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实际上延续到1701年,甚⾄更晚。
众所周知,西元1644年,清廷⼊侵中原后,宣布明朝已经灭亡,⾃⼰是唯⼀合法政权取代明朝,然⽽当时的清朝仅占据华北和内蒙等地,以南京为政治中⼼的南⽅依旧被明朝控制,清朝官⽅并不承认这⼀事实,称之为“伪明”,⾟亥⾰命后称这段历史为南明。
但另有历史学家将南明奉为当时唯⼀合法政权。对于南明,截⽌时间遇到了尴尬问题。
第⼀,依永历帝殉国算南明截⽌时间,则明朝始于1368,终于1662,共计295年。(最正统算法)
第⼆,永历殉国之后,郑成功继续奉明朝正朔,是明朝的延续,年号永历未改,直到1683年。但是,明郑政权并未⽴明朝朱姓皇帝或监国,是⼀个独⽴⾏政、以郑⽒王族为最⾼元⾸的独⽴政权。郑⽒称「⼤明延平王」。以此计算,则明朝始于1368,终于1683,共计316年。
只有这样吗?
其实不然,南明还有与明郑同⼀时期的另⼀延续政权,是南明真正的延续。
永历⼗五年⼗⼆⽉(1662年2⽉)⼤汉奸吴三桂率清军⼊缅,缅王背叛永历帝,交出永历帝,四个⽉后,永历帝被吴三桂在昆明绞死。
永历帝虽死,但南明并未真正灭亡。
洪兴皇帝明献宗
原⼤明宗室朱璟淳被⽴为皇帝,年号洪兴,以永历⼗六年(1662)为洪兴元年。朱璟淳改名朱红珍。
朱璟淳何⼈?为何永历帝被抓,还有残余势⼒能称帝?故事要从⼏年前说起。
朱璟淳⽣于崇祯六年(1633),是明太祖⼉⼦韩王朱松的后代,到他这⼀代,已经和平民没啥区别了,官职奉国中尉。崇祯帝殉国后,朱璟淳四处逃窜,最后于永历三年(1649)找到组织,加⼊永历政权。
明朝宗室在明末⼤乱之下,被杀得差不多,朱璟淳虽然是⽐较偏远的宗室,永历帝破格加封朱璟淳为奉国将军,让其参与朝政。此时,朱璟淳才17岁。
永历五年(1651),永历帝关照朱璟淳迎娶户部员外郎涂世杰的侄⼥为妻。
永历⼗三年(1659),永历帝进⼊缅甸,朱璟淳带着家⼈没有跟上⼤部队,跟着李定国在后边抗清。
永历⼗六年(1662),永历帝和李定国皆已殉国,李定国的⼉⼦李嗣兴降清。还有⼀部分不愿降清的明朝军民,在吴三省、汪公福、祁磊等⼈带领下,于这年永历⼗六⼗⽉离开李嗣兴,继续向西南流亡,最后来到澜沧。
永历⼗六年⼗⼆⽉,吴三省、汪公福、祁磊等⼈⽴朱璟淳为皇帝,改澜沧为兴朗,作皇城,改元洪兴。朱璟淳改名朱红珍。
朱红珍登基后,团结周围少数民族,与明朝军民⼀起开垦,休养⽣息,逐渐恢复元⽓。由于⼒量薄弱,主动团结当地⼟司那喜烈,吴三省与那喜烈结为兄弟。⼟司从财⼒物⼒⼈⼒上⽀持南明,朱红珍娶那喜烈
的⼥⼉,册封皇妃。
洪兴五年(1666),南明培养⼈才,开科取⼠,录取⼆⼗四⼈,其中⼋名当地少数民族,全部授予官职。
洪兴七年(1668),⼆⽉,吴三省挥师北伐抗清,初,取得胜利,占领宁洱城。后来被清军围困,吴三省败逃,北伐失败。⼗⼀⽉,清军来犯,在兴朗城外⼭林激战,清军败⾛,吴三省追击,中埋伏,撤回。
经过⼏次战役,南明深知此时⾃⼰的实⼒远远不⾜,只有休养⽣息,壮⼤实⼒再图。
于是改变国策,调整为修养壮⼤为主⼲。
洪兴⼗⼀年(1672),⽴那⽒皇妃所⽣的⼉⼦朱进瑜为皇太⼦。
洪兴⼗三年(1674),吴三桂造反清朝,三藩之乱开始,明军趁乱再次北伐,尚未遇到清军,被仇视那喜烈的⼟司势⼒包围,吴三省壮烈牺牲,明军损失惨重。
