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下)

更新时间:2023-05-28 14:01:50 阅读: 评论:0

历史地理第九辑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下)
胡阿祥
而产生这种区别的最大原因,则莫过于侨州
二、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
侨籍的整理——土断”
土斷作为一项政策,涉及东晋南朝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而土断与黄、白籍的郡县的成立及侨籍制度的建立。分析东晋南
朝明确见载于史的十次土断③,可以看出,它
主要是为了解决侨流问题与侨州郡县问题"
这两方面问题又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土断侨 流,虽不限于注籍侨州郡县的侨民④{但注籍
关系,由于理解不一,诸家观点亦多分歧。又
自来论土断者,例多忽略土断对侨州郡县的 整理。本文限于选题,仅就土断整理侨州郡 县、侨籍进行讨爲。
按土断并不始于东晋南朝。这一概念的 最早出现,当推《晋书-卫珈传》与《李重传九
西晋武帝年间,卫琏、李重上疏陈九品,主张
“尽除九品中正之制”,“复古乡举里选”。而 当时“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S 为 了创造恢复察举脚度的条件,他们提出“以主 斯定,自公卿以卡①,皆以所居为正”,即自公 卿以下的客寓他乡人士,皆依现居地断入当
地户籍,以客籍作为本贯,使侨寓成为“土著”,
以参预当地选举/则冠带之伦将不分而自均, 即土断之实行矣”。因此,西晋的土断,可以说
与选举制度直接有关,它是试图解决当时流 寓人士及其子弟参预选举的一项特殊政策。
“皆以所居为正J 使侨流就地属籍的土 断方法,西晋以降迄南朝,一直沿而不废②, 旦已不占有主导地位。东晋南朝的土断,从 目的、方法到内容,都与西晋土断区别甚大。
① 中华书屈标点本作亠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J 不
■ 妥。
② .女恥宋书痒文帝纪渺元嘉二十八年诏:.流寓江淮
者,并听即属,并躅复税调农韻梁书-武帝纪》夭
监十七年诏厂凡夭下之民,有流移他境……不乐 还者,即使著土籍为民,准旧谋输飞戦陈书-胡颖 传浄:“昊兴东迁入也。其先寓居吴兴,土断为民亠③ 东晋四次:咸和土断陈书*高祖紀”、咸康七
年土断(星晋书-成帝纪町、兴宁二年三月庚戌土
断U 晋书•哀帝纪叫唉宋书-武帝纪义熙九 年土断C 宋书•武帝纪“。刘宋三次:宋初土
断C 南齐书•文学丘巨源传冷人大明元年土断
(农宋书-孝武帝纪力)、元徽元年土断(卓宋书•后
電柳世隆传X•南齐志豪南兗州广陵郡儿梁天监元
年土断(< 梁书*武帝纪陈天嘉元年土断"陈
书' 世祖纪巧。当然,除这十次土断外,各级地方政府依照土断条格进行的小范围或地区性土断,也一直没有停止过O
④东晋南朝始终存在着大量的流移与侨寓人口。除
侨人外,据味隋书' 食賞志*还有浮浪人,都下人;
另外,南方土著人民因不堪
役重负而投靠大
族、逃亡他境及冒充侨藉户的也不少D 由于’编户虚耗,南北权彖,兢招说食役遂形成"国弊家丰”的严重局面匕晋书*孝友颜含传町。按浮浪人包括南方的“无贯之人J 侨入则是“百姓之自
拔南奔者J 两者之间虽存在某种互相包容关系,但不可混为一谈。笔音曾请教周一良先生,周先
生也持此议,
i  •
210
侨州郡县的侨民占侨流人口的大多数,对这
