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更新时间:2023-05-28 18:03:54 阅读: 评论:0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正确把握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并且从中选择出最合适的部分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之间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道德法治和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融合;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进行融合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蕴涵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进行融合,就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激发自身的民族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之间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使整体的教学质量满足实际的需求,还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任务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我国国内的各个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外来的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冲击和交流。在这样社会思想观念活跃的时代下学生的自主精神更强,也很容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可以建立更加正确的三观,杜绝外来思想对我国国民成长的不利影响。
(三)帮助学生打下牢靠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类成长发育的基础,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帮助学生夯实自己的文化基础。从现阶段我国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具备足够夯实的文化基础。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使学生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学习难度较大。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进行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道德与法制的有关知识,还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记忆,帮助学生建立牢靠的文化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策略
(一)根据教材的主题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每一章节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那么就必须把握好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内容,将主题中所蕴涵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从而使两者之间可以实现有机结合。例如,在“学会尊重”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学的主题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针对这种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单纯依靠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是很难实现教学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述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尊重他人的传统美德,并且将尊师重道作为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尊重他人。
(二)落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希望,同时现阶段我国个领域中都在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发扬。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作为教师应加强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更加高效高质的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之间进行融合的教学策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主动对有关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在日常教学中也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让教师可以充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继承。
(三)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如何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也推出了非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化节目,这些文化节目的推行也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对有关文化知识进行获取和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查找和主动学习。
(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立德树人。而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有关的文化知识。还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进行有机结合。那么就应辩证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看待,把握好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生定期树立优秀习惯的养成目标,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工作,探寻最合适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教学内容,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育之间可以构成全新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可以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可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媛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5).
[2]谢灵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讨[J].名师在线.2021,(14).39-40.
[3]梁国珠.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J].祖国.2019,(24).77-78.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8:0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6823458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pdf

标签:文化   传统   学生   法治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