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搭配
配菜要讲究⽅法,使烹制的菜肴既美味爽⼝,⼜令⼈赏⼼悦⽬,具有诱发⾷欲的作⽤。配菜的⽅法,可概括为三个⽅⾯:
⼀、根据烹制的基本要求进⾏配菜
⼀般菜肴拓烹制,要求⾊、⾹、味、形、养、名俱佳。也就是说,每个⽅⾯的配合,都必须和谐协调,合理得当。
1、关于颜⾊的配合
菜肴颜⾊的配合,其实是主辅料⾊泽的配合。⼀般是通过辅料,衬托或突出主料,其形成的⾊泽,可以分为顺⾊、花⾊、异
⾊。(1)顺⾊。即主辅料颜⾊相同或⼗分相近。如“炆⽔晶⽥鸡”,⽥鸡⾁剁成幼丁为⽩⾊,敷盖在上⾯辅料是虾胶、蛋⽩、
杏仁等经拌匀蒸熟后也是⽩⾊,此菜肴⾊泽洁⽩。(2)花⾊。指辅料是多种与主料不同的颜⾊。多种不同颜⾊的辅料与主料
的配搭,必须根据菜肴的特点,使配⾊的结果,形象⽣动,协调和谐,给⼈以美的感觉。如果只是花花绿绿,凌乱⽆章,只能
给顾客带来厌烦感。“⽣菜龙虾”,盘底垫绿⾊⽣菜叶,再叠上红⾊的番茄⽚,龙虾头摆在盘的上端,龙虾尾置于末端,中间每
⽚龙虾⾁上,叠上形状⼀致的⼀⽚⽕腿与⼀层蛋⽩,使菜肴⾊调多彩,形象逼真,和谐协调,⼗分美观。(3)异⾊。指主辅
料⾊彩相反。异⾊配合要⼗分讲究,因其易产⽣令⼈厌恶的⾊彩,尤其是动物原料。例如在⽩⾊的⽥鸡⾁上盖⿊⾊⾹菇,便易
引起⼈们联想起⽥鸡(⽔鸡)的状貌⽽恶⼼。
2、关于⾹和味的配合
菜肴的原料⼤多数有其固有的味道,极少数是没有明显滋味的,如鱼翅、海参、⽵笙等。配菜厨师除必须全⾯了解原料未加
热前的味道外,还需了解加热后所产⽣的⾹和味,以及由于烹制⽅法的不同,引起原料⾹和味的复杂变化。遵循去腥、提鲜、
增⾹、减腻、助美、抑浓的原则,恰当配搭辅料。例如,以蚝(牡蛎)为主料,如采⽤“煎”的⽅法制成“蚝烙”,其配料是薯
粉、蛋,烹成的菜肴极鲜⾹可⼝,乃为潮汕名菜。若⽤蚝泡汤,就不能以蛋品为配料,因蚝⽤以泡汤,鲜美味很淡,蛋在汤中
对汤汁不能挥发⾹鲜味。蚝汤的鲜美味,必须借助⾁类,如⽤上汤或⼆汤,再配些茼蒿或紫菜,或潮汕咸菜,就能有⾹鲜美
味。
⼀般主料⾹和味⽐较突出的,配料起辅助与衬托。若主料本⾝没有什么⾹鲜味或味较淡的,必须⽤较浓的辅料弥补,如“焖
⾖腐盒”,因⾖腐本⾝味淡,需要虾⾁、鸡⾁、猪⾁、⾹菇及其他多种配料,使制成的菜肴味鲜浓郁。
3、关于形的配合
菜肴不讲究外观,胡乱地把烹制的原料堆在盘⼦⾥,只能给⼈以仓促、草率之感,不能令⼈畅快;具有整齐美好外观的菜
肴,却能使顾客⼼欢意悦。但讲究菜肴外观,必须着重提⾼菜肴质量,⽽不是追求形式美,不顾质量。如“酸梅乌⽿鳗”,把乌
⽿鳗切圈之后,⼀块⼀块地平摆在盘上,在每⼀圈的正中配放数量恰当、均匀的酸梅,这⽐不整齐摆设,随便把酸梅汁淋在鱼
⾁上,效果就不⼀样。
辅料与主料的形状配合,原则上是辅料适应主料的形状,衬托主料的形状,突出主料。主料若是条形,辅料也必须是条形;