■部分侨流来说,只有先整理侨卅郡县,才能进■«
而落实他们的定籍、闾伍、租课等问题。因此,一般说来,整理侨州郡县是土断侨流的前提与依据,而侨流的土断又使侨•州郡县的整理具体化、深入化与实际化。
(一〉土断整理侨州郡县的侨州郡县及其统隶系统,其实并不多见。以盘晋志”与篥宋志”「南齐志”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州郡县一经侨置,就发生许多变化'有沦没一州一郡一县,而侨置数州数郡数县者①,侨名则加“南”、“北”、“东”、"西”等方位词②$有侨实并存者③,实土恢复而侨置不废者,④以侨州领原郡县者⑤亍实土恢复不再建
土断整理侨州郡县,其必要性何在?置而仅存侨置者,⑥侨置已废的旧郡(国人县侨州郡县,是相对于原州郡县而言的。原州者,⑦有原县侨置改名者,⑧侨名不沿旧称而
郡县沦没后「遗民南渡州「皆取旧壤之名捍侨
置州郡县,是为原州郡县及其名称「领民与侨州郡县及其侨名、领民的正常对应关系。然
而,与原州郡县及其统隶系统保持完全一致'①以州言,宋矗同时有豫、南豫二侨州,徐
*南徐二侨州。侨郡如弘农、天水、广平
*义阳、阴平,宕渠等,侨县如尉氏"考城、楼烦、苞信、桓陵-瓠
丰等,都侨有多处O此种情形的产生,则与1地
侨流寄寓多处及疆域几度变迁有关°
侨名加口南”学,多在宋永初元年后,详见也宋书•比帝纪$永初元年、恋十鸳斋养新录歩卷6“晋侨置
州郡无南字’严十驾斋养菽余录为卷中哄晋书地理
志之误二竜东晋疆域志律卷4徐州琅琦郡。加“北*
字如北徐、北兖等州,北济阴、北淮阳、北下邳.北
京兆、北粱(领北蒙,北陈)等郡。加“东”冠"西”
如东宕渠、东京兆、西总兆、西扶凤、西南顿等郡,
东、西苞信,东、西新丰,东、西丰阳等县。侨名加
方位词,可能与一州一郡一县侨置则几州几郡几
县,加方拉词可资区别有关。
®如陳志"徐州(实)与南徐州(侨)即是。
④义熙中,刘裕收复青州,侨青州不废,原州反称北
青州U廿二史考异》卷十九X又“宋志”益州江阳
郡r中失本土,寄治武阳花后原郡恢复,改称东
•江阳郡,而侨郡不废口
⑤如兰宋志”豫州寄治睢阳(即淮南寿春),遥领淮北
汝南、新蔡等郡县,迄泰始不变・
⑥如出晋志澤徐州彭城郡有武原、傅阳二县,■宋志
*
无,仅南徐州南形城郡领有武原
*傅阳二侨县。
o如广川,汉旧国,后更名,及东晋又侨立广川郡c宋志
*扬州刺史)。又楼烦、阴馆,秦汉旧县,魏晋废,而东晋雁门侨郡领有楼烦.阴馆二侨县
「宋志”南兖州刺史人
©如西平屈改平昌「宋志.冀州刺史平原太守人北新城改新城(“宋志'冀州剌史高阳太守人頑道改
桓道C宋志”秦州刺史南安太守)。-
©“宋志”益州始康郡飆始康、新城、谈、晋丰。蝶东晋礦域志叢卷四:°此郡县名虽箭仓霁然因流民所
在创立,又寄治成都,非右实土,故亦列侨郡中。
他皆仿此:东晋南朝侨邊郡县类此老不少。侨
名不沿用旧称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若宋兴、
宋宁,“免灵兵三十六营'侨立”宋书-刘道济
传#工宋志h益州刺史);建昌、昌国,^免军户"立
「宋志”雍州剌史人营户、军戶蕃兵籍「恒为流
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0隋书•高祖纪巧,所以
为他们侨立的郡县,亦无“乡里之号,可沿口其二,创新名者:⑨原国、原县一经侨置改为郡的情况也不少舟⑩侨州郡县设立后r省置交加,日回月徙,寄寓迁流,迄无定托,邦名邑号•难或详书”,⑪很不稳定。当地州郡县系统在侨置若绥安C晋书-桓玄传町、怀宁(“宋志復益卅刺
史人广长C宋志口秦州刺史北扶风太守人晋昌
《晋志'梁州「宋志”梁州刺史魏兴太守、新兴太
