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时间范围
1840 1919 1949 1956 至今
旧民主 新民主 社会主 社会主
主义革命 主义革命 义革命 义建设
军事侵略
从1840年——1919年这80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
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参加对中国侵略的国家越来越多,战争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
从沿海到内陆,甚至将战火烧到中国的首都;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造成中华民族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打击了中国的民族
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急速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军事侵略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
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6-1842.8)
第一阶段:1840.6~1841.1,战争爆发到《穿鼻条约》的签订
第二阶段:1841.2~1841.5,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第三阶段:1841.6~1842.8,从英军扩大侵略到《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1、割让香港岛;
2、赔款2100万元;
3、五口通商;
4、协定关税。
低关税率;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在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国力衰弱,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真正领导者战和不定,指挥者指挥不力,用人不当。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爆发:为了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1854年,英国提出了全面修改《南京条
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战争经过: 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开放天津为商埠;
准许华工出国做工;
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
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而起的。
1883年12月,法军不宣而战,向驻扎在越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
在台湾率军民坚决抵抗,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但正在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
清政府却下令停战撤兵,与法国订立了《中法和约》,结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中法新约
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
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边界;
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
中国今后修铁路,应与法国商办。
法国侵略势力伸进我国云南和广西,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制定了旨在侵略中国,然
后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大举派兵入朝,然后劫持朝鲜国王,并不宣而
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之后,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经过
旅顺保卫战、威海卫保卫战之后,清政府接连失败,走上了求和之路,与日本签订了《马
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马关条约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岸;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
设栈寄存。
《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加
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帝国主义极为恐惧,多
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5月,各国决定对华武装干涉。
1900年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统帅英、俄、德、法、美、日、意、澳八国联军2300
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遭到了清军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华势力遭到了沉重
打击。但清政府的战和不定及对义和团的出卖,最终天津、北京陷落,清政府被迫与英、
俄、德、法、美、日、意、澳、西、比、荷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条约,标志着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
保;
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
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
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
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
反帝组织,违者处死;
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后的对外事宜。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有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
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进一步为帝国主义所控制,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
《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了“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掠夺,巨额赔款,使财政
本已拮据的清政府更加困难,于是更加残酷的搜刮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陷入了更加
苦难的深渊。
使馆区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毁炮台,;列强派兵把守战略要地,等于解除了京畿的警备,侵略者可以随时对
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也可以随时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军攻陷旅顺后,兽性大发,把抓来的中国人辫子打在一起,然后把他们当靶子射击,
挖眼割耳,斩手削足。街上随处可见七零八落的人头、手、脚,店铺挂着人头,甚至钉着
婴儿。最后全城二万多人只剩下36个为日军埋尸的人。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次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
的经济、政治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
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攫得租自中国
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
府”,并派兵驻守上述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这支军队后来被称作“关东军”,成了
日本侵略中国的突击队。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资本——帝国主义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
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1、鸦片战争期间:2700万元(银元)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600万两白银
3、甲午战争期间:2315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多的财政收入,日本政府年收入的
四倍多
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4.5亿两白银(人均1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亿两(人均
2两多)
5、清政府前后赔款13亿两白银,对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5、抢掠中国的财富,破坏文物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
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通过清朝的妥协派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来施加压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
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
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举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
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为了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他们不但向清政府供应军火,甚至还直接组
织军队对太平军作战。
强迫清政府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1860年,美国人华尔组建了洋枪队。到1862年,这支洋抢队已拥有一个来福枪团,
五个步兵团,数个狙击兵连,一支内河舰队,一支大型运输船队,一支工兵队,两
个兵工厂,一个军队医院。共有士兵6500余人,加上后勤人贝达到12000人。江苏
巡抚薛亲自将他带领的军队命名为“常胜军”,正式任命华尔为“会带”。
1862年9月20日,在浙江慈溪,太平军打死了华尔。
为了进一步深入控制中国政治,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
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外,还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进一步对中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逐步把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
经过官方指定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
而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也相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
行了拓展。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经济主权。但《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
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
了海关自主权。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
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和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
工具。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把中国逐渐变成了他们的商
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基地。
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此后,除1872年到1876年曾一度小量
出超外,一直是入超,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4:5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20770182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近代史纲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近代史纲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