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作文5篇
近几个月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多起校园惨案,让人触目惊心,
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校园安全。针对近期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极端
事件,我们学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校园安全保
卫,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在学校加强安全保卫的同时,同学们也要学会一些面对危险
的应急方法: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
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
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
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
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正如刚才那位升旗手说的,万一发
生危险,要像小老虎一样会撕咬,像小山羊一样敢顶角,不能听
之任之,要想方设法逃离。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
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
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危险发生,可用自己的书包、扫把、凳子、桌子等物
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若是隔壁班发生危险情况,要赶快关
紧自己班的门、窗,不让歹徒进来。
4、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报案。不要让
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
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5、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喊叫,引人注意,同时也要避免
激怒歹徒萌生杀机,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
6、要冷静与歹徒合作,先取得信任,再运用机智逃离。
7、找机会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8、在公共场所应找服务台人员或向警察求助。
9、若在大马路上,可以用手敲打路旁停放的车辆,让车子
警报器大响以吓退坏人。
同时希望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期间,学校大门、小门关闭,任何同学都不得私自
走出校门;因生病等特殊情况需家长来接的,要经过班主任同意,
开具《学生离校通知单》后,方可离校。
2、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坚持不懈地养成守时的好习
惯。
3、遵守学校的秩序,课间不在走廊追追打打,横冲直撞;上
下楼梯靠右走,一定要做到,不推、不挤、不跑、不跳。
4、上午、下午放学清校铃声响后,任何同学不得在校内逗
留。上午离校时间为11:30,下午离校时间为4:55。
5、放学后排好路队,出校门后到指定位置及时回家,不在
路上玩耍,不搭理陌生人。一旦被坏人纠缠,要冷静与其周旋,
并设法向路人或警察求助;及时将情况向家长、班主任或学校安
保人员报告。
老师、同学们,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
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提高安全意识,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
做到警钟长鸣。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反对
校园欺凌”。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
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
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
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
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
理以及家庭。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
“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
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
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
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
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
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
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
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
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
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
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
乐。
其次,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欺凌现象。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
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
家长、老师甚至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
冲突,把校园欺凌化作校园和谐相处,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
上,做一个合格的盘中人!
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
可少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做
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之人,共建我们友善和谐的校园!
更多的拒绝校园欺凌心得体会内容请点击下方↓↓↓
※校园欺凌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拒绝校园欺凌班会的心得体会※
※关于校园欺凌个人心得体会800字※
※拒绝校园暴力心得体会600字※
近一段时间对于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相当多,手段及
其凶狠,行为及其恶劣,画面触目惊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让人感觉社会的黑暗似乎不会因为这些处在良好环境下的“太子”
与“公主”们有所改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本不应发生的事情
呢?越来越多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似乎不会因小小的新闻
报道所杜绝,是什么样的环境让这本该单纯善良的孩子如此猖狂,
一个号称拥有“5000年优秀传统美德的怏怏大国”,竟然无法制止
如此恶劣的行为,似乎父辈的成就多么显著都只是徒劳,没有继
承,也没有能力发扬,有点可悲吧!
按理说,在第一次的校园欺凌发生时,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也定会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警觉,与教育研究人员的反思。但是事
情似乎没有想像的那么完美与简单,反而将这种暴力色彩笼罩在
育贤才、为师表的校园,一些充满江湖暴力、哥们义气的思想压
力,让更多的学子心有余悸,把清静、和谐的学府弄的糟糕、洄
荡!为什么人们没有从中得到教训呢?为什么让这种风气继续延
续下去?试问:究竟要发生多少案例才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究
竟让多少祖国的花朵香消玉损才后悔莫及呢?如果说,祖国的发
展必然要牺牲许多无私的奉献者,教育的发展要以孩子之间的相
互摧残作为代价,似乎这个代价有点昂贵。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
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
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
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
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生的不断完美。
谨慎做出每一个选择,让我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灿
烂。
“小打小闹”不再是嬉戏玩耍,而是恶意中伤他人。据新闻报
道,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存在恶意辱骂、殴打,甚至是限制人
身自由的情况。校园暴力事件性质恶劣,但多数施暴学生因“未成
年”“口头批评教育”为借口而免于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中国青
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
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七成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
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
是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泪水与无助。是多少孩子孤寂的夜晚和不
可触碰的痛苦回忆。
制度教育,法律先行。有不少网友建议适当提前未成年人的
刑事犯罪年龄,细化法律条文。且不说建议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
性,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完善制度教育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学
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配套体系。针
对类似校园欺凌事件拟制惩戒教育制度,明确“红线”范围以及触
犯成本,让孩子们时刻保持“红线意识”;另一方面,校园是社会的
缩影,老师则是这个缩影中的灯塔。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及学习状态,及时的沟通与了解情况
能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青少年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是身心发
育的特殊阶段,也是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结合青少年的特征,
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惩戒教育制度。重点就在于拿捏好度,“盐
淡适中”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从心理层面来说,受害学生和施暴学生都是受害者,或多或
少在心里层面都存在缺陷,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心里疏导,能
塑造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与此同时,家长
不能抱着“唯成绩论英雄”的态度,应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底线意
识与道德操守,学会尊重他人。说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
老师,发生这样的暴力事件,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老是
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袒护孩子,更不能因此而让孩子产生
“我还是未成年,我不用承担责任”的惯性思维。
少些冷漠,多些帮助。当看到青少年被人殴打、辱骂时,我
们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多说几句,多问几句,也许就能避免一次
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也能让一个孩子少受些伤害。勿以恶小而
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
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法律多么健全,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发自
内心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双管齐
下,才是整治校园欺凌事件的一剂良药。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0:2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4045119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作文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作文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