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德育与法治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研究背景进行解释之后,以自己的研究为依据,提出了与此有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够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育;德育;法治
前言
小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育的时候,在进行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确保学生有立法的意识。以该学科为基础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学习的重要目的,培养和使学生拥有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教学的首要目的,也是当今教育的需求,怎样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许多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在新的一年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核心素养被不断地提出来,并逐渐地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立足于小学生生活,旨在指导、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的综合性课程,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抵御各类不良的诱因、推动他们向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小学德育与法律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必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社会实践技能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取向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基础上,要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质的教育,从而为他们的一生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品质和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建立起对法律的正确认识,让他们能够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有一种责任担当的感觉。但是,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将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贯彻到实践中去,从而推动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问题。《道德与法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个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小学《道德与
法治》课程的实施效果较差,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有限,制约着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制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教育和针对性的教育。由此可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小学德育与法律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它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遵守纪律,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使他们能够把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的过程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人知识体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素质能力的同步提高,从而将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下去。
二、我国小学德育核心素质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1、德育与法律教育无法与其他学科“并驾齐驱”
相比语数等主学科,德育与法律相对被边缘化。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对于父母而言,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最后的学业,因此,他们在帮助自己的孩子进行复习,或是给自己的孩子报补习班,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主考科目。其次,站
在教师的立场上,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教师并不是很舍得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导致这一学科的重要性逐渐变低。
2、学校的学科设置不完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道德与法制都是被人们遗忘的,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思想政治这门课上,除了课堂上和做功课,几乎没有人会在其余的时间里去主动学习。要想培养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除了教师的努力外,还必须要有国家的大力推动,这样才能达到长期的发展。
三、如何在小学德育和法制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基本素质
1、提高《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质量
小学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思想品德》这一科。要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强他们的道德与法制观念,就必须在目前的情况下,充实《思想品德》的有关内容,改变人们对该学科的固有观念,防止该学科被边缘化。例如,学校可以联合有关的司法部门或其他高校的思政、法治类专业教师或学生,
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这门课程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教育,充实和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2、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机融合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要高于法律教育,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知识要比法律知识更多地被忽视的后果。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有关教育工作者应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置于同等的地位。小学生是思想观念的重要形成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法治类教育放上议事日程,让学生在小学就能接触到基本的法律知识,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判断,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终极目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在基础的客观题以外,还可以给他们安排几道主观题,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总结,去了解与之有关的法律,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长期下去,将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
3、把“德法”与“法”联系起来
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论性教学,那只能让学生把这门课当成一门应试的课程,没有别的心思,考完试,所学到的东西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而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使之更好地被学生们所接受和运用,教师可以采取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从现实生活中了解到他们所要学到的东西是什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有关的机构,让他们亲眼看到、亲身感受违反法律、违反道德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结束语
总之,本论文的重点在于,在小学,特别是在德育和法制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在对有关背景进行阐述的同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较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笔者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关的研究对策:加强课程的重要性、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以期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