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和思想,所以教师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保证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理论本质上是源自社会生活与实践,并且最终是用来服务实践的,但是单从这门课程的内容上看,其知识内容还是过于抽象,尤其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学生拥有的生活经历与阅历远远不够,因此需要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而情境教学方式就非常符合这一点。本文讲述了情境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以及策略。
1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开展意义
1.1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小学生缺乏逻辑思维等认知技能,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内容相对复杂,当教师的课堂教学陷入说教式泥潭时,学生很容易感到恐惧和反抗。结合上下文特定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可以极大地减少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和难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同时,小学生通常好奇并且喜欢玩。教师建立知识场景以创建有趣的课堂,并将其整合到教学课堂中来以符合学生的心理。
1.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便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参与道德与法治情境的过程中融入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客观层次上看,道德与法治知识中存在诸多理论性较强的教学知识内容,小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那么教师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能将理论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情境紧密结合,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取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热情。
2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2.1教学方式单一乏味
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做不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所以对于课程本身的含义往往缺少兴趣。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教学过程很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还采用传统的形式进行教学的话,对于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2学生的主动探究较少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会因为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阻碍。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依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他们很难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正因如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
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因此所教授的内容也会不利于学生吸收。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确保教学达到最优效果。
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3.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之所以没有获得既定的教学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为学生创建最为适合的教学情境,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伊始阶段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到道法课程学习环境中。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及时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现阶段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学习道法知识的重要意义,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完善。教师每讲授一节个课程的时候都需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影视资料或图片,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文字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讲授《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没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存在一知半解的态度。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
互联网技术,在抗日战争搜集相关影视资料,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英勇战斗的革命先烈形象有更深的印象,了解来之不易的现代和平生活。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影响下,学生有了更多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效率。
3.2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动性
在情境教学法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情境教学法能够转变学生的消极学习状况,并通过情境建构来指导学生深入探究课程的内容,从而使其在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中,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构建更高层次的探索活动,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情绪体验,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和情绪态度。由于合作学习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学生正面情感的培养。
3.3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学生道德修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
生可以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入生活中,成为爱国、努力学习、诚信、友善的好公民。从客观层次上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涵盖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将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学课堂中,创设出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正确地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入生活中,真正拉近学生与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距离。
例如,在学习“团团圆圆过中秋”时,教师便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为了让学生了解中秋的来历、传说、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激发起学生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怀,教师可以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中秋节都会吃什么、有什么民俗风情和怎样的节日特色。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畅所欲言,将中秋节吃月饼、中秋阖家赏月、中秋吃花生毛豆、嫦娥玉兔的故事等关于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入课堂中,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习俗、热爱中华文化。教师真正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从生活的过程中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潜移默化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拉近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
结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效优化课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在小学法治与道德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对这一课堂进行优化,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育,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情境,以实现“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邹庆甜.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J].科普童话,2020(14):172.
[2]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48—49.
[3]欧阳丽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成才之路,2019(23):151.
[4]吴映.让法治意识悄然入童心——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操作要义”[J].中小学德育,2020(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