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铸钱年表(请收藏)
遇见你真好,钱币学堂希望能一直陪伴着您
西周 铜贝、原始空首布
春秋 晋:空首布
战国 齐:齐刀、齐圆钱三种 燕:明刀、针首刀、齐明刀、一化、明化、明四、方足布 秦:重一两十四铢、两锱、文信、长安、半两 楚:印子金、连布、殊布当十、蚁鼻钱 赵: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三孔布、直刀、圆钱 韩:锐角布,方足布 魏:桥足布、方足布、圆钱 中山:大尖首刀 东周:东周圆钱、东周方足布
西周
西周圆钱
西汉 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 三铢半两、榆荚半两 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 少帝(刘恭) 前187~前184 八铢半两 少帝(刘弘) 前183~前180 五分钱(六铢半两) 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 四铢半两 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 武帝(刘彻) 前140~前87 三铢、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昭帝(刘弗陵)前86~前74 昭帝五铢 废帝(刘弗贺)前74 宣帝(刘询) 前73~前49 宣帝五铢、小五铢 元帝(刘大) 前48~前33 四出五铢 成帝(刘骜) 前32~前7 哀帝(刘欣) 前6~公元1 平帝(刘刊) 公元1~公元6 (刘婴)公元6~公元8
新 王莽 9~20 契刀五百、货布、布泉、货泉、一刀平五千、六泉十布(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 更始帝(刘玄) 21-23 更始五铢、公孙述 铁半两、铁五铢
东汉
光武帝(刘秀) 23~57 建武五铢 明帝(刘庄) 58~75 五铢 章帝(刘怛) 76~87 五铢 和帝(刘肇) 88~105 五铢 殇帝(刘隆) 106~106 五铢 安帝(刘佑) 107~125 五铢 少帝(刘懿) 125 五铢 顺帝(刘保) 126~144 五铢 冲帝(刘炳) 144~145 五铢 质帝(刘缵) 146~146 五铢 桓帝(刘志) 147~167 五铢 灵帝(刘宏) 168~189 五铢、中平四出五铢 殇帝(刘隆) 106~106 五铢 安帝(刘佑) 107~125 五铢 少帝(刘懿) 125 五铢 顺帝(刘保) 126~144 五铢 冲帝(刘炳) 144~145 五铢 质帝(刘缵) 146~146 五铢 桓帝(刘志) 147~167 五铢 灵帝(刘宏) 168~189 五铢、中平四出五铢 废帝(刘辨) 189 献帝(刘协) 190~220 五铢、董卓五铢(无文小钱)
魏 文帝(曹丕) 220~226 明帝(曹睿) 227~239 魏五铢 齐王(曹芳) 240~254 魏五铢 高贵乡公 254~260 元帝(曹奂) 260~265 吴 大帝(孙权) 222~252 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会稽王(孙亮) 252~258 景帝(孙休) 258~264 末帝(孙皓) 264~280
蜀 昭烈帝(刘备) 221~223 蜀五铢、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后主(刘禅) 223~263 直百五铢、直百、直一
西晋 武帝(司马炎) 265~290 惠帝(司马衷) 290~306 西晋五铢 怀帝(司马炽) 306~313 愍帝(司马邺) 313~316
东晋 元帝(司马睿) 317~322 明帝(司马绍) 322~325 沈充造“沈郎五铢” 成帝(司马衍) 325~342 康帝(司马岳) 342~344 穆帝(司马聃) 344~361 哀帝(司马丕) 361~365 海西公(司马奕) 365~370 简文帝(司马昱) 370~372 孝武帝(司马曜) 372~396 安帝(司马德宗) 396~418 恭帝(司马德文) 418~420
后赵 石勒铸:丰货
成汉 李寿铸:汉兴
北凉 沮渠蒙逊铸:凉造新泉
夏 赫连勃勃铸:大夏真兴
宋 武帝(刘裕) 420~422 少帝(刘义符) 422~424 文帝(刘义隆) 424~453 四铢 孝武帝(刘骏) 453~464 孝建四铢、大明四铢 前废帝(刘子业)465 永光、景和 两铢、永光 明帝(刘阈) 465~472 后废帝(刘昱) 472~477 顺帝(刘准) 477~479
南齐 高帝(萧道成) 479~482 武帝(萧赜) 482~493 刘悛 在四川蒙山铸 南齐五铢 明帝(萧鸾) 493~498 东昏侯(萧宝卷) 498~501 和帝(萧宝融) 501~502
梁 武帝(萧衍) 502~549 天监五铢、公式女钱、背四决铁五铢、太清丰乐 简文帝(萧纲) 549~551 元帝(萧绎) 552~554 敬帝(萧方智) 555~557 四柱五铢、两柱五铢
