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公共卫生学院
专业:预防医学07 级
学号:***********
姓名:***
河南省南阳市节日风俗及庙会、婚嫁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南阳人民创造了灿烂夺目
的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习俗。南阳在历次历史变迁中,
在人口、民族、宗教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既表现出一定的稳
定性、延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突变性和波动性,从而使南阳风
土人情领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一、 节日习俗
(一) 新年
新年指农历岁首,俗称“大年”。初一这天,自午夜起燃
放爆竹,一直持续到天亮。早晨吃饺子,男女老幼换上新衣之后
亲朋邻里们相互拜年称贺。初二到初五为走亲串友的日子。初五
是大年的最后一天,俗称“破五”。初六为农家开耕、商户开市
的日子,即俗称“大开市”,当日上午燃放鞭炮,预示新一年工
作的开始。
(二) 元宵节
元宵节即农历的正月十五,俗称“灯节”。目前各县市已演
变为传统的“灯展节”,从原来的十五、十六两天,延续到正月
十八。由于是春节的延续,十五被称为“小三十”,十六被称为
“小初一”。元宵节期间各家门前张灯结彩,大街上更是彩灯高
照,烟花爆竹大肆燃放,通宵是火树银花的景象。这其间已成为
包括传统的旱船、龙灯、舞狮、大戏及高跷等组成的“踩街”活
动和企事业单位扎彩车、搭彩棚进行形象或产品宣传的文艺大汇
演。有的地方还遗留有请“新客”(即请上年结婚的女婿到女儿
娘家过节)的习俗。 元宵节家家吃汤圆,人们还以此相赠。
(三) 二月二
二月二即农历的二月初二,叫“龙抬头节”,又名“青龙
节”,是正式春耕春播的开始,南阳有民谣:“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也说明了降雨预示大丰收。
(四) 三月三
三月三即农历的三月初三,俗称“踏青”。起初是初一至
初三的庙会,现已演变成内容丰富多彩的城乡物资交流及文艺大
汇演。各种民间艺术和土特产品等异彩纷呈,展现出全新的景象。
目前以独山等地的庙会尤为盛大。
(五) 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旧时迷信称为“鬼节”
或“收鬼日”。当日各家祭祖,门前插柳,并为祖坟或亲人墓上
添土插柳。现在的清明节,也是各地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革命烈
士陵园扫墓和敬献花圈的日子。
(六)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即农历的五月初五。当日各家门前插艾,
早餐以鸡蛋、油条、粽子、熟蒜为主食,喝黄酒或雄黄酒,少儿
系香囊,项、腕、足系五色线。其中插艾、饮药酒和食熟蒜、粽
子、鸡蛋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沿袭下来的传统。“插艾”之
说还与唐朝末年黄巢义军攻打“邓州城”有关。当时义军攻城,
恰巧第二天“五月五日”,义军对百姓承诺门口插艾不杀,即
“有艾(爱)不杀”。当然插艾也含有祛毒避疫之意。
(七) 六月六
六月六即农历的六月初六,又称“女儿节”。此习俗中人们
习惯于将已出嫁的女儿请回家。“六月六,请小姑”是这一节日
的主要内容,目前南阳农村的一些地方仍留有此俗。
(八)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
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
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九) 重阳节
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初九。南阳的民歌还有“九月里九重
阳,菊花做酒郎先尝,二人过重阳”的句子。现在人们还赋予重
阳节为“老人节”的新内容,开展尊敬老人的活动。
(十) 十月一
十月一即农历的十月初一,又称“寒衣节”。南阳民间俗
语“十来(月)一(儿),送寒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源于秦时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后沿袭为“冬祭”的日子,即人们到亡人
坟茔焚化纸钱,有的剪纸为衣,在坟茔焚化,名曰“送寒衣”,
现烧纸祭亡灵之习仍很流行。
(十一) 冬至
冬至是农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即阳历的十二月二十
二。习俗当日吃饺子,即“安耳朵”,意为不会冻坏耳朵。传说
东汉时医圣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之职回到家乡南阳,他看到那些
为生活所迫的穷人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许多人冻坏了耳朵,
就在冬至那天于南阳城东关外搭起医棚,并盘上大锅,亲手熬制
一种能专治冻伤的“祛寒娇耳汤”,广舍众人。后来人们为纪念