吴三省的去世,对于朱红珍来说⼤损失,本年六⽉,朱红珍以马⽂吉为兵部尚书,接替吴三省的⼯作,主持军政。但此举遭到了那喜烈的⼉⼦那和、侄⼦那庆的强烈不满,马⽂吉被架空。⼗⽉,马⽂吉在回家
路上被暗杀。不⽤想都知道是那家⼲的,但南明朝廷⼜⽆奈。⼗⼀⽉,朝廷只能做出让步,让那⽒家族那哈任兵部尚书,从此,明朝军事⼤权旁落那家。
洪兴⼗四年(1675),那喜烈病逝,那和继承⼟司位,朱红珍封为章国公。四⽉,汪公福病死,六⽉,祁磊去世。洪兴⼗五年(1676),靳泰、刘鼐相继去世。⼗七年(1678),吴国安去世。
重建南明政权的元勋们纷纷去世,对朱红珍和朝廷来说,都是巨⼤损失,⼈才青黄不接,朱红珍只能努⼒培养新⼈才,王兴安、罗成旭、刘吉星、郭泰捷、汪⾬翰等新秀相继进⼊朝廷中枢。
朝政还好说,唯独军政没有让朱红珍满意和信赖的⼈,⼟司岳⽗那喜烈去世后,那喜烈的⼉⼦们少了约束,对朱红珍不够尊重,对⼏个⼤舅哥的关系也不怎么和睦。
朱红珍找到吴国安的族弟吴国齐商量对策。吴国齐早就不满那家嚣张跋扈,掌握朝廷军政之事,⼒劝武⼒夺权,消灭那⽒家族。朱红珍虽然没有同意,但却任命吴国齐为禁军统帅。
⽆奈隔墙有⽿,朱红珍和吴国齐准备夺兵权的事传到了那家,那和、那庆商量⼲脆⼀不做⼆不休,于洪兴⼆⼗年(1681)中秋节之夜,率军杀⼊了皇宫。
守卫皇宫禁军虽然有三千⼈,但多数为当地少数民族⼦弟,他们深知那家⼟司的势⼒,不敢对抗⼟司军队,放下武器让他们闯进了皇宫。
吴国齐被杀,接管了禁军,任命那诚为禁军统帅,囚禁皇帝朱红珍。
朱红珍的皇妃那⽒已经去世,那家拥⽴那⽒皇妃⽣的⼉⼦朱进瑜为⼤明王,随后称帝,朱红珍被尊为太上皇。
洪兴⼆⼗年(1681)⼗⽉,太上皇朱红珍暴毙,享年四⼗九岁。重建南明政权的朱红珍就这样被那⽒毒死。
⼗⼀⽉,明朝廷上庙号为明献宗,意思是将皇位献出给皇太⼦。
朱红珍的前妻涂⽒为他⽣下了俩⼉⼦:朱进瑞、朱进全,王妃那⽒⽣下俩⼉⼦:朱进瑜、朱进珏。此外,后宫嫔妃还为他⽣下了六个⼉⼦,其中只有朱进琪的名字流传了下来。
咸康皇帝明敬宗
朱进瑜,⽣于洪兴四年(1665)五⽉,那时朱红珍33岁,那⽒22岁。朱进瑜⾃幼聪颖,外公那喜烈和舅舅们都很喜欢他,洪兴⼗⼀年⼋⽉被册⽴为皇太⼦。原本明朝军民是打算⽴朱红珍长⼦朱进瑞为皇太⼦的,不过⼟司那家势⼒太⼤,⽴了朱进瑜为太⼦。封朱进瑞为齐国公、朱进全为鲁国公、四⼦朱进琪为梁国公、五⼦朱进珏为晋国公。
朱进瑜于洪兴⼆⼗年九⽉初九称帝,次年改元咸康,在那家的势⼒淫威之下,与那和的⼥⼉结合并册封为皇后,此时朱进瑜才⼗七岁。
朱进瑜深知⽗亲朱红珍被害的原因,然⽽明朝的延续需要那家的⽀持,⽬前只能依靠杀⽗仇⼈兼舅⽗、岳⽗的那⽒家族。
咸康元年(1682)正⽉,朱进瑜追封外公那喜烈为章王,由舅⽗兼岳⽗的那和承袭章王位,同时将那庆封为陈留王(郡王),那诚为襄阳王(郡王)。那和主管军政,那庆⼊朝为⾸辅,主持朝政,那诚掌管禁卫军并出任吏部尚书。
为了平衡那⽒和原明朝军民的关系,朱进瑜在加封那⽒家族的同时,也让⼏个朱⽒兄弟进⼊军中、朝中。朱进瑞为内阁次辅、礼部尚书,朱进全为内阁⼤学⼠、刑部尚书,朱进琪为中军都督,朱进珏为后军都督。也重⽤⽗亲朱红珍培养起来的⼈才,王兴安、罗成旭、刘吉星、郭泰捷、汪⾬翰等,授予重要职务。
