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大通段”明长
城为中心的考察
邢永民;田祥利
【摘 要】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以近似“马蹄状”的走向,广布于河湟的腹心地带.从
现有的明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来看,其遗存丰富,夯筑墙体、壕堑、敌台及烽火台等建
筑形态,仍清晰可辨,规模有观,是发展青海现代旅游业中有关“长城系列景区”的宝
贵资源.尤其“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景观,更具有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不但具有地
域特色鲜明的旅游与文化价值,而且具备了较为独特的资源开发优势条件.在旅游开
发与文物保护的双赢模式下,实施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进一步挖掘和丰富
西宁市周边历史文化旅游的内涵,重构与再生当地区域人文景观的形态等方面,都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将会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43)001
【总页数】6页(P57-62)
【关键词】青海;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开发
【作 者】邢永民;田祥利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旅游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8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5921
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最为宏大、最有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其历时变迁,自身功
能的演变,对当地区域景观形态的重构与再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众所周知,在当今
长城早已成为冠誉“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存”、“世界文化遗产”等认知形态的
人文景观,并且以长城为开发主题的“长城系列景区”,也成为国内长城遗址旅游
线上的著名景观。[1]但在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之
前,青海省境内的明长城遗址一度隐匿鄙野,鲜为人知,时人关注甚少,仅是散见
于一些学者零星的论作当中。时至今日,从现有的明长城遗址调查与研究成果来看,
青海境内的明长城遗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从有形的长城墙体、敌台、烽
火台、壕堑、闇门及峡榨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遗址,还是从无形的长城文化内涵
而言,都极具旅游与文化价值。鉴于此,本文以青海境内的“大通段”明长城为中
心,对开发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尤为长城主线的旅游资源试做初步的考察与探讨。
从现有的明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来看,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宁卫
(今西宁市)的周边区域,尤其西宁卫的北部地区是明长城主线所在的核心地带。
因历年久远,长城地表遗迹不免受雨雪侵蚀、风沙吞噬、生物病害,以及人为活动
的破坏,但保存至今的具有不同等级、规格、形制、规模的夯土墙体,以及敌台、
烽火台等长城遗址,仍明晰可辨,是发展青海现代旅游业中有关“长城系列景区”
的宝贵资源。
有明一代,长城“延袤几八千里,墩台关口,联以重墙”,因讳其名,皆以“边墙”
为代称。[2]而据《明实录》《西宁府新志》《西宁府续志》《西宁志》《秦边纪
略》《边政志》等文献记载与青海省长城资源调查组实地勘察的二者互证来看,青
海境内明边墙全线长约360千米[3],主体遗址是以西宁卫城为中心,并从其北、
西、南三面围绕而构成拱卫之状,略呈不规则的“马蹄形”(见图一)。其东起青
海省东北部的甘青两省交界处的乐都县境内的芦花乡,南止于贵德县境内的贵德峡,
此乃青海省境内的明长城遗址,主要分布于今乐都、民和、大通、互助、湟中、化
隆、湟源、门源及贵德等9个县级地区。
从明长城遗址的空间分布范围来看,明边墙文化遗址形成了“一条主线,五条支
线”[4]的主次有别,规模有等,防线交错,相辅呼应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中“一
条主线”长城遗址,则是指分布在乐都、互助、大通、湟中、湟源等5个县域内
的明长城,环绕今西宁市近境而修筑,属于明长城遗址的主体部分,全线长约
331.83千米[5];而“五条支线”长城遗址,则指分布于民和、化隆、门源、贵德
等4个县区内的各段支线长城设施,并且呈现出长短不一,形制有异,互不相延,
独立成体的修筑与布防特点。此类支线长城遗址共计约31.36千米[6]。
在上述的明长城遗址中,大通县境内的“大通段”明长城属于青海境内长城主线的
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因其凭籍特殊的地理、地貌等极具军事战备优势的条件,使得
该段长城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军事防御工程。具体而言,“大通段”明长城作为青
