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主要思想是让学生在活动、实际地做中学习科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亲眼看、亲手做到亲身体会和亲自学会为线索。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组织有效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不断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探究科学知识。学生则通过亲身实践和体会获得学习实效。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食物链隶属于十个一级主题中第三个主题中“生物与环境”中第二个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的第一节内容,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之后,学习各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将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物与生物间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本节课设1课时,包括三个模块,主要进行了两个活动,即“分析农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和“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第一个活动配一些食物链的视频,使学生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一般特征。通过第二个活动是学生明白人是食物链的一员,从而产生要保护生物的情感。最后引出保护生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生物防治。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系统能力几乎没有,所以本节课利用图片、视频和活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达到学习目的。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
三、教学策略
以“做中学”到“学之用”再到“用中思”为线索完成本课教学。在第一个模块中,通过成语视频创设情境,进行活动“卡片接龙”,引导学生发现食物链,总结出食物链的概念,然后在结合P97食物链图片,让学生自己写出食物链,分析出食物链的一般特点。然后进入第二个模块,展示各种菜肴的图片,结合课本食物素材图写出相关的食物链,加强对食物链知识的巩固,也理解到人是食物链的一员,进而产生保护生物的情感。有保护生物思维直接转入第三个模块,通过大自然中“森林医生”等一些有益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生物防治”理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例说出生物间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2)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3)通过活动,能写出具体生态系统存在的典型食物链。
2、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从活动中总结出食物链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强学生对“自然界事物是普遍从在联系的观点”的认识。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构建食物链概念。
2、难点
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等相关图片视频
学生准备:卡片、线等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视频,问:这个成语是借生物之间的生物关系来寓意的?
生:观后回答。捕食关系、食物链……
然后展示相关图片,加深直观感。得出他们之间都是”吃和被吃“的关系。
注: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已经通过小学和课外知识已近知道了食物链这个概念,但是他们认为像“狼吃羊”这样就是食物链。(这是在以前课上了解到现在学生的知识情况)
2、新课讲授
师:很好,那么到底是谁吃谁呢,下面我们就来探个究竟。
“做中学”模块
活动:卡片接龙——“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组织学生活动。规则:同桌两人一组,将图中生物名称写在纸片上,然后按照被吃和吃的顺序用线将卡片连接起来,最后把组成的这一条条“链”写在纸上,线用箭头代替。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食物链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展示P97图片,让学生自己学出反应的食物链。(叫2-3位学生在黑板上写,然后教师通过提问题对发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观察分这些食物链,总结规律。
得出结论:食物链的一般特点是:食物链是由_____________开始的,位于链中的第二个生物一般是______________,之后的生物大多都是
_______________组成。一般有个环节。
“学之用”模块
播放各种菜肴图片,给出问题:这些美味佳肴的原材料是什么?来自于哪里?生:动植物……
师:好。结合课本给出的食物素材,写出他的来源(例:米饭—水稻,牛肉—牛)
然后再写出这些来源中存在的食物链,将人包括在内。
生: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我们的食物包括自己都是食物链中的一员,渗透食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总结:完成讨论。(人是食物链的一员,所以我们要保护每一种生物。)“用中思”板块
师:保护生物最简单有效的例子就是利用食物链,互相影响共同发展。播放“森林医生”和“农田卫士”的短视频,引出生物防治的理念。
学生举例,知识共享。
问题:有这种现象同学们想到了什么保护生物的好方法?
全班踊跃发言讨论。
教师给出“生物防治”名词。让学生根据课本上“松毛虫对松树的危害”设计
生物防治方案。
小结:回顾重点。
八、作业
完成课后DIY 寻找食物链。
九、板书
十、课后反思
1、本节课设计一课时时间有点紧张,导致有些过程步骤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本节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设计理念和过程环节符合学生的新课程理念,也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