张仲景,模仿他熬汤的“娇耳”(一种用面皮将切碎的羊肉、药
材等包成耳朵模样的小包)沿袭制作为现在的饺子。
(十二) 腊八
腊八指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各家午餐主食为“腊八粥”
(用粥杂以豇豆、面条、粉条及果品等制成),意为“年事毕,六
陈足”。一年农活到此结束,准备置办年货迎新年。
(十三)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旧俗的“灶神节”。传当晚
各家主食为烧饼(俗称“火烧儿”)与豆腐胡辣汤,并由男人们用
雄鸡、烧饼、糖果等祭祀“灶神”。南阳的街巷俚语说的“二十
三(儿),炕锅边儿(火烧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就是说迎新年自此日起
已进入“倒计时”。
(十四) 除夕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人一起吃一顿饺子,然后
坐至子夜过后,燃放鞭炮,高燃红蜡或高挂红灯,以祭祀“诸
神”,俗称“熬年”或守岁。
二、 当代婚嫁习俗
自改革开放以来,南阳的婚嫁形式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包办、
买卖、近亲、转亲、换亲、娃娃亲、童养媳、指腹婚等落后婚姻
形式已基本上杜绝,通过介绍、自由恋爱成婚已占主导地位。
经济生活的丰富也为青年男女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机会,使更多
的同事、朋友、同学成为情人、伴侣。“征婚启事”、“红娘”、
“婚姻介绍所”也应运而生。
(一) 农村婚嫁礼仪
在农村,自由恋爱也常见之,即便是自由恋爱,也要找个
“媒人”作为证婚人,当面将房子、债务偿还、赡养老人等商
量妥当,防止婚后生麻烦。经人介绍认识的一般要认识一段时
间,少数还要看属相、岁数有无冲犯,待一切都较满意后,便
可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中男方要置办礼物、定婚金、酒宴
等,陪女方订婚者多为其母、姑、姨、嫂等亲人,结婚时间待
定。订婚后的重要节气,男方还要备礼请女方去过节。订婚期
间,若男方提出退婚,所付见面礼、定婚金、衣物等不再索取,
如女方提出则如数退还。结婚的前一晚上,要请一小孩睡在新
床上,谓之“压床”;还要请一位结过婚的嫂子,将花生、枣、
筷子等撒或放在床头,取“早生贵子”之义。其中花生必须是
生的,预示新娘会生,且是一男一女地生。结婚当天要布置新
房,贴喜联,请鼓乐,宴请亲朋。亲朋还要送上数目不等的贺
礼。结婚仪式结束后,夫妻入洞房。兄弟、表兄弟及小孩们向
新娘讨要喜糖、压箱钱。然后婚宴开始。宴饮期间,新郎要向
新娘引介各亲朋,并倒酒示敬。
(二) 城市婚嫁礼仪
城镇青年男女在自由恋爱中,大多会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如身高长相、人品修养、家庭状况、经济地位、文凭学历等,
结合自身条件,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各方面较满意后方可订婚,
男方要买些贵重的订婚礼物。
结婚一般选在五一、五四、国庆节、元旦等法定假日,结
婚前几日要发请帖,敬告亲朋好友举办婚宴的时间和地点等,
结婚时还要举行结婚典礼仪式,内容多为向亲朋致敬等。
目前,城镇青年越来越崇尚旅游结婚、集体结婚等形式,
这些结婚形式已成一种时尚,被越来越多的恋人所采用。
(三) 结婚仪式及“闹房”习俗
这种习俗多见于农村,城镇亦有,但内容视具体情况而简
繁不一。
农村结婚过程大致如下:结婚当天早晨男方派出娶亲队伍
到女方家,女方礼仪性接待后,将陪嫁物品抬上娶亲车辆,女
方送亲队伍少则几人,多达几十人,随着娶亲车辆一同到男方;
当队伍行至男方家附近时,男方再另派一干人迎接,并燃放鞭
炮,搬卸嫁妆,以便送亲的“娘家人”早入席以避讳;待新娘
到门口时,一般由新郎背、抱下车,至“天地桌”前,“天地
桌”是一张桌子铺上红布或红纸,放上花等装饰物,上方贴一
婚礼仪程,包括鸣炮、奏乐、拜天地、拜长辈、向来宾鞠躬、
夫妻交拜、夫妇交换礼品、证婚人发言、介绍恋爱经过、亲友
致贺词10项内容;新婚夫妻拜完后入洞房,饮交杯酒,弟弟、
表兄弟、小孩等则拥入洞房向新娘讨要压箱钱、喜糖等;然后
招待送亲人,宴请宾客,至黄昏席散。晚上由众人喝酒嬉戏斗
趣,俗称“闹房”。目前,因外出打工等因素,闲居家中的年
轻人较少,更因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闹房”习俗逐渐
淡化。
城镇结婚闹房则多在婚礼仪式举办过后,仅男方同事或年
龄较小的同辈男士闹房,内容及形式也较农村简单得多。
以上便是简要整理的南阳的民风民俗,作为一个南阳人,
深爱着这片土地,深深感动于它多姿多彩的文化。
整理人:卢艳(河南省南阳市)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23:2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201033181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阳市风俗文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阳市风俗文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