海境内“一条主线”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长城遗址为50245米。其东
端接于互助县境内的平顶山长城,西南抵大通县与湟中县的交界处。其整体上的走
向与分布,呈现出自东向西而行,且多以东北至西南走向为主。[7]又因县境内的
山体走势与河水流向,自大通、互助两县交界处的扎板山起,途经双嘴山、老石山、
毛家寨村、老营村、老爷山、北川河、小石山、闇门滩、庙沟村、元树尔村以及娘
娘山等多种地貌形态迥异的地理实体,使得该段明长城在不同地貌类型的地段中,
呈现出多样的修筑方式。仅就长城墙体建筑而言,就有夯土墙、石墙及山险墙等类
型丰富的建筑形态。此外,“大通段”明长城还有两条支线长城遗址,即位于县境
内青林乡的塔哇长城与桥头镇元树尔村的壕堑。由此,可以看出该段明长城遗址的
分布,既有形制完备的长城营建体系,又有类型多样的建筑形态与绵延万里的修筑
规模,是青海境内至今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明代长城遗址景观。
而从旅游资源的视角来看,青海境内“大通段”明长城属于山地景观长城,可谓
“于山地中见长城,于长城中显山地”,并且这种形制与规模较为完整的历史景观,
对于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西宁市周边历史文化旅游的内涵,重构与再生当地区域人文
景观形态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见,此段明长城遗址最具有进行旅游
景点开发的优势条件。譬如,当前大通县拟将该段明长城遗存建设成为一个明长城
遗址公园,旨在体现保护与开发双赢的理念,就是对明长城遗址旅游景点开发的一
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不但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而且颇具区域优势的旅
游和文化价值,是青海境内明长城旅游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而仅就境内明长
城的旅游资源与文化特性而言,其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以及吸引力的大小有着重要
影响,这也成为长城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条件之一,进而也影响到长城旅游资源开
发的功能取向、开发旨趣、开发规模,甚至经济和社会效益。
青海境内的“大通段”明长城,更具有长城遗址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和地域特色,
进而体现出独特的旅游价值,以至旅游开发前景。那么,这种反映青海境内明长城
旅游资源质量和水平的价值评价,主要涵盖了其旅游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
化价值和科学普及价值等三个维度的价值体系。[8]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
(一)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构景模式
所谓旅游资源构景模式,也即景观构建模式,在空间层面上可表现为景点(区)与
景点(区)的组合、景点(区)内部的景观组合。[9]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具有景
点内部景观组合的地域特性,可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完美结合,构成
一个可视的空间综合体,既有自然美的构想,又有人文美的表达。首先,“大通段”
明长城地处青海境内大通县的腹心地带,长城修筑主要以县域内的扎板山、双嘴山、
娘娘山、老爷山以及互助五峰山为依托,襟山带河,山险为据,水道为障,形成方
圆数十里的长城地带。循山脊走向的明长城占据最高点,登临长城遗址,环眺四周,
山川闲美,远山衔云,烽燧对峙,首尾呼应。近野田舍,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可
谓是身临其境,风物长宜放眼望,一览时景众物小。其次,“大通段”明长城遗址
主要由夯土墙体、敌台、堡寨、烽燧、壕堑以及鶞门等人文景观构成,而这些明长
城构筑设施依据“因地制宜,因险设障”的原则,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当地的自然景
观当中,使得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形成易守难攻的气势,彰显了明长城旅游景区
的文化特性,以致实现了景区内部的景观建构模式,是具有较高的美学审美价值,
故被时人称誉为“青海的八达岭长城”。同时,观光是旅游的基本形式之一,若置
身于“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景区,风物宜人,移步融景,情于境生,可实现其旅游
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美感及感受强度,进而使旅游者在观光的过程中,喜心悦目,
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体现了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二)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具有丰富的遗址类型和构筑形制
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不仅在空间上呈现出“一条主线,五条支线”的分布形态,而
