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答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知识点篇1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琵琶
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
水,今上岳阳楼。'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抒情方式: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还有咏史抒情、怀古抒怀、用典抒情等。
4、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光。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古诗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多感官描写(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多角度描写(远近、俯仰、高低、上下)
渲染、白描、烘托
多种意象组合(意象叠加)色彩的映衬
补充:虚实结合,何为虚: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已逝之景之境C、设想的未来之境D、悬想揣测对方活动和心情
(二)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喻。'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3)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4)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5)反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6)设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7)借代:不直接的说出事物,而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
动。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分为描写手法、抒情手法和其他手法。1.描写手法
(1)白描
原是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工笔,即细节描写,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渲染
渲染,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
恨。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4)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又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意:渲染从正面描写,烘托从侧面描写。
(5)衬托
属于烘托的一种,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如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
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6)虚实相生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
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7)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包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
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8)正/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9)动静
①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