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春秋末期,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形成了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这
A.反映了私学逐渐取代了官学 B.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
C.促使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 D.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私学兴起使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从而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私学没有取代官学,排除A项;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程度过重,与当时史实不符,排除C项;私学兴起促进了百家争鸣,D项因果倒置,排除。
选择题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童、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据此可知,《齐民要术》
A.是古代工艺技术著作的精品 B.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
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D.反映了北魏农民生活的安逸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食品加工的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据了四分之一还多,这是中国古代科技实用特征的突出表现,B项正确;A项错在本身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角度不符;古代农民整体上生活艰辛,D项排除。
选择题
史载,330年,晋成帝开始度田收税,规定每亩税米三升。哀帝继位之后减少田租,每亩
税米二升。太元年间,鉴于“咸康初年计算税米,五十多万斛收不上来”的情况,规定按人丁收税米。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赋役沉重导致农民抗交 B.按丁收税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C.大官僚大地主势力强大 D.税制变化加重了地主的负担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按亩收赋的行为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此遭到抵制,减税和按丁收税都是向大官僚大地主的妥协,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势力强大,因此C选项正确;抗交的主要是大地主而非小农,A选项错误;历史趋势是按亩收税,不是按丁收税,B选项错误;按丁征税减轻了地主负担,D选项错误。故选C。
选择题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朝印刷业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政府禁止传播封建迷信 B.印刷术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
C.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唐朝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旧唐书》载“不得私置历日版(私印日历)”,《全唐文》载"禁断印历日版”,《国史志》载“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术数小学字书”,可知唐朝出现了印刷术,故B项正确;前两则材料体现的是政府禁止民间印刷日历,不是禁止传播封建迷信,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流,C项错误;活字印刷术为北宋毕升发明,D项错误。
选择题
两宋时期儒医兴起,他们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行医乃是行圣人之义。这反映出当时儒医
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 B.教化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C.信奉清静无为主张 D.淡泊名利的社会价值观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宋时期的儒医认为行医乃是行圣人之义,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反映出他们对重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的坚持,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化的内容,B选项错误;C选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儒医的道德操守,不能体现其淡泊名利,D选项错误。故选A。
选择题
元初,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同时,经常以“行某处中书省事”头衔,出外行使中书省职权。
因事设官,事已则罢,无固定的治所和辖区。至元二十三年,行省长官不再系中书省相衔,始为名副其实的地方行政机构。据此可知,行省
A.权力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设置存在着某些混乱之处
C.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D.设置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经历了从临时到固定的过程,故选D项;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由中央派官员到地方管理,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设置的混乱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行省军政合一的特点,排除C项。
选择题
妇女的贞节观念,在明代书籍方面,有《内训》《古今列女传》;法律方面,明太祖下令,
“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族表门间,除免本家差役”。又令地方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立牌坊,用以奖励贞节。这表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