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建构的几点思考

更新时间:2023-05-28 18:45:21 阅读: 评论:0

“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建构
的几点思考
今年暑期,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必须严格落实"双减"任务,那么,在新政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家长的“教育焦虑",作为一门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该怎么做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研究学情与教材,改变备课理念
研究学情,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认知特点、社会实践特点“在哪里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节课的“三维目标"即把学生“引到哪里",它不是单纯的读懂、研透教材,我们的认知应该由“教”教材上升到“用”教材,教材仅仅一个媒介,目标是使课本的知识为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并见诸于行动。有了这样的认知,课程设计就不会局限于、拘泥于教材内容,而会把更广阔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更多的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更生动活泼、更让学生喜闻乐见。老师只当引领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的去思考表达、合作探究、调查采访、表演展示、分享汇报……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就是作业的过程,他们展示的成果就是作业的答案。这样每一课后不多的基训题,孩子们
水到渠成的快乐快速完成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让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分析研读教材基础上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对准这个靶心。
二、    聚焦核心素养,组织深度学习
“双减”政策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聚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个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深在知识难度上,而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授《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交通状况的研究和汇报上。课前布置孩子们组成六人学习小组,分别对“地铁、公路、铁路、水路、民航路线”等交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课前准备及课上交流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加深了他们的体会,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课堂上实实在在用1分钟获得的发展与提升,是课后10分钟的补习也达不到的效果。课堂学习效益高了,作业自不过然就不是负担了。况且,这种合作研究小组汇报的形式不是一种更好的作业吗?
三、    利用课堂阵地,提高作业质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职责在于以生为本,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让学生学会学习。如教授三年级《我学习,我快乐》一课时,我首先从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才艺大比拼"活动导入新课的学习,孩子们有的表演相声,有的表演古诗,有的展示魔方还原,还有的表演唱歌、跳舞、讲故事,大家在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中感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也为本节课后面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调。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学资源,这也真正的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新课标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教授《我学习,我快乐》辨析导行的环节中,孩子们正热情参与着,这时有一个孩子却不小心折断了尺子,制造了课堂的小意外,我就抓住这个偶发事件,顺势引导孩子向认真发言、积极举手、遵守纪律的学生学习,学生不但从课本中理解该如何做,更学习到了在班级、在现实中该如何做。
作业是检验和巩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我认为最落到实处的作业是知识化为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要减少书面作业量。
四、研究作业管理,丰富作业形式
教师要针对道德与法治课课标的特点,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作业设计作为课题来研究,重视预习作业。如教授三年级《我们的学校》一课时,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课前学习研究和课内汇报交流两部分。课前,学生自由组合成了三个学习小组,并从“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三个课题中,自己选择出本组的研究课题,孩子们非常快乐积极、热情高涨的完成了这个课前作业。在极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圆满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此外,作业要“科学合理"、“丰富多样"。教师能够根据班级学情,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我认为根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质,教师能够多布置“实践性”作业,来代替书面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不同课题,能够是小采访,能够是小调查等。例如在教授《走近我们的老师》一课时,针对我校开设了小记者站的这个资源,我就提前布置作业:小记者的身份去釆访“我的老师";又例如在教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个课时,我课前的作业是:组成特工小分队调查我们的学校存在什么问题,提出建议,并釆访校长,完善建议。作业不再是“要我做"的“负担”,而是成为了“我想做"的“常态同时我也及时做好了作业的反馈,一方面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及时的鼓励和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作业优秀的学生及时激励表扬。
五、进行教学创新
随着科技的创新,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途径不断丰富,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性,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乐学、爱学。能够
是环节设计的创新,例如,小调查、小研究、小观察、小采访、小游戏、故事会、活动园,试一试、学一学、评一评、想一想,唱一唱、演一演、七嘴八舌、小小答疑家等。能够是课堂形式的创新,例如,合作探究课、社会实践课,我是小老师等。能够是授课工具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例如各种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使用、微课的尝试等。
作业除了基础训练,还要有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特长发展、社会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其中的兴趣点、能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最后,道德与法治课堂在保证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对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8:4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70721183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建构的几点思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建构的几点思考.pdf

标签:学生   作业   学习   课堂   孩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