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景德镇翠青釉瓷器试析
作者:高宇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1期
摘 要:明初永乐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呈现出一派开拓进取、探索创造的生机蓬勃景象,特别是高温单色釉瓷器,种类繁多,烧造品质极高。其中翠青釉瓷器为永乐御瓷之独珍,其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存世数量极少,十分珍罕。文章根据目前可靠来源实例,结合出土及文献资料,综述永乐时期的翠青釉瓷器的工艺及特征。
关键词:永乐;翠青釉;器形;特征
青釉,在瓷器烧制伊始便是最常用的装饰方式。东汉时期就已经可以烧制釉层光亮透明
、结合紧密的青釉瓷器。隋唐时期,“南青北白”的既定格局,说明青釉瓷器成为南方窑厂的主要烧制品种,越窑出产的秘色瓷釉色碧绿青翠、莹润悦目,成为一代名品。南宋中晚期,伴随着龙泉窑的釉料配方从石灰釉向石灰碱釉转变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成熟应用,古代青瓷进入了第一次的鼎盛时期,其标志为粉青与梅子青釉瓷器的成功问世。其中的梅子青釉明澈透亮,色泽青绿,犹如翠玉般温润含蓄,因其烧成温度偏于正烧的上限,烧造难度更大,成品率低,故尤为珍罕。
明代初期,内府在饶、处二州同时颁样烧造贡用瓷器。处州龙泉官窑在此期间承接了大量的订烧任务,技术较同时期周围窑场更为讲究,可烧制出碧绿的釉色,但与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窑青釉,特别是梅子青釉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分的釉面略呈浊黄。另一方面,相比同时期永乐景德镇御窑厂的出品,处州龙泉官窑依然带有浓厚的元代和洪武时期体大胎厚、装饰繁缛的遗风,所以从永乐时期开始,内府也同时在景德镇御窑厂试烧仿龙泉釉的产品。永乐御窑厂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技术的难题,成功烧制出成熟的、媲美梅子青釉的翠青釉瓷器。本文以目前存世的几件永乐时期翠青釉瓷器实例,分析其发展历程。
1 存世实例
目前所见有确切著录或来源的翠青釉瓷器,共有九例,其中八例为盖罐,一例为碗。盖罐分有系和无系两类,其中四例应为清宫旧藏。两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①,一例无系无盖(图1),一例肩部饰三海棠形系,有盖(图2);台北故宫博物院两例②,其中一例带盖,一例无盖(图3);波士顿美术馆收藏有一例相同的藏品(图4),被视为中国瓷器及中国艺术的重要代表,分别收录于中国瓷器图录的封面③及中国艺术精选的图录中④;另外三例见于香港苏富比2009年10月8日拍品Lot1624(有盖无系)、纽约佳士得2010年9月16日拍品Lot1357(有盖,但三系磨去,残留三朵海棠花)、2016年“福建运通—厦文集珍”拍卖会器物专场拍品Lot203(饰有海棠形三系,无盖)。碗例为武汉市博物馆馆藏明楚昭王墓出土的永乐翠青釉碗,有玉感①,为同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