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各类杠杆。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缺点,知道滑轮组的省力规律。
(3)了解轮轴和斜面及其应用。
(4)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
(5)会求一些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各类杠杆。会画力臂以及最小力,会求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难点:杠杆力臂的作图、机械效率的综合运用
三、学习资料和器材:
多媒体和导学案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尽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思维课堂”作用贯穿课堂教学,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来巩固知识,通过导学
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将“简单机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复习,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
生活、质疑现象、解释规律、学会总结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流程:中考导航——思维导引——思维独立——思维碰撞———思维迁移
五、教学过程:
《简单机械》复习学情分析
初三复习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这部分的基础知识,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多,对重点知识跟难点知识的把握不准确,对中考考点题型的定位不准。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滑轮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以及功率的综合题型的分析处理能力。但是作为临近中考的学生,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十足,啃下功夫,能够钻研题型,主动学习的兴趣较高。
《简单机械》复习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几方面:
1、能回忆并掌握基础性的知识点。
2、着力突破:(1)力臂的作法(2)最小力的作法(3)动态过程
中的杠杆受力分析(4)对滑轮机械效率的理解(5)滑轮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等五方面的内容,学生能较好的掌握。
3、规范了学生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行为。
4、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参与度高,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
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5、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小组内交流学习的习惯。
《简单机械》复习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新教材的“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等力学重要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新教材将原有“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中的“第四节杠杆”、“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中的“第二节机械效率”整合为“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这样的编排顺序,使学生在学习完了简单机械后紧接着就进一步认识机械效率,更利于机械效率和简单机械知识的有效衔接,可以避免在后续机械效率的学习时要先对前面所学的简单机械知识做必要的回顾,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课时浪费。同时学生在学习了力、功和能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容易认识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并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具体途径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