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耒阳罗含世系源流
水之流派不同,各有其源;人之姓氏不同,各有其祖。耒阳罗姓始祖罗含,生有七子,分为七大支系。其后裔迁居永兴、安仁、攸县、茶陵、衡南、衡阳、衡山、衡东、常宁、桂阳等周边县市的较多,有迁居郴州、永州、邵阳、湘潭、长沙、株洲、益阳、常德等地级市的,还有迁居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罗含后裔,耒阳到现在已派衍六十代,大约6万多人,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一、罗含及其上三代简述
罗含,字君章,号富和,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九月十八日午时,出生于耒阳县兴业乡高冲(今耒阳市大和圩乡莲花村高冲),首配秦氏,生处端、处严、处正,次配田氏,生贵衡、贵春、贵传,三配李氏,生贵海。
据《晋书·罗含传》卷九十二记载:“含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人口中,因惊起说之。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
弱冠,州三辟不就。含父尝宰新淦,新淦人杨羡后为含州将,引含为主簿。含傲然不顾,羡招致不已,辞不获而就焉。及羡去职,含送之到县。新淦人以含旧宰之子,咸致赂遗,含难违而受之。及归,悉封置而去。由是远近推服焉。”
西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罗含为湘州长沙郡主簿,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为长沙郡功曹,大兴三年(320年)为湘州始兴郡从事。明帝永昌元年(322年)为长沙郡从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为荆州刺史陶侃督护,咸和五年(330年)为江夏郡从事。咸康元年(335年)为荆州刺史庾亮的主簿。咸康六年(340年)为荆州刺史庾翼的从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参军,永和六年(350年)为尚书郎,永和七年(351年)为宜都太守,永和十年(354年)为襄阳太守,永和十二(356年)年为朗中令,升平元年(357年)为散骑常侍,升平二年(358年)为廷尉,升平四年(360年)为长沙相。哀帝兴宁元年(363年)为侍中。海西公大和四年(369年)冬,77岁时辞官归故里耒阳,加封中散大夫,先居老家高冲,后居西湖塘。东晋简文帝咸康二年(372年)十月十三日午时罗含无疾而终,享年81岁,三年后葬耒阳大义乡五雷仙山顶西隅。
罗含之曾祖罗彦,字俊英,汉后帝建兴三年(225年)为临海太守,配李氏,生二子:罗
仁、罗义。罗仁居耒阳,罗义配黄氏,生二子迁居江西。景耀四年(261年)致仕居耒阳。。
祖父罗仁,字履元,汉后帝延熙八年(245年)授光禄大夫,配张氏长娘,生九子:长子景东,配文氏四娘,生九子,迁居江西。次子景南(即罗绥),居耒阳。三子景西,配朱氏细娘,生八子,迁居江西。四子景北,配胡氏六娘,生四子,迁居江南。五子景中,配廖氏四娘,生七子,迁居广东。六子景员,配杨氏三娘,生四子,迁居广西。七子景佑,配何氏员娘,生三子,迁居福建。八子景祍,配王氏婉娘,生六子,迁居永州。九子景元,配武氏娩娘,生六子,迁居安仁。
父罗绥,字景南,后汉景耀三年(260年)为荥阳太守,配刘氏庚娘,生五子:长子罗瑛,号富雄,配彭氏,迁居江西泰和。次子罗琏,号富贵,配黄氏三娘,迁居江西庐陵。三子罗珏,号富有,配胡氏四娘,迁居桂阳。四子罗珪,号富正,配李氏寅娘,迁居黄州。五子罗含,号富和,居耒阳。
罗含生有七子: 长子处端,次子处严,三子处正,四子贵衡,五子贵春,六子贵传,七子贵海,其后裔在耒阳分为七大房。七大房源流简述如下:
二、长房处端世系源流
长子处端,字绪远,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配邓氏,成帝咸康三年(337年)生,生一子:三郎罗溶,于安帝义熙二年(406年)卒,享年70岁。次配陈氏,成帝咸康三年(337年)生,生四子:四郎罗清、五郎罗源、六郎罗溪、七郎罗濂,于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卒,享年81岁。处端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因战功卓绝授武功大夫,后升镇南将军,镇守边海。辞仕后,率子从耒阳县城的西湖塘迁居马水良坡,开派马水罗氏。于安帝隆安五年(401年)卒,享年75岁。夫妇同葬马水良陂猴山。
3世长子罗溶、三子罗源、四子罗溪、五子罗濂居耒阳县马水良陂(今亮源乡良坡村),次子罗清率子幼举从良陂迁居古酃县(今衡南县冠市镇坪田村),开派湘东罗氏。罗源之子细一郎幼文、细三郎居马水,后裔无考。罗溪之子储贤迁居衡阳县慕道乡。罗濂之子幼才,大约于宋孝武帝年间(454一464年)迁居临湘县(今长沙市)黄甲溪,24世荣三时又从潭州(今长沙市)迁居安仁宜阳,开派宜阳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