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28 02:16:08 阅读: 评论:0

哄女孩子开心的话-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23年5月28日发(作者:薰衣草庄园)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1.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

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

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

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这两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文章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从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2.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_____( )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

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_____( )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

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_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__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

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

成了一_____( )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

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课外阅读。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________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

谈谈好在哪里?

3)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5.阅读。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______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

来衬托_______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______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更

突出了将军的________

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小小生灵,活得如此滋润,尤其令

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

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深为它们的行为感动。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

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_______(卑微 单薄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_______(卑微 单薄 微薄)

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_______(卑微 单薄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找出文章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是________。把第一个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第二个句子实际上是告诉

我们:________

4)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7.课外阅读。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

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

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

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

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

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她的动

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

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ABAC式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2)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3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4)阅读短文,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②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

③“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这是一个比喻句。

④短文表面上写屋顶的月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8.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

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_____(欣赏 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

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_____(反映 倒映)着两

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_____(凝固 坚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

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

(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比喻和拟人

3)找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找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你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

9.课外阅读。

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家的母鸡在孵小鸡。

母鸡趴在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

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女儿的目光集中

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女儿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

,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想去帮鸡雏。一旁的老大娘拦住了女儿,: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

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老母鸡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

1)给文章选个合适的题目:( )

A.冷酷的母鸡

B.勇敢的母鸡

C.大自然的启示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3)“冷酷”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4)大娘的话里蕴含着什么道理?

10.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

难以描绘。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美丽的晚霞,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蹿,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

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

杖哩。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看到了,这不!一个结

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欣赏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

失了。

1)找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________ 奇幻—________

好像—________ 坚实—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中“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②“神奇”就是“奇怪”的意思。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11.课外阅读。

①马市长放下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

,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

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

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段前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1)海上日出;巴金;事情发展

2)浅蓝、红、深红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

得非常可爱。;从这样细致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期待日出、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

2. 1)例;倘;幅

2)即使;也

3)“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4)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1)宋;杨万里

2)春

3)奔跑

4B

5)面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孩子东张西望,四处搜寻飞来的蝴蝶。

4. 1)高山破岩中的

2)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3)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5. 1)杀敌卫国;敌军溃败夜逃;军率领轻骑冒雪追敌;极度恶劣;英勇刚毅

2)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3)逐”写出了边防将士的警惕与果敢,“满”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相映衬,表现守边将士爱国热情

和大无畏的精神。

6. 1)单薄;卑微;微薄

2)不是;而是

3)反问句;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要坚强勇敢,热爱生活

4)敬重卑微

7. 1)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不伦不类;不好不坏

2)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3B

4)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5)妈妈的爱好深沉,我要好好爱我的妈妈,不让妈妈担心、生气。

8. 1)欣赏;倒映;凝固

2C

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

,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

4)中心句: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

景色的美丽。

9. 1C

2)主要写了“我”女儿想帮小鸡雏钻出蛋壳,被老大娘阻止的故事。

3)母鸡不是真的冷酷,是为了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钻出来,能很快地适应环境

4.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10. 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11. 1)④②③①⑧⑥⑦⑤

2)大力支持;绝对不行

3)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4)马市长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幸福追击-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2: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113681820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pdf

上一篇:肇东市概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danbo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