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包含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任务,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以预测的,这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可测的目标才能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方向。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是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确定是一定不能偏离主干知识,学生学不会的,应该有办法让学生学会。教法:即教师如何“教”。不同的教师,“教法”是不同的,但教师
个人教学的艺术特点是确定教学实施策略的基础。教师如何的“教”,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用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了教师教学思路和轨迹。在新课改中科学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师生的角色转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联系学生实际,把握问题起点
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拓宽,速度在加快,同样学生学习的渠道也在拓宽,且学生对新事物的汲取在很多方面比教师要快、面要广,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尚未涉及的或课本中的科学原理,学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了。例如,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酸雨的形成、假酒的危
害、建筑装饰材料对人体的危害、金属的防锈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教学的实际,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科学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哪些科学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目前,科学教材在内容上的要求是基础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但综合性、弹性都增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
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为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科学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什么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完整?在校内校外以及网站上可利用哪些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如何定位比较恰当?如何把握本节课中的重点?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本节
课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如何实施得更有效、组织得更合理?活动与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哪些内容可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练习中如何处理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为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这样,教师以新教材为基石,走出教材看教材,不仅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而且也使自己成为新教材的积极实践者和创造者。
3、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传递一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新课改标准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一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4、加强动手能力,强化自主意识
新课改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5、改进备课方式,完善教学设计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既是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劳动,又是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相互沟通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对当前科学备课的过程、教案的形式要有必要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