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

更新时间:2023-05-27 23:36:23 阅读: 评论:0

空中蹬自行车-聊qq

九里山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体育教案小学)

九里山

九里山,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北三环南侧,又名九凝山,海拔134米,面积百余公顷,因东西

长九里而得名。九里山每座山头随物象形,至西向东依次为象山、宝峰山等,支麓有大孤山、

小孤山、沙孤山、虎山、龟山、看花山、杨家山、江家山和琵琶山等。以东端的琵琶山景色

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据说,九里山是楚汉鏖兵的战场,留有项羽兵败的白云洞。

此后,唐朝的朱全忠和时溥,明朝的朱棣和朱允炆等,都在九里山激战过。另外,浙江省诸

暨市枫桥镇、河南焦作也有同名地点。

1 徐州九里山

景观文化

九里山除了西部山头早年开山烧制石灰而损坏了一些植被之外,整体较为完好。

九里山植物(25)以象山、团山、宝峰山景色最为多姿,三峰耸立,相互辉映,气象万千。

西峰“形象如象”,称为象山。中峰高而圆,名曰团山。东峰谓宝峰山。在九里山诸余脉中,

以东端的琵琶山景色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主峰北侧与簸箕山、米山、火山子、水

山相连。过去这一带岩石裸露、杂树稀落、荒草茫茫,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如今森林覆

盖率已达90%以上,区域间群峰竞秀,沟壑纵横,森林繁茂;加之山前山后有河流、湖塘

(马场湖、九里湖公园),山水相应。形成山水完美结合的理想幽雅生态环境。九里山埋藏

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在岩石裂隙、自然溶洞内出土过第四纪时期的大象、羚羊、虎、鸟的

化石。

历史战争

徐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的战争岁月里,九里山发挥了抵御强敌、固守家园的重

要作用。历代进攻和坚守徐州的战斗大多是在九里山前展开的。《水浒传》中的一首歌谣唱

到:“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道出了九里

山的战略作用。公元前 205 年,刘邦联合韩、魏等诸侯军队 56 万人,东向伐楚,占领彭

城。项羽闻讯后,亲率 3 万精兵南下回击,在九里山前大败汉军,夺回彭城。刘邦弃甲奔

逃时只有几十名将士跟随。连老父亲也丢在半路上了。唐代,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与徐州感

华军节度使时溥发生冲突,相战九里山前。山前有一村庄名曰八里屯,还有“磨旗石”,都

与古代安营扎寨、屯兵守敌相关,著名的琵琶曲《十里埋伏》以九里山前古战场为背景,描

写了楚汉战争的激烈场面。民国时期,国民党和侵华日军在九里山前建机场,驻扎军队,放

置弹药,表明了九里山的军事地位。

近年旅游

九里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十几年来的开发,已初步形成以九里山为依托,以楚汉文化

和战争文化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区。人文景观有苏山汉墓、汉城、圣旨博物馆、西游记艺术官、

丹尼森游乐园、刘向墓、平山寺、白云寺等景点;自然景观有九里山植物园、白云洞等。在

九里山的山口崖壁上刻有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九里山古战场”石刻,在山口前有两座汉阙。

最佳景点

小龟山汉墓(全国重点文物

位于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

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提供

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汉墓分为南北二个甬道,长度分别为

56米,二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二甬道之间的距离19米,共有15个墓室,墓道和墓

室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

一走进南甬道,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保安措施,其实这束激

光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长的甬道,精度居然达到了1/16000南北二

条的甬道平行向里开凿,二甬道距中轴线的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1/10000。二甬道的夹

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里外的西安才会相交。通道地平面内高外

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现在还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打出精度这么高

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南甬道为楚王

襄王刘注墓,北甬道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

凿而成。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

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开凿。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九里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

( 即位于公元前128-116)的夫妻合葬墓, 该墓于一九八一年二月被当地群众开山采

石首次发现,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

及整个墓葬进行发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征集了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银印,

