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 |||
教 学 目 标 | 1.知识目标: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对烷烃同分异构体书写的练习,分析总结出对解题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方法、结论等,从“学会”转变成“会学”,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多媒体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 |||
重点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 |||
难点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 |||
教 学 方 法 | 根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内容抽象的特点,并考虑到学生对书写同分异构体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采用了直观教学即“边讲、边演示、边归纳”的探究教学法。本课充分运用有机物实物模型和电脑多媒体辅助,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帮助他们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继而形成如何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再演示归纳出规律。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和要点后,再通过练习巩固难点。教学的基本模式为:练习→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 |||
教学工具 | 电脑,大屏幕投影设备,自制的教学课件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展示丁烷、戊烷动画模型。 | 通过丁烷、戊烷动画模型回顾同分异构体现象。 | 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了解同分异构现象,从而不会对新知识点感到陌生,让学生感到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加深和拓宽,并为下面介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埋下伏笔。 | ||
提问:产生同分异构体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 思考后得到结论:碳链异构。 | 在学生思考后再讲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为讲解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做铺垫。 | ||
给出例1,利用碳链异构的形成引出等效氢的知识。 | 利用多媒体展示的烷烃结构,判断出三类常见的等效氢,并初步了解碳链异构的书写方法。 | 通过丁烷异构体的书写,概括出三类常见的等效氢,并初步归纳出碳链异构的基本书写方法。 | ||
给出例2, 归纳出烷烃碳链异构的书写方法和书写步骤。 | 学生动手练习,并让学生代表阐述解题体会,将思考方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寻找理想解题模式。 | 讲练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使知识点及时得到巩固,并引出新知识。 | ||
给出例3,强化碳链异构的书写原则。 | 学生交流讨论,并让学生代表上黑板解题。 | 借“碳链异构”的变式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激发思维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并有意识地一起探究解题思路,寻找解题模式。 | ||
给出课堂练习1,归纳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 | 学生交流讨论,并让学生代表上黑板解题。 | 通过练习介绍如何确定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种数,让学生学会判断并体会等效氢原子与种数之间的关系。 | ||
给出课堂练习2,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 | 学生交流讨论,并让学生代表上黑板解题。 | 通过练习介绍如何确定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种数。确定二元取代物种数的规律是“定一议二”原则,这一步要求思维具有较强的“严密性”。 | ||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和归纳知识点,让学生感到获得知识点的喜悦和成功。 | 学生交流讨论。尝试着归纳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并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和反问。 | 通过小结,一是重温本节课的内容,二是重点突出解题思路,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 ||
布置课后练习 |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 |||
板 书 设 计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一、碳链异构 1. 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 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对称 ②与同一碳原子相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对称 ③结构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对称 2. 碳链异构原则 ①主链由长到短,并找对称轴、等效氢; ②减碳做支链,支链结构由整到散,位置由中到边,排布由对位到邻位到间位。 [补充说明]①支链是甲基则不能放1号碳原子上;若支链是乙基则不能放1和2号碳原子上,依次类推。②出现两个支链应“定一议二”。 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 1.类别异构 2.碳链异构 3.取代基位置异构:位置由中到边,排布由对位到邻位到间位 三、课后练习 1.课本P108.二、4. 2.写出一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3.写出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 4.写出丙基、丁基的同分异构体 | |||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2:5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4990358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覃银凤《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覃银凤《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