守)等郡,流民成份错杂,来自不同的州郡县]“皆
侨置本土”不仅困难重重,有的几至不可能,则不
如另创新名。新创的侨名,大多含有吉祥如意、
抚煖流亡等象征意义克
⑩如平原、乐陵、清河、太原等,西晋为国,侨賈改为郡;义成、松滋等原为县,侨置改为郡口见“晋志J
"宋志”
⑪侏爺:诸志总序%咎置交加R如“宋志S、南齐志"南豫州#乍立乍省,颇是频繁:又“宋志"翼
州河间、顿丘、勃海、魏等郡1°江左屡省置T宋孝
武又侨立寫“日回月徙”如豫州,初侨立在芜淋
东晋迁镇十几次,义熙衣始定治寿春「宋志
又兗州,东晋末定治广陵戈这以前普镇广陵、京
口、合肥府际山阳、下邳、淮阴等处C晋志5\
“宋志”「南齐志J求晋书•榔鉴传仁
*廿二史考
异力卷二二、二五);又义成郡、冯翊郡,初侨立治
襲阳,后移治均、都('宋志”雍州刺史人按侨州
迁镇不仅频繁,且地域跨度大彳侨郡县多处侨流
而立,而侨流一经安顿,一般不会再迁居,故侨
郡县移治较少,且多在小区域内进行。’邦名邑
号,难或详书S则“实由名号暴易,境土屡分,或
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彳四五之中y亟有离合,千回
「百改,巧历年算■U宋志,序)。如侨郡县有更名
者,长宁郡改永宁郡,又改长宁郡「宋志”荆州剌
史严漿书,张稷传4“南东海郡改兰陵郡,衣改'东海郡(疋梁书・武帝纪#夭监元年、牡陈书•高祖纪■永定二年)f桓陵匕桓陵「宋志■益州刺史
北阴平太守「南齐志■益州北阴平郡)等皆是。侨
国有改为侨郡者,河间、高密西晋为国,侨置仍为
国,后改为郡U晋书•安帝纪击义熙元年,TUT
冀州刺史河间太守、南徐州利史南平昌太守)。侨
置又有更加分析者,如陈郡分为北陈、南陈二郡
C宋志"南豫州刺史陈郡太讦「南齐志”總⑺
*:
郡■北陈郡,『地形志^霍州南陈郡、合州北陈郡,
「隋志裏庐江郡霍山、淮南郡长平),南槳郡分為南
梁、梁、北梁三郡(■宋志瞒豫唧飙史南梁太守、
'南齐志"豫州梁郡、南梁郡卫梁勿府佇是、
—211
的冲击下,则产生了动荡「吴邦而有徐邑,扬境而宅兖民,上淆辰纪,下乱畿甸S①凡此种种,终于造成“版籍为之浑淆,职方所不能记刀②的状况,土断从而成为必要。
土断,正是通过调整地方行政机构,寻求侨州郡县与当地州郡县之间的协调,缓和因侨置引致的郡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混乱局Bo虽然在土断中,也调整了部分当地州郡县,但主要还是对侨州郡县进行整理。如何整理侨置,有一定的“土断条格J掌憎这类条格者为尚书右丞。《南齐书•百官志》尚书右丞罪掌……州郡租布、民户移徙、州郡县并帖、城邑民户割属”等事顼。土断整理侨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省并、割实、改属以及假侨名而新立郡县等,原因既不一致,其情形也各异。析言如下:
1.省并。省并是土断的一种主要方式。义熙土断,"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③;大明土断,"诏并雍州三郡十六县为一郡”④。省 并侨置,依照某种条格,如建元土斷,南兖州剌史柳世隆即依据“尚书符下土断条格,并省侨郡县”,北济阴郡六县(广平、定陶、阳平、上 党、冤句、馆陶)、北下邳郡四县(僮、下邳、良城,另一县无考)、北淮阳郡三县(晋宁、宿预、角城)、京莞郡四县(莒、诸、东莞、柏人)凡四郡十七县,:以散居无实土,官长无廨舍,寄止民村,及州治立,见省,民户帖属”广陵郡。⑤另.有因民户寡少而并合者。咸康八年,尚书殷融言:“襄阳、石城,疆場之地,对接荒寇。诸荒残寄治郡县,民户寡少,可并合之”⑥扌幽、冀、青、并四州,先后侨立了艸级机构,“后又以幽、
