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盐源县古代盐业与文化的考古调查

更新时间:2023-05-28 13:48:34 阅读: 评论:0

四川盐源县古代盐业与文化的考古调查
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凉山州博物馆
【摘 要】@@ 地处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自古以来就有着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其独特的古代文化面貌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形.而当地丰富的盐业资源以及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青铜文化为古代西南边地盐业考古及人地互动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期刊名称】《南方文物》
【年(卷),期】2011(000)001
【总页数】9页(P120-128)
【作 者】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凉山州博物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地处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自古以来就有着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其独特的古代文化面貌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形。而当地丰富的盐业资源以及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青铜文化为古代西南边地盐业考古及人地互动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为了配合“中国古代盐业考古课题的开展”(指南针计划项目之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所承担的“盐源地区盐业的考古调查”开展了相关的盐业考古专题调查。本次考古调查在2008年6月至10月,进行了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和相关的整理研究,为后期的田野调查奠定了基础。2008年11月18日~26日,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凉山州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盐源县境内的古代盐井进行第一次的田野考古调查与研究。通过本次考古调查,旨在初步了解盐源盆地境内古代盐井的分布、保存、制作方法以及贸易等方面的情况,以图认识该地区古代制盐工业的发生、发展、生产以及加工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进而了解盐业生产与贸易在当地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并试图探讨当地古代居民同古代西南夷地区其他青铜文化的关系。本次考古调查与研究的成果在方法与内容上将对西南边地地区古代盐业的考古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与理念,同时对于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开发,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行政上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为北纬:27°07
′~28°17′,东经:100°42′~102°02′。东隔雅砻江与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相望;南与盐边县连接;西与云南的宁蒗县接境;北与木里县、冕宁县毗邻。县境东西长103公里,南北宽100公里,总面积837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500~2800米。
该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大部分地区属于川西南山地褶皱高山地带,系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境内山脉走向近南北,一般高程2300~4000米。山间多断陷盆地或谷地,与云贵高原类似。锦屏山脉、马扎山脉和普尔后山脉是构成县境内的三条大山脉。境内主要山脉多系南北走向。主要有火炉山、横梁子、跑马梁子、小高山、马鞍山、柏林山、马扎山、普尔后山、磨盘山等。县北部火炉山主峰么罗杠子海拔高度达4393米。县东南的藤桥河是全县海拔最低点,海拔高度1060米。县境中部是一个断陷盆地,即著名的盐源盆地,盆地面积1049平方公里,盆底面积444平方公里。盐源盆地属盐源—丽江台缘褶断带,是经印支、燕山,特别是喜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形成的山间盆地。盆地海拔一般2300~2700米,盆地内起伏小,较平坦,阶地发育,多呈平顶状和延缓状。地势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盆地内土层深厚,以红壤、潮土、红褐壤为主。盆地四周均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的高山地区。盆地四周的高山一般海拔在2800~4000米,一些山峰如柏林山、小高山、红岩子、跑马梁子的海拔高度都在3600~4200米之间。
县境内的河流都属于雅砻江水系,雅砻江干流沿县境东部呈南北向流过。流经盐源盆地的盐源河是雅砻江的一条支流,盐源河的水网密集,主要支流达11条,河流的季节性强,整个流域面积达8614平方公里。盐源河受构造控制形成奇特的“X”状向心水系。该河流在盐源盆地地段河面宽50~100米,岸高1~5米,其余河段为V、U型河谷。县西北边境的泸沽湖为典型的高原断陷湖,湖面海拔2690.7米,湖水面积50.8平方公里。湖东的海门河为其出水口,经永宁河、盐源河、小金河流入雅砻江。
