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29 01:12:34 阅读: 评论:0

《茶》阅读答案
  茶是我国特产,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它和我国瓷器一样,简直可以代表中国。我国茶不但品种多而且质量高。我在此整理了《茶》阅读答案,盼望能关心到您。
  茶
  "茶'在我国消失很早,而"茶'这个字消失却较迟。在茶字消失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荼,苦荼也。'茶在我国消失很早,《茶经》:"茶之为饮,发之神农氏。'《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
  茶是我国特产,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它和我国瓷器一样,简直可以代表中国。我国茶不但品种多而且质量高。在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如中国十大名茶:1、杭州龙井。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享誉中外。2、苏州碧螺春。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迷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
桃花峰四周。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4、庐山云雾。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亮,是绿茶中的精品。5、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6、恩施玉露。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7、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瘦长如针,因而得名。汤色黄亮清亮,味道芳香甜爽。8、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乌龙等,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9、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简单,好的铁观音,冲泡后,有自然 的兰花香,味道纯浓。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10、普洱茶。普洱属于黑茶,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味道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珍贵的药理作用,因此,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的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茶以物质形式消失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
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肯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进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消失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四周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茶经》诞生后茶大行其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茶业已有很大进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进展,在文人中消失了专业品茶社团。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文人学士认为,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开心,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进展与超越。
  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诗人饮茶成习,对此体会更深。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很有味道:"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饮誉全球。有文人学士的参加,更显底蕴丰厚、音韵悠长。
  (选自《咬文嚼字汉字趣编之十六》)
  《茶》阅读题目:
  1.下列有关"茶'的表述,正确的的一项是
  A.在茶字消失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中"荼,苦荼也'和《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就是证明。
  B.茶以物质形式消失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从而使茶具有了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
  C.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茶业已经在巴蜀地区兴起。
  D."茶'这个字消失较迟,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
才消失。
  2.下列有关"中国十大名茶'的表述,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中国十大名茶'中,有绿茶、白茶、黑茶等品类,杭州龙井、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属于绿茶。
  B."中国十大名茶'中,有的因产地得名,有的因形得名,因形得名的有苏州碧螺春、六安瓜片、白毫银针。
  C.好的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简单,冲泡后,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兰花香,后尝纯浓味,回味无穷。
  D.普洱茶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当作养生妙品,正是由于普洱茶特别的药理作用。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文人饮茶的兴起带来了咏茶的诗词歌赋的消失,茶走入了文化圈,起着精神和社会作用。
  B.唐代禅教兴起,寺庙因茶的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而崇尚饮茶,在寺院四周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这导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C.宋代茶业已有很大进展,文人中消失了专业品茶社团,这推动了茶叶文化的进展。
  D.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暗合了明代文人学士追求的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开心,一种清爽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的境界。
  《茶》参考答案:
  1.B(A《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例子是证明"茶在我国消失很早'。C中国茶的历史与茶业的兴起并非一个概念。 D原文是说"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而不是"才'有。)
  2.D(缘由中遗漏了"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味道等饮用价值上')
  3.D (A起着"肯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B 原文只是说'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而不能说是"导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C颠倒了因果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01:1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93954587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茶》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茶》阅读答案.pdf

标签:饮茶   中国   消失   精神   产于   兴起   云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