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更新时间:2023-05-27 18:01:57 阅读: 评论:0

贴鼻子作文-进学生会的申请书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语文学习心得)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

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

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 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

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

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

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

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

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

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

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

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

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

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

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

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

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

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

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

位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

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

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

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

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

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

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

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

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

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

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

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

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

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

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

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

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

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

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

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

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

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

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

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

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

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

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

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

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

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一个美国青年,家里十分贫穷,一日三餐都勉强维持,更别说像样的衣服了。可是,

这个青年却有着在一般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那就是当演员,成为明星。亲人和朋友都

非常不理解他,连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又如何能拍上电影。

那个时候,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青年逐一记下来,然后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

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

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500家公司全部拒绝他,这种事情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恐怕就此罢手了。然而这个青

年并没有放弃,他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

二轮拜访和自我推荐。

然而同上一回一样,500家电影公司依然全部拒绝了他。于是,青年又进行了第三轮、

第四轮。终于,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

下剧本先看一看。

青年苦苦等待了数天后,被公司请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

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电影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就是《洛奇》。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下层社会的不

起眼人物,他的生活波澜不惊,平淡无奇,本人也似乎显得有些木讷古板,从表面看他没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但当世界拳击冠军决定把他视为提高自己声誉的沙包时,他

内心那股永不服输的精神才表露无遗,艰苦的训练证实了一个男人在面对巨大压力和挑战

时所应该体现的精神。与世界冠军对战的结果固然是失败,但那种精神却让他赢得了荣誉。

而这位青年就是著名的影星、导演、制作人兼作家——席维斯?史泰龙。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民俗活动有哪些-我想变成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18:0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8171756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励志人物故事素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励志人物故事素材.pdf

标签:励志人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