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8 20:01:31 阅读: 评论: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能维护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看法传达给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实践
引言
教学评价体现了教师对学科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往的教学评价具有随意性,但随着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的作用逐渐突显,因此科学调整教学评价工作、完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评价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引入有效教学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的教学易于进行,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在这样的教学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利于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让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学生和教师逐渐呈现统一的趋势。例如教师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后,可以鼓励学生评价教师,勇敢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由学生自主讨论,通过各个小组的结论陈述,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制度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教师所建立的评价制度基本以个人的思想为主,存在严重的个人主观情绪问题,因此评价制度的建立也相对不合理。首先有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个人的评价,甚至会对学生展开公开批评,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引导,导致评价内容过于强硬和片面;其次有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集体的评价,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出现失误时会对整个小组进行批评甚至处罚,这对于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评价不注重学生的情感
指导课堂教学评价的是教学评价标准,它是整个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价值和标准。然而,目前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普遍强调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情感态度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个性和生活态度的综合评价标准是不够的,学生缺乏情感表达。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评价机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让小学生向其他同学学习。在自评过程中,要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加客观,尽量采用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这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爱。同时,教师还应该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让课堂评价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在评价语言方面,教师应该保证评价内容的详细具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形成清晰的认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评价表、积分卡计分等评价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二)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素质教育倡导三大教育核心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注教师的发展、更重视以学促教。这不仅对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了在未来教学评价过程
中的评价重点与标准。小学道法教学要求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为抓手,鼓励学生积极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评价机制必须具备生活特征,并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为评价的基础,评价他们的外在行为,同时更应该评价考核他们行为背后的出发点。采用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差异化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上。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评价机制,才可以使评价发挥最大的价值,才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课堂评价形式要儿童化
课堂评价形式儿童化就是将儿童作为评价对象和主体,支持多形式和多主体的评价,以促进儿童发展,培养儿童道德修养。成长记录袋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评价中运用成长记录袋,以此评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进步状况,凸显学生的独特个性。成长记录袋主要用来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在某段时间所实现的目标或获得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努力程度和进步过程等方面进行的反映和汇集,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以及多层面的评价,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和动态化的连续评价方式。
(四)完善教学评价的内容
在学习“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为了推动学生进步,教师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的完善。首先,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在讲解我国交通发展情况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很认真地听讲,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进行评价,形成激励作用,学生在之后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将会变得更加积极。其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额外增加一些物质奖励,像文具盒等。若是某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很好,但是一直没能认真跟着教师学习各种交通方式,教师也需要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最后,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找出问题并解决,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
(五)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保护机制
在讲解“父爱”“母爱”时,多数教师会将父爱归纳为严厉,将母爱归纳为温柔,但现实生活中,或许父爱才是温柔,而母爱则是严厉,也有父爱、母爱均为严厉或均为温柔的情况。有学生在课后对教师进行评价,说他理解的母爱、父爱和老师讲解的不一样。这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评价来思考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知识普及是否全面等问题。教师在收到学生的评价后,应保持接受容纳的心态,并积极改进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升教学能力及课
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长时间探索和实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所开展的法治教学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下一阶段教学活动开展时,一定要提高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入手,进一步优化法治课程,带动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永华.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语对学生习惯的培养[J].读写算,2020(29):183+185.
[2]季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1):111-112.
[3]马凤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19):67.
[4]王淑香.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26-27.
[5]乐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情感读本,2020(06):10.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20:0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7529158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pdf

标签:评价   学生   教学   教师   法治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