医院入场,对人才与患
者的强大虹吸效应,造成地区医疗资源两级分化对立,部分医疗人才和患者严重流失。公立医院面临着持续的抗疫支出、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高负荷运转的医护人员的多重压力,经济运行成本不断增加。同时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病毒传播力强且具有隐匿性的特点,不仅给医院带来的很大防控难
度,也造成医院业务量锐减。国务院于2021年6月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医院需要落实医改的导向,维护公益性,保障可持续发展。这给医院经济运行管理带来很大考验。公立医院要发展必须向内要效益,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加强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医院运行机制。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特点
1.职能定位
国家卫计委于2017年公布了《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予以界定。《规定》将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定位于监督、评价和咨询。监督职能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也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基础。医院管理者无法亲力亲为医院运营的方方面面,需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医院运营管理中各项经济事务进行监
督,以便管理者了解相关经济活动是否在制度和规定要求范围内进行。评价职能是内部审计人员对医院各种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是公立医院风险防控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经济事务以及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评价,为管理者提出改进管理流程、完善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尽可能从医院管理需求出发,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咨询职能是内部审计人员在确保独立性的基础之上,为医院日常
经济事务中的风险监管系统提供咨询建议,协助建立医院风险管理过程。
公立医院经济业务内容多,范围广,内部审计的三大基本职能贯穿于医院经济管理全过程。内部审计只有在组织内部具备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出三大职能的作用,在内审工作上保持客观公正。除此之外,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也是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机构应及时追踪落实整改情况,推动审计结果运用,落实整改职责,避免“审而不改、审而不用”的情况。
2.内部审计特点
按照国家卫健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内部审计需要聚焦关键业务和重点环节,发挥“离得近”、“看得清”的优势,对医院的经济业务进行全覆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具有审计范围广、监管部门杂、政策导向强的特点。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公立医院职能科室,围绕医院医、教、研等
主要业务,对各项经济事务进行合法合规的监督与评价。其所涉及审计项目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评价、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和医用耗材、采购、合同管理等专项审计。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因其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其公益性特点,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卫健委、医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审计、财政、药监等多部门监管。因此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强化职责定位,结合医院战略发展规划与业务实际,公正、恰当地提出审计意见。另外,公立医院虽然拥有自主经营权,但是依然以事业单位的性质接受政府监管与考核。公立医院内部
审计要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审计监督评价的内容。
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中将内部审计风险概括为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与检查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侧重于指被审计单位内部经济业务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缺陷或错报漏报的风险,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性;检查风险侧重于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未能发现重大差异或风险的可能性,存在部分主观因素。
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原因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05:3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0943858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pdf

标签:审计   医院   管理   经济   风险   发展   医疗   监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