且在营建法式上具有类型多样,规模不等,层级有别,形态迥异,富于变化等构筑
特点。依其类型而言,既有天然墙体、夯筑墙体、敌台、烽火台,又有关隘、壕沟、
闇门、峡榨,可以构成一列完整的明代西北边疆的军事防御遗址系列。比如,据青
海明长城遗址调查显示,“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有敌台5座,分别为毛家寨敌台、
下庙沟1号敌台、下庙沟2号敌台、上庙沟敌台和元树尔敌台。[10]依其形制和
规模而言,既有土墙、石墙、山险墙,又有山险、河险、壕堑,呈现出形制多样的
构筑特点,并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修筑不同类型的墙体,彼此呼应,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军事防御功能。而“大通段”明长城几乎囊括了这六种类型的墙体,并且
各类墙体规模有观,蔚为壮观。比如,黄土夯筑墙体长约11千米,以及县域西部
的塔哇长城有长约280米的石墙。而敌台的修筑尤为引人注目,以遵循“在两山
相接的峡谷地带,为加强防御力量而修筑”的原则,“大通段”明长城遗址中的敌
台,依据其地理优势,呈现出形式多样的布防特点,可谓匠心独运,不拘一格,变
幻无穷,各有千秋。
总之,“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旅游景观,是青海境内最为精华的部分,犹如一座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艺术博物馆,若旅游者漫步其间,不仅可以满足其觅
古寻奇的旅游心理需求,而且可使旅游者获取丰富的有关明代西北地区长城营建方
面的诸多知识。比如,这些散布于青海河湟地区的明代长城遗址,其构筑方式与营
建技术,既有遵循我国传统的营造法式,又有因地制宜的创造性发展,唯独无偶,
弥足珍贵,无论是在美学观赏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这
种丰富的且价值较高的长城旅游资源,除吸引一般旅游者外,还可吸引广大的文史、
建筑、艺术及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学者,前来实地勘踏,采风考察,进行相关的科
学研究。
(三)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长城文化标本
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均与明代西北边疆地区的许多军事行动、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
物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明代西北边疆政治生态与民族关系互动的一个历史缩影,
甚至是河湟地区明代长城文化中的一个历史标本。据《明实录》《西宁府志》《西
宁卫志》《边政志》等文献记载,青海明长城的修筑,历时百年有奇(1492—
1596),其修建过程中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均为明代与青海地区有关的“西海蒙
古”、“隆庆和议”、“湟中三捷”等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同时,有盘踞青海湖
地区的蒙古俺答汗属部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有世居西番诸卫的“西宁十
三族”(藏族各部);有备边守卫的西宁兵备副使柯忠、王继芳、周琼、守备薛卿、
西宁兵备按察使刘敏宽、副将达云、巡抚都御史石茂华等历史人物;更有因“甘山
之捷”、“南川之捷”和“西川之捷”,而以此厥功茂的《封祁连山铭》的动人故
事[11]。凡此不胜枚举,但都无不与青海境内的明长城遗址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无
不在此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可见,在“大通段”明长城遗址中展现的是一部生动鲜活、历历可目的青海长城营
建史与长城文化史,形成河湟地区长城文化中最具有权威性的一个历史标本。若置
身长城遗址旅游景区,不仅能够有效普及明代长城的相关基本知识,而且能使旅游
者感怀古今,触景生情,当年巍巍边墙、雄关堡寨、高硕敌台、烽燧矗立等历史画
卷似乎闪现在眼前,遥想长城内外,狼烟漫天,蒙古骑兵千里奔袭,卷尘南下,金
戈对峙的战备场景似乎近在咫尺间,而触及眼帘的长城遗址即景,更会有一种摄人
心魄的残缺美、废墟美、沧桑美应然而现,甚富无穷之魅力与感染力,颇有历史穿
越之感。
区位环境的优劣,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乃至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地缘
优势不仅是旅游目的作用的区域和市场范围,还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推拉机
制”[12]。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不但地处河湟地区的腹心地带,而且位居青藏高原
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使得开发其境域内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无论是在区位
条件、交通因素,还是在季候特征、产品特色,甚至是在开发模式、经验借鉴等方
面都具有得天独厚、无出其右的优势条件。
(一)可与省内其他景区(点)互为补益,打造河湟系列旅游路线
以“大通段”为中心的明长城遗址与青海省内的其他旅游景区(点)的区位配置比
较优越,不仅在景区(点)与景区(点)之间的距离较短,有利于统一规划、开发
