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结构一般流程教学建议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结构(模式)的探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要紧扣重难点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何为重点和难点?
单元和本课教学目标要突出反映,让学生达成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实践,就是课文研究的重点;在形成以上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和实践出现困难的地方。
二、区分教学内容两大部分
明理、导行。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分为三个板块:课余生活我选择、课余生活助我成长、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前两个板块就属于“明理”的内容,后一个是“导行”。
三、完善教学过程,突出新型研究方式(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一)关于两课时主要任务及基本教学流程
每篇课文一般放置两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明理”,了解课文论述的道理;第二课主要是“导行”,当前如何做,要变成本人的行动。
第一课时(基本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引入课题——理解核心概念、唤起研究认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活动板块(每个活动板块是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过程)——情感体验、交流所得——课堂总结、情感升华——拓展深化、知识延伸
第二课时(基本教学流程):
复回顾、重温认知——践行认知、指导行动——自我规划、注重实践(重点内容)——总
结评价、形成共识——辨析明理、提高认识——活动总结、研究概括——课外延伸,形成技能。
(二)接受型研究和新型研究方式相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种灌输性的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关注的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注重的是把要学的东西装进脑子里,学生研究是被动的,以教师过多的讲授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研究、相互交流的时间。而新课程特别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研究的革命》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当代教育新理念,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运用到课堂中来。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双基”,老师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从单纯的关注知识与技术目标向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XXX说,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过去评课是“以教评教”,看老师教的怎么样,素质如何?现在我们评课必须“以学评教”,主要看老师指导学生学的怎样。XXX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的“愤”是XXX不得其解,不到学生XXX不得其解的时候你不要启发他,“悱”是郁闷,想说说不出来,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引导他;“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教育学生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时你就不要再往下教了,停下来巩固当前知识,而不是继续研究新知识。
灌输性教学法减少了学生的思维量,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以“讲、问、练”为主,背离了学生是进修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时间长了,学生惯了被动接受,不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XXX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教师在教室上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内的知识,二是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如何变得越来越聪明,就是要学会思考,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在不断的加深加宽。
一要看教师对学生“如何学”的设计,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立、合作与探究”。要让学生介入教学,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辨一辨,让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掌握规律;这是认知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发现、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理论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本人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二要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引而不发,只好自问自答悬念的设置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悟要讲究火候,补充要充分,修正要及时,引申要恰当。教师如何唤醒和点燃学生的研究欲望,是一门教育艺术。把质疑问难贯彻课堂的全过程,XXX曾说:“提出一个问题胜过解决十个问题”,“好的课堂是学生问题越问越多,而不是没有了问题”,课堂上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逐步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