该县的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南支流和印度洋暖流控制,太平洋气流影响极小。冬季形成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气候温暖的旱季。夏季则形成凉爽温润的雨季。在大气环境的影响下,加之地势高亢,构成气候具有垂直变化大、干湿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多风、夏秋潮湿多雨、气候年变化小、日变化大、日照丰富的气候特征。优越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为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生存繁衍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表明,盐源盆地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但当地古代人类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较晚。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在今四川西南部、云南北部和西北部建越巂郡,下辖邛都、苏示等十五县,定笮为越
巂郡十五县之一,属益州。据谭其骧等先生考证,今盐源为定笮县地。新莽时,曾将越巂郡更名为集巂,定笮仍为所领十五县之一。东汉、蜀汉两代沿西汉建制未变,定笮县仍置,属益州。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越巂郡仍置,只领七县,定笮与焉,属益州。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定笮县属宁州。成汉时,仍置定笮县,为越巂郡所领八县之一,属益州。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定笮县仍置,隶越巂郡,属安州。咸康八年(342年),罢安州并宁州,定笮县仍置,以越巂郡所领八县还益州。建元元年(343年),分宁州、兴古、永昌、云南、朱提、越巂、河南六郡为汉州。定笮县隶越巂郡,属汉州。刘宋时,沿晋建制置定笮等八县隶越巂郡,属益州。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越巂郡改獠郡,属县皆废。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武陵王萧纪为益州刺史,开建宁置越巂。简文帝大宝年间(550~551年)复废,地为爨蛮所踞,县无考。北周武帝太和三年(568年),置定笮镇,初属宁州,后属严州。
隋初仍置定笮镇,隶严州。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改州为郡,巂州改为越巂郡,定笮县隶越西郡。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以定笮镇置昆明县,隶巂州。是年又置昆明军,
还置宁远军沙野城。武德七年(672年),置西豫州,领磨豫、七部二县。至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改为羁縻州,州县俱废,后为南诏所踞。玄宗开元十七年(792年),唐巂州都督张审素攻南诏拔昆明城及盐城。玄宗天宝年中(742~755年),南诏再次控制了昆明城。至德二年(757年),唐复置越巂,作援昆明,一巩固昆明城。而吐蕃与南诏联兵攻陷巂州,昆明为吐蕃、南诏所踞。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南诏驱吐蕃独占昆明城,更其名为香城郡。唐僖宗乾符五年(大封民贞元元年,878年),隆顺推翻南诏,建大封民,昆明城属剑川节度。
后晋天福三年(大理文德元年,938年),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建大理国,分设九府四郡,改南诏香城郡为贺头甸,属鄯巨郡。大理天定三年(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至元十年(1273年)“,其盐井摩挲酋罗将鹿鹿茹库内附。”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定昌总管府,隶罗罗斯宣尉司,今盐源为定昌总管府属地。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盐井管民千户所,隶德平路。至元十六年(1279年),于今盐源县境北瓜别、木里一带置金州。明初,在今盐源设盐井卫,隶属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清设盐源县,隶属宁远府。
我们选取盐源地区的盐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鉴于(1)该地区古代文献记载中有着悠久的
制盐历史和丰富的盐井遗存,并且至今仍然还在产盐。(2)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川滇交界之处,横断山脉的走廊地带,对于资源贸易和族群移动及文化交流等的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当地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认为当地战国与西汉时期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具有明显的族群和地域特征,盐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深刻影响当地青铜文化发展模式或动力。(4)该地区现有的盐业资料较为丰富和全面,可进行比较研究。
今盐源县境内产盐的两个主要矿区为盐井河矿区和黑盐塘岩盐矿区,另外还有盐泉水数十处。据地质勘察,盐井河和黑盐塘二盐泉点的含盐量较高(2%~5.5%),其余辣子、巫木、黄草、卫城、博大和金河的盐泉含盐量普遍小于2%。具体而言,盐源的盐泉点有:盐井河(俗称白盐井)盐泉点,黑盐塘盐泉点,金河边大盐池、卫城乡罗家村小盐池、白盐井西南小盐井、黄草乡岔丘卤源、黑盐井附近的盐水坪、盐塘石龙井和包谷地井、辣子沟盐水坪,博大乡也发现有盐泉(图一)。据地质勘察,除了盐井河和黑盐塘二盐泉点含盐量稍高(2~5.5%),其余盐泉均为浅井式吸卤,因地层淡水渗入成分流动而变更,当时盐卤浓度不高,盐泉含盐量普遍小于2%;且这些盐泉按文献记载,开采利用时间较晚,多为清中叶至民国时期,并以盐塘镇附近分布最为密集。另外该县境内已知的盐泉矿化点有巫木乡的铁厂盐泉,花龙拉达盐泉;辣子乡的郑家田盐泉;黄草乡的岔丘盐泉;卫城乡的
盐水湾盐泉和香房乡的香房盐泉。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3:4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529141828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川盐源县古代盐业与文化的考古调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川盐源县古代盐业与文化的考古调查.pdf

标签:盐源   考古   盐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