冀合徐,青、并合兖”⑦,其原因也在于四州流寓者较少。至于建元二年,齐高帝以“江西萧索,二豫两办为难”,且“西豫吏民寡
I
刻,分置两州,损费甚多J乃省南豫,以求篥省一足一,于事为便J⑧,则又别属一种情形。
侨置的省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省废F“宋志”扬州刺史「江左又立高阳責堂邑二郡宁高阳领北新城.博陆二县,堂邑领堂邑一县。后省堂邑并高阳,又省高阳并魏郡,并隶扬州,寄治京邑。文帝元嘉十一年省(魏郡),以其民并建康S省废后,民户并入当地州郡县。其二是并合门如何承夭《宋书•州郡志》诸侨郡县有雁门郡领楼烦、阴馆、广武三县,平原郡领柱平,临淄■营城、平原四县亍东平郡领范、朝阳、历城三县$而徐爰《宋书
*
州郡志》南东平郡领上述十县「则是雁门、平原并东平也”⑨。又长乐郡,江左侨立,“并合为县J隶属临淮侨郡。⑩并合与省废不同,它
只是对侨置机构进行合并、裁减r降级,并未予以罢废雉
2.割实。州郡县侨立之初,“无有境土J后出于种种情形,割成实土者不少。如雍州初无实土,宋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囊阳r南阳、新野.顺阳四郡为雍州(治襄阳片袖而侨郡县猊寄寓在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境”,京兆、始平、扶风、河南,广平、冯翊、华山等侨郡增领当地实
①博宋书•周朗传%
②y宋书■诸志总序乜
③低宋书•武帝纪%一
④屯通鉴歩卷一二^大明元年。
⑤篥南齐志”南兖州广陵郡所并四郡领县据索宋志"
南兖州刺史北济阴太守、北下邳太守显匕淮阳太守"
东莞太守。其下邳郡领有“宁城J注“别见冷而
遍检
*宋志,无“宁城冷疑是锥良城■之误。良城F
•宋志■徐州刺史下邳太守领号。又土断南兖州
在建元四年,“南齐志"南兖州条作盒永明元年尸
误,详老南齐书•柳世隆传j&南齐志”南兖州广
陵郡条「
⑥ 第齐志力雍他
⑦^宋志■蛊徐州就史J
⑧电南齐书-柯世隆筲J"南齐志"南豫州。按“江
西才指江北C十七史商権•卷六二參西豫口即豫
州〔<廿二史考异給卷二三h
⑨“宋志”南兖州軟史°
⑩^宋志”南徐州刺史临淮太守口
:—212一
县,分得实土勺①类此者还有盒宋志"南徐、南
兖、南豫、冀等州,南东海、淮南、秦、南秦、南
I
梁等郡舟
按侨置是否割成实土,当然与所领侨民多少.土著势力大小、所处地理位置(包括军事、交通地位,自然条件如何等)诸因素有关,这无需多言。值得注意的是,割成实土往往还取决于侨置所代表的本贯的政治意义。以东平郡为例,宋末“侨立于淮阴J齐永明中“割小户”成实土,“南齐志"北兖州东平郡条:东平郡。寿张,割山阳官渎以西三百户置。淮安,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
镇下流杂一百户置。
东平郡的割实,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宋泰始中,兖州本土沦落,泰始六年侨立兖州治淮阴。而“州无
实土”的状况,深为兖州侨民所不满。戴尚伯等六十人即诉曰:“旧壤幽隔,飘寓失所。……窃见司、徐、青三州,悉皆新立,并有实郡”,何以兖州却侨无实土,以至“本壤族姓”无所归依?其二,若割置实郡,置
r
哪个郡呢?“东平郡既是此州本领J又“是望邦,衣冠所系”,加上贵为光禄大夫的吕安国力称东平是其族“桑梓,愿立此邦”,遂“见
许仁②在上述两原因中P若仅小民诉求就能
使东平郡割成实土卯亦属过论,故后一原因
1*
是主要的。又“宋志力南徐州剌史南琅邪太守
.・
