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情感的交融
在中国的道德教育领域,只强调人对道德认知的学习和道德价值的判断,主要是通过传统文化著作的阐述、社会规范、习俗的熏染、潜移默化,以及人的理性思维活动的内化和积淀来进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表现为重“认知”,轻“导行”;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重“书本”,轻“生活”。而缺乏情感共鸣的道德教育难起深入持久的效果,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心理学研究证明:情大于理;在人际交往、教育传播领域,人的情感比理智更为真切、更为有效。
一、 情感--体验型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古宁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小蔓认为: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
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可见,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把学校道德认知、评价、实践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是完全符合教育心理和教育规律的。
二、 情感--体验型学习模式的指导原则
当前学校的学校道德教育,教育者往往会用社会的、成人的标准和要求,以知识、概念的形式向学生贯输,缺乏学生的情感体验,甚至与社会生活脱节,难以形成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学校价值观念,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由此产生了教师不愿从教、学生无心向学现象。因此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学习的模式,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关键。
以教育心理和教育规律为指导的情感-体验型学习模式的尝试,需要有生动、感人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开阔视野,紧贴社会生活,把握热点问题,联系学生实际感受,精心设计课堂。使学校道德课程立足小课堂,指点大世界,广受学生所欢迎。
在学校道德课中实施情感-体验型学习模式,应注重以下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现代
课堂的教学,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重组知识、经验的产生过程,重视情感、体验的生成等,这就要求情感—体验型的学习模式要充分把握学生主体性的特点,淡化课堂中的“教”,重视课堂中的“学”。把学习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感。
第二、选择性原则:个人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是经历多年的教育及生活的磨练而形成的。由此产生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进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精彩,体会人间的冷暖,用自己的眼睛去把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情感—体验型学习模式,要提供学生客观的事件,让学生主观地去看待。情感的可选择性,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情境来发展人的道德观念。
第三、人性化的原则。是指情感-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体现出群体性和人本性,符合社会群体心理和个体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人性化”原则抛弃贯输、说教的教育方式,以注重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平等为基础,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与互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以营造师生人格平等、学生自觉学习的双向互动氛围,使情感和体验能传递正向价值、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道德观。人性化的原则更要求教育者
要有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情感和领悟,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合理化、个性化的体验表达。
第四、生活化的原则。美国实用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身处校园的学生所遇到的学校道德问题不多,对社会学校的要求的了解信息量不大,与社会实际脱节,单靠理论上的学习和认知,无法解决社会道德及学校生活实际碰到的问题。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化的原则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现实及社会生活的道德情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如广东南海公交司机邓俊成勇斗歹徒牺牲事件,社会在赞赏和表扬他的行为同时,介绍社会是如何优抚他的家人孩子的过程,从中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关注这一事件,利用团委组织的帮扶活动事例,使学生形成切身体会,弘扬正气,塑造良好品德。
三、情感-体验型学习模式的课堂实践
第一、精讲理论、明确要求。现代教育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认为这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个性和个人经验。学校道德的理论内容为纲
要性、方向性的知识。它是关于学校素质、学校道德规范、学校行为、理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等知识。对于这类知识,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认知等学习的方法来掌握其中的概念、范畴。在学校道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又不拘泥于教材,关注社会实际,简化理论内容,把握学校道德方向,明确学校道德认知的要求,并将此融入案例和情境中进行启发。
第二、引入故事,启迪情感。学校道德课中的情感-体验式学习模式改革了传统的说教方法,强调直观的情感故事,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震撼。由教师列出思考要点和方向,学生通过笔记和体会,营造丰富的情感氛围,教师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探究分析。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感”置于同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要求学生以情感性或体验性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要求学生融入自己的全部情感,设身处地的思考,以获得个人的理解,增进个人的经验。如在学校素质中引入“金牌工人,青岛港桥吊工人许振超”的视频故事,并提出什么是金牌工人?许振超为什么能成为金牌工人?这一事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这一事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等问题。在学校道德规范一节中引入“香港抗非英雄——谢婉雯医生忠于职守”的故事。在学校道德行为中播放华语短片《车四十四》,一个令人心灵震撼的故事。在学校理想中引入美国体育、影视和政治明星施瓦辛格人生设计及
成功之路的故事,说明学校生涯设计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在学校选择中引入情感故事《邝丹的秘密》,感受邝文华凭自己的努力从事一般学校,营造了温馨家园的故事。
第三、积极表达,交流体会。学生通过写体会的方式,自主地通过“体验”和“内省”,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评价的深化,进而形成自己明确的学校道德和价值目标。多方在感受和体验的交流过程中,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并产生情感的共鸣。通过群体舆论评价,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使学生体会到亲近感、认同感、荣耀感、愧疚感等不同的感受;弘扬正气、鞭策丑恶,直达人的感情的深处,使参与主体在思想、情感和意志方面相互渗透、交融或互补,在个人经验的原有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
第四、总结反馈、以情导行。
心理学认为:人先产生想法,由想法产生触动,由触动变为行为,由行为养成习惯。情感-体验型的学习模式,以学生的感悟为主线,可以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道德评价和价值观念,它具有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校道德形成来自于认知与情感的交融。教师的总结反馈,力求把符合社会现实的评价和判断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交流中学会选择,在平等、和谐的个体、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分享,理解他
人、欣赏他人、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