那⽒家族权倾朝野,那家⼦弟嚣张跋扈,那和的侄⼦那平皓有⼀次故意在宫中将皇帝朱进瑜绊倒。朱进瑜⼤怒,将那平皓绑了交给那和处置,那和⽆奈,为平息明朝军民愤怒,只得将那平皓杖毙。
朱进瑜为了削弱那⽒的影响,在咸康元年(1682)九⽉聘娶了汪公福的孙⼥和祁磊的侄⼥⼊宫,并都册封为皇妃。
朱进瑜精⼒旺盛,处理政务不分昼夜,有勇有谋,削弱那⽒影响,重⽤朱红珍留下的⼈才,朝政井井有条。
咸康⼆年(1683),南明军队击退吴三桂的参与⼒量来犯,收降三千余⼈,这三千⼈被朱进琪招⾄麾下,组成了虎贲卫。虎贲卫后来发展为⼀⽀以汉⼈为⾻⼲的可以同那⽒家族⼟司军队相抗衡的重要武装⼒量。这⼀年,明朝的另⼀残余⼒量明郑政权投降清廷,官⽅记载的的南明彻底灭亡。
在朱进瑜的勤奋治理之下,⼩明朝有了⾛向繁荣兴盛的景象,疆⼟也扩⼤到⽅圆四五百⾥。很可惜,天不佑⼤明,朱进瑜在登基四年时突然病逝。
咸康四年(1685)五⽉,朱进瑜驾崩,享年⼆⼗⼀岁。⾄于什么病,并不详细。越南的史书上记载是痨疾,就是太过拼命⼯作,以⾄于拖垮了⾝体。
由于朱进瑜太年轻,他的⼦⼥都太⼩。那⽒皇妃并没有⽣下⼉⼦,只有⼀个三岁的公主,汪皇妃⽣下的⼉⼦朱培铄不满⼀岁。那⽒家族⼜不愿意让⾮那⽒所⽣的⼉⼦继承皇位,于是就⽴朱进瑜的同母弟朱进珏继位。
朱进珏继位后,明朝廷给先皇朱进瑜上庙号为明敬宗。
永安皇帝明灵宗
咸康四年,朱进珏继位,次年改元永安。
朱进珏出⽣于洪兴六年(1667),他远不如他的哥哥们,⾃幼⽣活在宫中,是个纨绔⼦弟,继位时已经⼗九岁,只知道声⾊⽝马,把朝政交给那⽒打理,朱进珏也学着⽗兄,将那⽒家族的⼀个⼥⼉册⽴为皇后,另外⼗⼏个妃⼦也都是从那⽒家族⾥选娶的。那⽒家族很是满意,但原南明军民们却⾮常不满。
祁磊的族弟祁焱与那诚是⼉⼥亲家,他们俩与咸康皇帝汪皇妃的哥哥汪福关系很好。汪福、祁焱联络了⼀帮⼈,想推翻胡作⾮为的朱进珏,就找到那诚商量。那诚对咸康皇帝⼗分感戴,但对不重⽤他的永安皇帝朱进珏⼗分不满。那诚在背地⾥发展势⼒,尤其是在军中。
那诚带兵多年,看不惯那和、那庆的嚣张跋扈,暗地⾥拉拢了⼀⽀军队,找到朱进琪,决意拥⽴朱进琪为皇帝,朱进琪⼿中⼜掌握虎贲军是以汉⼈为主的,⼀拍即合,决定发动政变。
永安⼆年(1687),趁那和病重,那诚、朱进琪、汪福、祁焱等发动了政变,夺去了那和、那庆的兵权,推翻朱进珏,拥⽴朱进琪为皇帝,改元信德。
信德皇帝是朱进珏的四哥,他四哥在推翻他后并未杀他,⽽是封他为宋王,继续让他享受荣华富贵。朱进珏更是与美⼥为伴,醉⽣梦死。信德⼗年(1697)被掏空了⾝⼦,逝世,享年三⼗⼀岁。朝廷为朱进珏上庙号灵宗。
明灵宗虽然⼀⽣⼥⼈多,却只有三个⼉⼦,其中只有⼀个⼉⼦朱培钏活到了成年,亡国后到国外流亡,后在今天的⽼挝国定居。
信德皇帝明烈宗
朱进琪是朱红珍的四⼦,与敬宗朱进瑜同岁。昔⽇收降了吴三桂的残余势⼒,组成虎贲军,由朱进琪掌握,在军中锻炼。
朱进珏继位任由那⽒胡作⾮为,引起朝野的不满,朱进琪推翻并继位,此时⼆⼗三岁。他的妻⼦是祁焱的⼥⼉,被册⽴为皇后,祁⽒所⽣的五岁长⼦朱培鉴为皇太⼦。
那和病死后,那庆企图叛乱,被那诚擒获软禁,不久死去。那和的⼉⼦那平安主动向信德皇帝交出兵权,反⽽得到信德皇帝的重⽤。那庆的⼉⼦那平成、那平和等⼈依旧飞扬跋扈,他们仍掌握着⼀部分军队。
