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经过三年探索和实践,为了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总结出了“6+2”课堂教学模式,使全体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基本理念
“6+2”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背景下,以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来的。目的是以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六学”即预学、互学、展学、助学、悟学、拓学,“二渗透”即德育教育、文明教育渗透,创设“活动的课堂,文明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
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具体实施方法
一、带着任务预学
1、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基本内容。
2、准备好必备的材料(例如:调差报告、统计数据等)。
二、合作探究互学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水平合理分组。
2、阅读思考、合作交流、携手共进。
三、尊重个性展学
1、学生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结论。
2、展示时,不仅仅让小组组长展示交流,要做到小组内轮流上台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
四、尊重差异助学
1、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
2、要注重学生的经验差异。
五、反馈矫正悟学
1、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加以指点。
2、在总结时,遇到困难,教师加以指导。
3、在悟学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多元的评价。
六、训练达标拓学
1、布置多元化的、分层次作业。
2、让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从课堂走向实际生活。
七、德育教育,以德树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规范的课堂礼仪,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包含以下方面:
教态:自然大方,亲切和蔼,言行举止规范,教师身正示范,“请”字当头。
语言:教师要用普通话教学。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音量适中,速度适当,讲究规范,有感染力。
板书:不写错别字,字迹端正,笔顺正确,板书有条理,有启发性。
情感:调控有效,德育渗透积极合理。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文明用语:做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者、传播者、监督者。
八、文明课堂,习惯养成
(一)课前准备好习惯
1.课前由值日生把黑板擦干净,讲台物品摆放整齐,无粉笔灰。
2.课间休息时入厕,准备好当堂课用的书和学习用品平放在课桌左上角。
3.上课不迟到,上课铃一响立即有序进教室,立即归座,静息或者在小干部的组织下诵唱,等待老师上课。不能在教室内、走廊上走动。
4.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时,安静倾听。
5.班级室外课(体育课、音乐课、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前,必须静静地在教室外走廊排成两列队伍,课代表在前、班长在后,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在预备铃响前到达目的地,保证正常上课。路上队伍整齐,不嬉笑打闹。
(二)师生问好好习惯
1.上课铃停后,教师走进教室,老师喊上课,全体学生应立即坐端正,向老师行注目礼,值日生响亮发出起立口令;全班同学立即离开座位在过道上立正站好,待全班同学都站好后,向老师问好。
2.待老师还礼后安静、快速坐好,动作要轻。
3.上课迟到的同学,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走进教室并轻轻关好门。下课后主动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并向老师道歉。
4.下课铃响后,如果老师还没有宣布下课,仍要安静听讲。
5.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学生须面带微笑说“老师再见”,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
(三)课堂学习好习惯
1.会“坐”的好习惯
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两上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不做小动作。
养成良好坐姿,书写时,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书桌一拳远;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斜立放于桌上。
2.会“看”的好习惯
课堂上不东张西望,眼睛会看。
3.会“听”的好习惯
听老师讲课:听清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避免走弯路;对教学重、难点和疑难问题,集中注意力听,不插嘴,力求解决。
听同学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议论,仔细分析正误,启发思维。
排除内心环境和身边同学的干扰,倾听与学习相关的讲话。
4.会“思考”的好习惯
思维跟着老师走;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用已学的知识或联想到的知识组织好语言,及时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学习中能够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大胆质疑。
学习中遇到困难力争自己动脑筋解决。
在课内外学习中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5.会“发言”的好习惯
发言要用普通话,课堂不说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课堂上不交头接耳说小话,想交流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想法时应先轻举半臂右手示意老师。
老师提问到自己时,应马上起立,大声回答。
起立发言: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眼睛望老师,说话声音洪亮,大方得体。同学答问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等待同学发言完后再补充。
小组发言:征得组长同意后,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小组内同学刚好能听清楚为宜,说完立即坐好。
发现老师失误时,不要嘲笑或故意使老师难堪,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场合,委婉地向老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