和管理,还在游览内容方面具有互补作用,相辅相成,有利于打造河湟地区系列旅
游路线。若从旅游时间知觉上来讲,开发“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旅游景区,可大大
丰富“以西宁市为中心,大通县为辅助”的旅游路线设计,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
景区(点)配置与时间安排,进而有效降低旅游觉察风险。比如,大通县明长城遗
址一日游;大通县明长城遗址与青海湖二日游;大通县明长城遗址、西宁市(可任
意选取市内两个景点)与青海湖三日游。
从旅游景观知觉上来看,开发以“大通段”为中心的明长城遗址旅游景区,不但能
增加省内现有旅游景区的游览景点,而且能极大丰富相关旅游内容,使旅游者对河
湟地区的自然奇景、古迹名胜、人文风情等形成更加完整的立体概念和旅游认知。
比如,青海湖旅游景区,不仅有风景优美、水波粼粼的高原湖泊景观,还更有熠熠
生辉的历史文化气息,使得与明长城遗址有着密切的联系。前文有述,青海明长城
的修建是由于盘踞在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属部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
对明代西宁卫的威胁,并侵扰不断,“屡遭蹂践,不可胜计”[13]。显然,开发明
长城遗址景区在旅游路线、旅游内容、旅游价值等方面,都与青海湖景区相辅相成,
相映生辉,浑然一体,妙趣无尽。这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将青海湖景区和明长
城遗址景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欣赏高原内陆湖泊和高
原山地长城的曼妙情致,又能通过历史的桥梁,将青海湖和明长城遗址的历史文化
联系在一起,建构一个更加完整的旅游立体概念和历史文化认知体系,丰富旅游内
容,增加游览趣味,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河湟地区通衢便利,旅游交通区位甚为优越
河湟地区,即今青海省东北部的腹心地带,“群山矗耸,众水萦纡”[14],形成一
个“三山夹两河”的川谷地带。其占据交通形胜,北接河西走廊,东控陇右地区,
南达青藏高原腹地和川西北地区,西近柴达木盆地可抵西域,成为贯通甘肃、四川、
西藏、新疆和宁夏等五省(区)的通衢大道,实乃“海藏咽喉,天河锁钥”之地。
而以“大通段”为中心的明长城遗址,恰好位居河湟地区的腹心地带,距沿线较近
的航空、公路、铁路等干线遍布,交通便利。比如,距西宁市区仅约40公里车程,
距大通县城约500米之遥,而穿梭于西宁市与大通县之间的短途汽车、公交车、
出租车以及自驾车等多样的交通工具,更是极大地便利了旅游出行。可见,开发
“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景区不需增加道路建设投资,即可收到明显的效益。同时,
这种优越的旅游交通区位,可以有效分解明长城遗址景区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的压力,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经济功效。比如,明长城遗址景区“一日游”
路线,因便利、快捷的交通优势,可以将景区内游客的食、宿压力,分解到大通县
城和西宁市区。
(三)因受高原大陆性气候影响,具有独特的旅游季候优势
河湟地区位居青藏高原的东北侧,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连接处,属于典型的高
原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由于其境内平均海拔在3000千米左右,使得气温较同纬度
的平原地区同时期的气温要偏低,并且当我国每年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肆虐之状态
时,河湟地区恰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适宜的黄金时节,呈现出“温暖而无暑热,凉爽
而无寒冷”的季候特征[15],故一直被称誉为西北地区的“避暑胜地”和“高原夏
宫”。而以“大通段”为中心的明长城遗址景观地带,因受惠于这种独特的旅游季
候优势,每年7-9月,是其风光最美的季节,舒适的温度,宜人的风景,是最具
吸引力的旅游向往之地。若置身明长城遗址,极目远眺,翠绿遮眼,秀峰矗立,烽
燧隐现;近观时景,长城内外,一边高楼林立的大通县城,群山萦绕,形胜尤佳,
风景独具。而另一边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点缀于油菜花之中的山村农舍,青砖
灰瓦,朴素典雅,与明长城遗址相互衬托,交相辉映,浑然成趣。可见,积极利用
河湟地区的旅游季候优势,精心打造“大通段”明长城遗址旅游景区,以倡导景区
“夏季游”为产品特色的开发理念,并且巧妙利用娘娘山的宗教文化资源及周边林
区公园,形成一个集“避暑、休闲、健身、观光、科普”等旅游元素为一体,兼具
生态恢复、文物保护及美学意义的明长城遗址系列景区。
(四)国内已有开发长城旅游景区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长城遗址资源为主题开发的“长城系列景区”已成为
国内长城旅游线上的著名景观。比如,位于北京市延庆县的明代八达岭长城景区、
坐落于秦皇岛市明代山海关长城景区、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明代嘉峪关长城景区等,
都先后历经多次的整修与复原,开辟为游览区,并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并产生了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可见,这些“长城系列景区”历经数年
