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
作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3期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起到关键作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性格特征提出情境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字:情境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
小学是个体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小学生开始认知世界,感知社会,价值观、世界观萌发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帮助小学生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学习法律知识的必备课程。[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课之初,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全神贯注的听讲,利用合理的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新课导入,可以很快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快速的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图片等情境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导入引出主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情境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潜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以儿童直接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
活动是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让他们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而且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教育理念。[3]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求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