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学术理论初探

更新时间:2023-05-28 10:24:48 阅读: 评论:0

监理工程-内控制度培训

李东垣学术理论初探
2023年5月28日发(作者:5月天)

龙源期刊网

李东垣学术理论初探

作者:饶玉莲 罗国进 田理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1

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1-0012-02

李东垣一生的著作主要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其中《脾胃

论》是东垣学术思想的核心。他在继承《内经》有关脾胃论述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对自

己临床经验的总结,对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及其治疗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其重点内容

是论述脾胃对元气的滋养作用及其在气机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并进而探讨脾胃病的发病和

治疗用药的特色,他的学术思想及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东垣

先生对中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强调脾胃的作用上。他认为脾胃能运化水谷”“升阳益

”“生血统血等。其外感六淫之邪、饮食不节(洁)、内伤七情都可以致脾胃为病。病则生

食积、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其中心思想是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

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

强调元气为人生之本,脾胃为元气之源,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都源于脾胃。他在《脾胃论》

中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历观诸篇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

之充养,而后才能滋养元气。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可见肢体沉重,四肢不收,

怠惰嗜卧,为湿困中焦。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人体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

升清降浊以滋润之,即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之意。《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又云:元气

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

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诸般病因均可首先引起脾胃功能的失调,或直接

耗伤元气,进而导致发病,而元气之充足又有赖脾胃之气无所伤。

2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2.1强调脾胃之气的升降,人体气机升降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

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也,李东垣高度概括了气机升降运动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

他在《脾胃论》中说:饮食入胃,而精气行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

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也或下泄而

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李氏尤为重视升降

理论及其运用,也指出了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要维系升降之序,则要依赖于脾胃正

走亲访友-荀彧

李东垣学术理论初探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0:2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40688580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东垣学术理论初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东垣学术理论初探.pdf

标签:东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