的开发建设,已累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资借鉴。由前文所述,以“大通段”为中
心的青海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大可进行旅游景区的开发。而
在此基础之上,应做好青海明长城遗址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为
这些明长城遗址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还是十分珍贵的文物瑰宝,失而不可复得。
故此,在打造河湟地区明长城遗址旅游品牌和丰富西宁市周边历史文化旅游内涵的
过程中,要本着“修旧如旧,规模如旧”的原则,力争完整保存这一珍贵的高原山
地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要积极借鉴已有长城遗址开发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严格按照现已颁布的《大通县明长城保护规划》条例,以大通县明长城
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树立“开发与保护”的双赢理念,进行有序合理的旅游资源
开发,可先做试点,后逐步推进。
综上所述,目前青海境内明代长城遗址虽仍处于鲜为人知的阶段,但其遗址广布河
湟故地,辐射范围涉及9个县级地区,并且规模有观,遗存丰富。尤为以“大通
段”为中心的明长城遗址,更是具有较为完备营建体系和类型多样的构筑形态,也
是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一段明长城遗址,属于青海境内明长城的精华部分,也被称
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地长城遗址景观,故具有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价值。而仅从
旅游资源的视角去审视和考量,该段明长城遗址是最具有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无论是在旅游与文化价值方面的定位,还是在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方面的分析,都
是具有得天独厚、无出其右的旅游资源禀赋。显然,对“大通段”明长城遗址进行
旅游资源的开发,精心打造河湟地区长城遗址旅游品牌,必将进一步丰富西宁市周
边历史文化旅游的内涵,引领河湟地区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最终实现
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的双赢目标,不但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特殊的社
会价值。
【相关文献】
[1]王金娜.小议山海关长城旅游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2).
[2]王士性,撰.周振鹤,点校.五岳游草.广志绎[Z].北京:中华书局,2006:195.
[3]青海省文物管理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青海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R].北京:文物出
版社,2012:14.
[4]蒲天彪.青海境内明长城保存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文物,2011,(9).
[5][6][7]李宇业.青海境内明长城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宫元慧.山西长城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任唤麟.明代旅游地理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79.
[10]闫璘.青海大通县明代长城敌台刍议[J].丝绸之路,2009,(6).
[11]张兴年.从“甘山初捷”到“松山大捷”:明万历二十三年“湟中三捷”管见[J].青海民族研究,
2012,(3).
[12]李春燕.基于SWOT分析的临汾旅游业战略选择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3]陈荣.大通境内的明长城考释[J].青海民族研究,2002,(3).
[14]李经.西宁卫学重修记[A].[清]苏铣.西宁志·卷7·艺文考.碑记[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260.
[15]祁得兰,魏国才,等.青海省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青海气象,2010,(3).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3:5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175731821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大通段”明长城为中心的考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海境内明长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大通段”明长城为中心的考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