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律知识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3-05-28 17:33:58 阅读: 评论: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律知识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法律知识过于抽象,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并且十分枯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有意识的将法律知识转变为形象化、生动化,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律知识教学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法律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教师就应该积极创新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法律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树立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做好法律知识的普及讲解,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发展。
一、整合教材资源,紧密联系法律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并且社会经验也极度缺乏,若是没有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观念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高重视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法律知识为学生提供正确引导,从而能够正确分辨是非,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产生敬畏心理,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应跟随社会时代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以教材资源为依据,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能够将最新的法律知识传达给学生。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拘泥于教材的局限性,若是发现教材中的内容涉及到的法律文件版本更新,教师就要更新教学方向,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将一些时事政治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在提高课堂教学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良好习惯,积极自主的了解社会法治动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的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合教材资源,通过生活中的事物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知识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谈所以发现小区内
有人随意占用公共空间,应如何解决?可以根据哪些法律条文来警告他们?通过这种问题驱动学生积极寻找相关的法律内容,明白如何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课堂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计游戏活动,快乐学习法律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才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法律知识晦涩难懂,若是教师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爱玩,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希沃互动白板或者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2]。例如,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闯关类的游戏活动,在每一个关卡设置不同的生活中一些小事,如等红灯、排队等车、去游乐园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出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知识,并且让他们知道法律不仅规定我们义务,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理解深化法律知识
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进行应用,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作为依据,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教学“权利有界限”这一法律概念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权利并不是绝对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放映一些法律案例,然后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视频中的案例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进行思考,案例中双方各有什么权利?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法律有哪些规定?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以原告、被告、法官和律师等不同身份角度来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以此来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法律知识的教学更具有活力。
四、开展社会活动,实践运用法律知识
实践活动是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实践运用法律知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国家机构有哪些》时,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国家机构,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进行探索和记录。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加禁毒宣传、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
和法院参观等方式使实践活动的形式能够得到拓展,从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能与作用,并不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通过亲子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如观看法律节目、法治情景剧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传递法律意识[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载体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改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深法律知识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赵正锋.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08):137-138.
[2]陈清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J].黑河教育,2022(01):42-43.
[3]王军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22(04):83-84.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7:3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6643858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律知识教学策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律知识教学策略.pdf

标签:学生   法律   知识   教学   法治   课堂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