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能带领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强化他们的道德品质。近年来,教师关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学生思想信念的引领者,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融入实践活动教学中,明确展示出社会给予学生的根本任务,让学生自主履行应尽的义务,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文化内涵。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于看重“黑板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化知识,没有享受到主动学习知识的权利,也未能体会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乐趣,这逐渐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一般采用较为被动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上的内容陈列在黑板上,不关注学生是否接受了文化知识,也没有关注到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是单纯地讲解完文化知识内容。
(二)没有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却没有注意到学生应如何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未能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没有创设出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这很可能形成无趣的课堂教学氛围,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应试教学一直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最主要的因素,其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接受与掌握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学生成绩提高了,便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却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想取得良好的成绩,却没有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真正教学意义,亦没有把道德与法治文化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只是营造出一种学习假象,没有真正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文化内涵。同时,小学教师还认为道德与法治就是一门副科,并不属于三大主科,在学习上可
有可无,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这只是一个教学的内容,却不是教学的必要内容,进而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应试教育的思想,建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真正重视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能力。学生应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开阔的学习视野。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加工和整合课堂教学资源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当前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工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合理加工和整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
源,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将这些相似的知识点安排在一张PPT上进行整合,再展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将一些生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创建真实情境化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情境化教学是最能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方式,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最常应用的教学形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创设出真实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出真实的道德事件发生场景,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本质内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感知到道德与法治的文化内涵,同时牢牢记住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思考这一角色体现出的道德素养,将角色的行为内化
为自身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在讲授“安全”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创设道路上的情境,有的学生扮演警察,有的学生扮演行人,有的学生扮演司机,他们都能从情境中了解到交通规则,知道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明确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交通规则有深刻的印象。
(五)开展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更能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满足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他们对文化知识的认知水平。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手段,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解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文化知识的接受水平。其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出优、中、差三个等级。最后,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掌握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内容,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对于学习较为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将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的危害做到预防,尽量避免这些危险,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从而真正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
三、结语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展生活化、问题化、分层化教学手段,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以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强化他们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