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3-05-27 21:21:28 阅读: 评论:0

我国环境现状-猪肠粉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句)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1.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

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与通

欤;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

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

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

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

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

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

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

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

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

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

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

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

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 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它。这样,高 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

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

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

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

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

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2.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

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

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

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

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

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

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

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

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

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

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

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

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

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

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

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

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

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

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

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

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

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

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 文和传文都普遍地

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

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3.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后出师表

诸葛亮〔两汉〕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

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

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

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

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

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

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

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

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

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

寿、刘A、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

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

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

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

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

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

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

睹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

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

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

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

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

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荒芜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

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

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

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

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

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

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

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

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

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

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

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

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

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

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

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

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

玉、阎芝、丁立、白寿、刘A、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

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

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

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

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

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

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

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

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

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

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

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

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

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4.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

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

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

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

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

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

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

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

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

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

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

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

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

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

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

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

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

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

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

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

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

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

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

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

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喜地前来

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

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

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

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

,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

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

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

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

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

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

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

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

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

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

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5.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

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

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

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

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

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6.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卜居

屈原〔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

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

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X訾栗斯,喔咿儒儿,

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

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

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

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

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

事。

翻译/译文

屈原被流放后,三年没能再见楚怀王。他竭尽智慧效忠国家,却被谗

言谤语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见太卜

郑詹尹问卜说:我对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过您的占卜帮助我分析判

断。郑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去龟甲上的灰尘,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屈原说:我宁可诚恳朴实、忠心耿耿呢,还是迎来送往、巧于逢迎

而摆脱困境?宁可垦荒锄草勤劳耕作呢,还是交游权贵而沽名钓誉?宁可毫

无隐讳地直言为自己招祸呢,还是顺从世俗贪图富贵而苟且偷生?宁可鹤

立鸡群而保持正直操守呢,还是阿谀逢迎、强颜欢笑以侍奉那位妇人?

可廉洁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还是圆滑诡诈、油滑适俗、趋炎附势?

宁可像志行高远的千里驹呢,还是像浮游的野鸭随波逐流而保全自身?

可与骐骥并驾齐驱呢,还是追随那劣马的足迹?宁可与天鹅比翼高飞呢,

还是同鸡鸭在地上争食?上述种种,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舍弃哪个

该遵从?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黄钟大吕

竟遭毁弃,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则默默无

闻。唉,沉默吧,谁人能知我廉洁忠贞的心哪!”

郑詹尹于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说: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

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

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之理。请您花心思实行您的主

张吧,龟甲和蓍草实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

7.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后赤壁赋

苏轼〔宋代〕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

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

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f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

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

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

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

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

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

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

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

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

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即使有酒也没有菜

肴。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

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

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

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

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

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

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

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

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

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

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

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

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

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

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

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

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

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

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8.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

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

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

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

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

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

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

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

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

了。

9.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

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

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

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

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城墙并不是

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

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

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

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

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

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

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

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0.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曾不知老之将至一作:不知老之将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

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

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

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

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

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

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

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

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

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

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

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

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

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

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

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

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

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

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

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

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

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

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木瓜泡酒-安全生产建议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21:2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93688181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pdf

标签:文言文摘抄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