晋乱,琅邪国人随元帝过江千余户,太兴三年立怀德县。丹阳虽有琅邪相而
无土地。成帝咸康元年,……割丹阳之
江乘县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临沂县。按琅邪郡临沂县是东晋高门王氏屠颜氏的本籍,琅邪又是晋元帝旧封,故他们能利用其政治地位侨置本籍郡县,并使之成为实土亍以达到既有本邦之名、只得土断之实的目的。再如兰陵郡兰陵县,东晋迄齐都是无实土侨郡县;及萧衍篡齐J改南东海郡(南徐州治下郡,实土)为兰陵郡,又将其祖先墓地所在的武进县改为本籍兰陵县。③这样,依归正首丘的习惯,侨兰陵郡就在名实两方面成为萧氏的本籍。萧氏的例子,更清楚地说明了政治权力的大小、社会地位的高低与本籍郡县是否侨置、是否割实之间的密切关系。日人中村圭尔指出:“大姓主导下侨置的本籍郡县是名义上的.还是拥有实际境土,与贵族间的等级上下有很深关系”④,这一看法可谓相当深刻。
3.改属。对大多数侨置郡县来说,成立之初,一般名义上仍属原州。这一点,钱大昕言之审矣。钱氏云;“顿丘本属司州,即使侨立徐土,徐州刺史得兼督之,而未经土断,当犹存司州之名,不得云属北徐州。……东平本属兖州,虽侨置江南,与东海、琅邪、兰陵之元属徐州者有别,未经土斷,当犹属兖州,不得云属南徐州”。⑤钱氏盖以为侨郡在土断之前,一般仍属原州。⑥而若原州有相应的侨州,则侨郡就属此侨州,如燕国(原属幽州)侨 置厲幽州(侨治三阿)即是。⑦若原州无侨州,或侨州与侨郡不在同一区域,⑧则侨郡大多犹存隶属原州之名,但这种隶属并不具备实际的行政意义,其侨郡
行政事务归当地州兼督。如豫州西阳、新蔡二郡,司州弘农郡,扬州松滋郡,寄在寻阳一带,“人户杂居”,东晋除江州剌史者,常兼督四郡,此以实州督理侨郡,四郡并不属江州,仍遥隶原州。⑨又义成,原扬州淮南郡属县,侨置为郡,治襄阳,由雍州建督市遥隶扬州。⑩
土断者,"以土断定J对于侨置郡县来说,则依其寄寓之地,断入当地之州〈实州或有实土的侨州九这种簾依界土断“⑪的条格,遂导致地方行政系统的重新组合。如元嘉八:年,册割江南为南徐州实土,则侨兖州所领南
213—
高平、南平昌(初屈H州、宋永初元年亍f并入兖倘改属八南济阴、南濮阳、南泰山、济阳、南鲁(鲁郡西晋属豫州,东晋改属兖州。侨立亦属侨兖州)等侨在江南诸郡,也缘地改属南徐州。⑫又上述新蔡郡改属江州
*弘农、松滋二郡省为县,也改隶江州寻阳郡;义成郡则归属雍州。⑬如果将^晋志》与'"宋志J应南齐志严相对照-则土断导致的郡县改属之频繁、普遍且大多与侨州郡县有关,是不难考见的。
4・侨假名而新立.土断时期,政府对侨流实施割配,如义熙^土断侨流郡县,使(豫州治中从事谢)晦分判扬、豫民户亨以平允见称肝⑭宇宗越「本河南人。晋乱,徙南阳宛县,又土断属叶”⑮号丘巨源/兰
陵兰陵人也=宋初土断属丹阳,后属兰陵力⑯。侨流割配后,为使侨流处于政府的牢固控制之下,堵塞大族兼并侨流人口的渠道,为确保人地结合,也为了缓和地方政府因争夺侨流而引起的矛盾,乃多借侨名立郡县以处侨流人口。“宋志”“流寓来配”、“流寓因配”、“流寓劃配”、“流寓配属J魁土断立厂一类郡县,多属此类。⑰大凡侨流人口多或势力大者,政府为成立郡级机构/既而民单户约,不可独建S就合来自不同州郡县而寄寓一处的侨流置县级机构,分拨他郡统领,“故魏邦而有韩邑,齐县而有赵民”。⑯另有一种情形是,若侨寓者连成一片,“乡屯里聚,二三百家,井甸可修,区域易分J则土断中也允许其别置“侨邦”,所谓。别详立”即是e:[5综上所述,通过土断的整理,撤消、合并掉许多侨州郡县事未被省并的侨州郡县则多分割(或増领)当地州郡县,有了实际辖地;当地州郡又有增领侨郡县者;土断中还借侨名新立了一些郡县。土断对侨置的这种种整理,种严实州、郡
*县挤指当地州郡县广侨州、郡.
