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热容》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6年第08期
1教材分析
《比热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的知识,本节课通过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将为今后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形成密度的概念奠定基础.本节课采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且对理科知识有比较浓厚的兴趣,部分同学对比热容的概念有所了解,但是学生只学会了Q=cmΔt公式的应用,对于概念的形成过程缺少认识,通过本
节的学习探究过程可以弥补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不足.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经历过“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探究过程,基本能够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3教学目标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单位.
(2)猜想物体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构过程.
(3)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同学们经历共同交流、团结合作的实验过程,激发探究的热情.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因素、比热容概念.
教学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
5教学资源
(1)器材:铁架台、两只小烧杯、牛奶、食用油、两支温度计、酒精灯、秒表、火柴,DIS设备.
(2)课件:自制PPT幻灯片.
(3)视频:烈日下马路上煎鸡蛋.
6教学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