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5-28 19:18:41 阅读: 评论:0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一、转变角色,尊重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点中,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宰,是教育结论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在很大水准上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传教式”的角色,学生是书本和分数的奴隶,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良好自学水平的养成。在新课程中,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放下架子,放弃教师至上的尊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平常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让教学变成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
二、大胆放手,适时引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再一次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学生学习愉快的体验和感悟,把教学看作是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滋
养过程,并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一对一教学辅导,也恰恰吻合了这种观点。
三、尊重学生个性,优化个性促动学生发展。
什么是个性?个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的个性就像春天里刚吐出新绿的柳芽,敏感、脆弱而又充满朝气,需要阳光、雨露、和风细雨的呵护。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展示个性,呵护个性。一个问题,我们不要给学生定什么标准答案,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
  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是活跃学生学习气氛的场地,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协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动他们形成
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运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在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评价表我们要设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发言、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学科活动等栏目,指向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从知水平、情意态度、策略、习惯等角色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引导学生着力基础,又促动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提升。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综合素质、综合水平与自身个性、特长的发展融合起来。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促动者。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所以,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多样的教学方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落实、操作的不恰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是讨论内容不合理,对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实行讨论,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二是讨论时间不足,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三是因为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使得一些学生坐在桑树下等枣子吃,四
是小组讨论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暂时落后的学生永远处于听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在小组讨论时,看不出教师的作用,教师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这样,讨论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我们知道,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相机诱导,科学组织,在协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实行探索的同时,形成准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使用小组讨论法,教师课前备课时一定要认真思考,精心策划,具体实施时一定要主动介入,充分投入到学生中去。
3、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
在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性问题:学生是主体,是学习主人,教师的教要以学生学教材的情形而定,学生自己能懂的,教师坚决不讲。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教材时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动者,而不但仅是教材的讲解者,更不能成了教材的宣读者。教材是主要依据。强调教材是主要依据,并不排除其他课程资源,但其他课程资源仅仅一种辅助,不能喧宾夺主。
总来说之,课堂教学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遇到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新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理解到当前教育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迎接改革,应该拥有新的头脑,新的思维,持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新人才而努力。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9:1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7272158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pdf

标签:学生   学习   教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