朱进琪即位后,虽然那⽒势⼒有所减弱,但那⽒与明朝原军民的⽭盾依旧存在,仇视那⽒的⼟司们,在清朝的煽动下不断向南明朝廷发起攻击,明朝⼩朝廷⼀直处于那⽒权⾂掌权以来内⽃之中,这也使得南明越来越弱。
信德三年(1690),信德皇帝为了缓和那⽒的⽭盾,迎娶那平成的妹妹为贵妃,⼜提拔⼏个那⽒⼦弟担
任⽂职。
信德帝整顿吏治,减少赋税,官场风⽓略好转。然⽽外部环境对南明来说越来越糟糕。信德帝继位时,吴三桂的参与⼒量已经被清廷清理⼲净,清朝对云南进⾏实际有效的统治,清廷焉能容许还有前朝残余政权存在。
信德六年、康熙三⼗⼆年(1693),清廷云南政府向南明发出劝降信,被南明朝廷拒绝。
信德七年(1694),清廷再次来劝降,那⽒将使⾂杀害,激怒清朝,要⽤武⼒解决。
信德⼋年(1695),三⽉,清军来犯,激烈交战,那平和战死,明军被杀三千余⼈,损失惨重。九⽉,清军⼜来犯,那平安率军迎战,战败被俘,投降。
信德九年(1696),⼆⽉,清军再来犯,打到兴朗城下,信德帝亲⾃迎战,数⽉苦战,击退清军。
清军眼看久攻不下,⼜⽣⼀计,放回被俘的那平安劝降,那平安回来后,动摇军⼼,与其兄弟那平成⼀起率军投降清军。
信德⼗⼀年(1698),四⽉初六,那⽒兄弟带领清军来犯,攻到城下,三⽇,城破,朱进琪率领禁卫军、虎贲卫及城中民众与清军进⾏巷战,⼀度曾将清军赶出城外。
四⽉⼗九,那平成的妹妹、信德帝的那⽒贵妃却带⼈打开了城门降清。清军攻⼊了兴朗城,信德帝朱进琪与三万多明朝军民与之展开巷战,不屈战死,壮烈殉国。
⼗六岁的皇太⼦朱培鉴在那诚、汪福、祁焱、刘吉星、郭泰捷、汪⾬翰等⼈保护下逃出兴朗城,在中国、缅甸、⽼挝交界的地区坚持抗清⽃争。
洪祯皇帝明末帝
朱培鉴和残余势⼒继续在中缅边界抗清,据记载,朱培鉴在缅甸北部⼭林中建⽴流亡政府,称帝,年号洪祯(⼀说洪祥),皇后是⽼挝⼈,名叫李甄娥。建都地⽅是中缅边界复兴镇,意思是复兴⼤明。
洪祯三年(1701),朱培鉴被缅甸⽅⾯杀害,南明政权彻底结束。
也有另⼀说,朱培鉴并未被杀害,⽽是隐藏起来做休养⽣息,继续等待机会抗清,只是后来逐渐连机会都没有了。现在的中缅边境地区朱、李、汪、祁等姓的民众,就是他们的后裔。
如果后⼀说得到证实,那朱培鉴则是做起了隐居皇帝,带领残余势⼒等待机会,后南明则极有可能还要延续⼏年⾄⼏⼗年,只是⽬前⽆考。
後南明政权
帝名庙号年号关系母亲在位起讫
朱红珍献宗洪兴(20)韩王朱松之后不详1662-1681
朱进瑜敬宗咸康(4)朱红珍三⼦那⽒1682-1685
朱进珏灵宗永安(2)朱红珍五⼦那⽒1686-1687
朱进琪烈宗信德(11)朱红珍四⼦不详1688-1698
朱培鉴末帝洪祯(3)朱进琪太⼦不详1699-1701
评:后南明⼩政权,尤其败在那⽒⼟司掌权,内则嚣张跋扈引起朝野不满,让⼩明朝陷⼊⼏⼗年的内⽃,外则不能服诸⼟司,让仇视那⽒的⼟司势⼒将愤怒发到⼩明朝,并联合清军来攻
击,导致外部环境极差,并失去了发展最佳时期,最后那⽒兄弟和那贵妃竟然做起了吴三桂,开门迎清军,故那⽒是后南明复兴的⾸恶。
算上后南明,明朝皇帝⽆⼀投降,殉国者有崇祯帝、弘光帝、隆武帝、绍武、永历帝、信德帝、洪祯帝等,君王死社稷,唯有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