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一九九二年七月筹建,龟山汉墓第一期保护工程已于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龟山汉墓为两座

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每条通道长

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 南北

通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是1/16000 通道地平面,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

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条通道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

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 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

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

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龟山汉墓的千古之谜

1、崖洞墓开凿之谜

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其十五间墓室和两条甬道总面积共700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

多立方,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与埃及金字塔垒石成墓相比肩,

当时的汉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得施工顺利进行?。

2、塞石之谜

南甬道在发现时由26块塞石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

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据专家考证,汉墓的甬道在当时处于龟山的半山腰,且塞石

的质地来源于西南很远的地方,它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汉代,

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

3、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

墓葬开口位于龟山西侧,有南北两条甬道,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

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

1/16000如将其向西无限延伸,其交点将位于1000公里外的西安,这是迄今世界上打凿

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分上下两层封堵,塞石间排列十分紧密,

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且甬道两壁都磨如平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修建这样的甬道?

4、崖壁画之谜

楚王棺室北面墙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

状,被称为“楚王迎宾”。令人费解的是,这一现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而影

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

王棺室呢?

5、星宿分布图之谜

刘注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都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绝非

工艺点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云它乃为上天星宿分布,还有人谓其为楚王襄王刘注

上应天星,但楚王墓室顶部却没有,细考之,以上之论均不能自圆其说,这些乳状石包到底

是什么意思呢?

6、刘注前殿未解之谜

刘注前殿位于整个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间墓室中最大的一间,面积达68.91平方米。象

征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饮宾客的大殿。中间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壮,气势雄伟,恰好撑在

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构造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该布局是巧合,还是另有寓意?

7、壸门之谜

据专家考证,楚王夫人下葬应该是在楚王下葬三、四年之后,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时开凿

完成的。当时,两个墓宫之间留有一道门,却未开通,直到楚王夫人下葬后,才由工匠们“开

门寻夫”。能够建造此墓的能工巧匠,把两座墓宫勘测设计技术打造得天衣无缝,但在这里

却留下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问题。这里是5个墓室中唯一一个开凿不规划的过道,楚王这边

门小,夫人那边门大,使整个通道成为一曲尺形。有人说,这是在开门寻夫时找错了位置,

凿到一半时才修正的。但是,在整个的15间墓室中,除了这一个过道外,没有一处发生误

凿,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这道只有两米厚的墙壁处呢?再者,就算开始是误凿。 龟山汉墓是

我国古代的一大历史谜团啊!

"四大谜团"

徐州龟山汉墓管理处为了更好地发掘龟山汉墓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

合理的解释,日前面向社会有奖征求“四大谜团”的答案。龟山汉墓是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和

夫人的合葬墓,工程浩大、建筑雄伟,充分体现了汉代粗犷豪放的美学风格。作为全国已知

汉墓中极具科学文化价值和汉代特色的崖洞墓,它的建筑蕴含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湛

技艺。据了解,目前龟山汉墓主要有四大谜团尚未解开:第一、汉墓的两条甬道长56米,

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条甬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

误差为1/16000,且墓道两壁都磨平如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能修建这样的墓道?第

二、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15间墓室和两条墓道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

多立方米,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当时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刘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

非工艺点缀,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认为它象征着照明的灯盏,还有人认为是象征着楚襄

王刘注上应天星,但细考之,都不能自圆其说。第四、楚王棺室北面墙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位

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楚王迎宾”。这一形象

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有人认为它是长期渗水所致,但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

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这也成为龟

山汉墓的最大一谜。龟山汉墓的这些不解之谜陆续提出后,国内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表示出极

大的兴趣,但尚未得出一个权威的论断。龟山汉墓管理处特向社会公开寻求有识之士探谜、

破谜,对合理的解释将予以一定的奖励。

蜡笔总动员-而谈

九里山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23:3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017831818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九里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九里山.pdf

标签:九里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