陈 武帝(陈霸先) 557~559 文帝(陈倩) 560~566 天嘉五铢 废帝(陈伯宗) 567~568 宣帝(陈顼) 569~582 太货六铢 后主(陈叔宝) 583~589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386~409 明元帝(拓跋嗣) 409~423 太武帝(拓跋寿) 423~452 文成帝(拓跋睿) 452~465 献文帝(拓跋弘) 466~471 孝文帝(元宏) 471~499 太和五铢 宣武帝(元恪) 500~515 永平五铢 孝明帝(元诩) 516~528 孝庄帝(元子攸) 527~530 永安五铢 长广王(元晔) 530-531 节闵帝(元恭) 531 安定王(元朗) 531~532 孝武帝(元修) 532~534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534~550 小样永安五铢
西魏 文帝(元宝炬) 535~551 大统五铢 废(元钦) 551~554 恭帝(元廓) 554~557
北齐 文宣帝(高洋) 549~559 常平五铢 废帝(高殷) 559~560 孝昭帝(高演) 560~561 武成帝(高湛) 561~564 后主(高纬) 564~577 幼主(高恒) 577 承光
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 557 五行大布 明帝(宇文毓) 557~560 武帝(宇文邕) 560~578 永通万国、北周布泉 宣帝(宇文贇) 578~579 静帝(宇文衍) 579~581
隋 文帝(杨坚) 581~604 置样五铢、五铢白钱、隋五铢 炀帝(杨广) 604~617 隋五铢 恭帝(杨侑) 617~618
唐 高祖(李渊) 618~626 开元通宝 太宗(李世民) 626~649 开元通宝 高宗(李治) 649~683 开元通宝、乾封泉宝 中宗(李显) 684 开元通宝 睿宗(李旦) 684~690 开元通宝 则天皇帝 690~705 开元通宝 玄宗(李隆基)712~756 开元通宝 肃宗(李亨) 756~762 开元通宝、乾元重宝 代宗(李豫) 762~779 开元通宝、大历通宝 德宗(李适) 779~805 开元通宝、建中通宝 顺宗(李诵) 805 开元通宝 宪宗(李纯) 805~820 开元通宝 穆宗(李恒) 820~824 开元通宝 敬宗(李湛) 824~827 开元通宝 文宗(李昂) 827~840 开元通宝 武宗(李炎) 840~846 开元通宝、会昌开元通宝背有: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兖;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永、丹
、桂字共23局种,为各铸地州名。 宣宗(李忱) 846~859 开元通宝 懿宗(李漼) 859~873 开元通宝、咸通玄宝 僖宗(李儇) 873~888 开元通宝 昭宗(李晔) 888~904 开元通宝 哀宗(李祝) 904~907 开元通宝 史思明 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后梁 太祖(朱全忠) 907~910 开平元宝 末帝(朱友贞) 911~923
后唐 庄宗(李存勗) 923~926 明宗(李嗣源) 926~934 天成元宝 闵帝(李从厚) 934~935
后晋 高祖(石敬塘) 936~944 天福元宝 出帝(石重贵) 944~947
后汉 高祖(刘知远) 947~948 汉元通宝 隐帝(刘承佑) 948~951
后周 太祖(郭威) 951~954 周元通宝 世宗(柴荣) 954~960 刘仁恭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顺天元宝当千、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铁货布、铁五铢(仿隋式样)
前蜀 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咸康元宝、乾德元宝
南唐 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保大元宝、永通泉货、南唐开元
南汉 铅开元通宝、乾亨重宝、乾亨通宝
后蜀 广政通宝、大蜀通宝
闽 开元通宝背闽、福铅钱、永隆通宝、天德重宝
吴越 铅开元通宝
楚 开元通宝小铅钱、乾封泉宝大铁钱、天策府宝
北宋 太祖(赵匡胤) 960~976 宋元通宝 太宗(赵光义) 976-997 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真宗(赵恒) 998~1022 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祥符通宝、天僖通宝 仁宗(赵祯) 1022~1063 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 历重宝、皇佑通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嘉佑元宝、嘉佑通宝 英宗(赵曙) 1064~1067 治平元宝、治平通宝 神宗(赵顼) 1068~1085 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丰重宝 哲宗(赵煦) 1086~1101 元
佑通宝、绍圣元宝、绍圣通宝、绍圣重宝、元符通宝、元符重宝 徽宗(赵佶) 1101~1125 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大观通宝、大观元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同胞、宣和元宝、宣和通宝 钦宗(赵桓) 1126~1127 靖康元宝、靖康通宝 李顺 应运元宝、应感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