①・宋志"雍州剌史3按豆宋志南齐志'并云割五
郡为雍另有随郡乜钱大昕以为元嘉二十六年
随郡未尝属雍州,说见盘廿二史考异卧卷二三
② 曲宋志円兖州剌史、东平太守,“南齐志"北兗州『
祗宋书*恩捧阮佃夫传备
③ 欧梁书♦武帝纪
*「隋志”江都郡曲阿“
④雀南朝贵族o地缘性忙关tic-考察押
⑤或廿二史考异取卷一九,参闻
*十驾斋济新余录肝卷
中疼晋书地理志之涙:
⑥钱氏此论,准之大多数郡县,是可以成立的。当
然,也存在例外,如’宋志"奏州及所领十匹郡四十
二县无实土,未经土断,而安固郡,张氏于凉州立、
京兆、冯翊、始平、扶凤、安定等郡原厲雍州,太原
郡惑并州:金城郡原属凉州,侨置均属秦州档又
艺陈书*宣帝纪
*太建十一年•诏淮北义人率户口
归国者,建其城属旧名,置立郡县,即隶近州J这
种丹侨立就隶属当地州的情况,与晋宋以来的一
般情况大不相同,这济及到侨置制度的时代差异
冋题,详笔者硕士论文復结语J
业晋书-谢安传A」谢玄传叫点舆地纪胜沖卷四三高邮军。按侨郡隶原州相应的侨州者很多,如下
邳、彭城、东海、琅馬、东莞、临淮等侨隶徐州;京
兆.扶凤、始平等侨隶雍州;南谯、南汝躬尊侨隶
灣州.等等。见畫宋志"南徐州剌史■雍州剌史、南
豫州剌史。
如沦陷诸拢中,凉州未侨置¥又侨置未久即废者有江北之幽"并等州中侨州与侨郡不在祠一区域
者,如新兴郡(西晋隶并州)侨列州境内,而并州却
侨在江北(今江苏苏北H秦国〔西晋議雍州)侨堂
邑価雍州侨在況水流域再縛“见俅志、
殂南齐志•琼州.江州八甘二史爭异韋擀二四,■晋
志・扬弼「宋志•江州剌史寻阳疝.亠东晋翟墟
志■雅四南新蔡議>宀
⑩电音书•桓冲传二史考异■总二具体分析见安田二郎髦晋宋革命(»阳)<0侨民・•
蟆宋书■武帝纪■义靈九年橢
■宋恚”南徐州剌史.南兖州刺史o:三
@•宋志撷江州剌史新蔡太守.寻阳太守.蘿州剌更义成太守J晋志”扬州。
⑭瘵宋书•谢晦传%
@電宋书•宗越传%
⑯電南齐七-文学丘巨源传和
⑰如徐州阳平郡•流戾来不莒何时立,据■来配'之文,亦当在义熙土斷时.衣十整斋养新
运导致侨置系统与当地卅郡县系统的混合编制,相互发生行政改屈,其主要悄形有如下七
余录,卷中'晋书地理志之谋
*人
⑱弋宋书-诸志总存性
⑲毕齐志卞匚"丄
…214-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4:0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53710182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下).pdf

上一篇:古代钱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郡县   土断   侨置   州郡   太守   侨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