主料是粒状,辅料也应是粒状。即所谓“块配块”,“⽚配⽚”,“丁配丁”,“丝配丝”,“条配条”。⼀般来说,辅料应⼩于主料,不
能喧宾夺主。⾄于主料因改花⼑⽽经加热变形的,辅料不能死板跟着其变形状态切配,⽽是按上述原则,灵活处理,求其协调
匀称。
4、关于菜名的配合
菜肴与菜肴名称的配合,也就是给菜肴起名字的问题。
配菜⼈员需给菜肴定名称的,多数是创新菜、新潮菜。给⼀款新菜肴定个名称,要定得好,并不是信⼿拈来,⽽是需动动脑
筋。纵观潮菜菜名,⼤体可分为10种类型:
(1)按主料和烹调⽅法定名。如“红炖鱼翅”、“⽣炊膏蟹”、“红烧猪脚”、“油泡肚尖”、“⽣炒明蚝”等。这⼀类型菜名最多。
(2)按辅料和主料定名。如“⼲贝⾖腐”、“⽣菜龙虾”、“⾦⽠芋泥”等。这⼀类型的菜名也较多。
(3)按调味品和主料定名。如“蚝油鲍⾓”、“⾖酱⽔鸭”等。
(4)按菜肴的形状定名。如“清芙蓉鸡”(⽤蛋⽩做成芙蓉花盖在鸡⾁上)“绣球⽩菜”修饰语说明菜肴形状。
(5)按菜肴颜⾊定名。如“⽩⽟⼲贝”、“清⽩⽟带”(鹅肝制汤)。
(6)按烹调⽅法及原料的⾊、⾹、味、形的特征定名。如“炒麦穗鱿”、“⽣炒鸡⽶”、“焖咖喱鸡”、“炖五⾹鸭”、“⼲炸肝
花”等。
(7)按烹调⽅法及主料、辅料的名称定名。如“炸川椒胗球”、“焖厚菇朱⽠”等。
(8)按地名定名。如“澄海猪头粽”、“潮州鱼丸”等。
(9)⽤⽣动形象的⽐喻或寓意定名。如“喜鹊育雏”,以虾胶为主料做成⼤鸟、⼩鸟,⽤⾖粉丝、发菜、蛋⽩丝做成鸟巢,
摆设造型。⼜如“游鱼映⽉”,以虾胶、鲜鱿做成鱼状,⽤⼀只蛋黄置于盘中间象征⽉亮,盘四周围芫荽造型。
(10)按烹调⽅法及地名、主料定名。如“炊西湖鱼”、“糕烧后陇番薯”等。
给菜肴定名⼀般要注意名与实相符,基本能从菜名领略菜肴的内容。其次要雅致得体,即不宜乱⽤华丽词藻,⼜要防⽌庸俗
化。
⼆、根据菜肴的原料构成特点进⾏配菜
热菜菜肴原料构成特点可以包含多⽅⾯的内容,其主要的有:(1)菜肴只有主料⼀种;(2)菜肴既有主料,⼜有辅料,
(3)菜肴有多种不分主次的原料。
1、配单⼀原料的菜肴
只有单⼀原料的菜有⼏种情况:(1)事先不经过任何辅料或调味品佐味,将⽣料变为熟料之后即可上桌,如“⽩焯虾”,“⽩
斩鸡”之类,还有贝类“蚶”等。这类菜肴,⼀般是原料本⾝有特殊的鲜⾹美味,为品尝其原味,不渗⼊其他味。烹制此种菜肴,
配菜者要注意⼆点,⼀是选料要精,如“⽩斩鸡”的鸡,必须是本地的稚嫩⼩母鸡;⼆是要配好做蘸料的酱碟,“⽩斩鸡”要配普
宁⾖酱;虾蘸料要⽤葱珠油、⽩豉油精加适量味精;蚶要配三渗酱。(2)菜肴原料经调味加⼯上席。如炒青菜,是经过油炒
并加上汤与调料之后制成的;⼜如卤制品:卤鹅、卤鸭、卤猪⾆等,是经过加⼊多种⾹料、味料的卤汤熬煮⽽成的。制作这类
菜肴,配菜者也要⼗分重视选料。例如炒青菜,必须是新鲜的稚嫩时菜。如果是“炒全菜”,按⼈计量,选料时还要注意每条菜
的⼤⼩均衡。(3)单⼀原料的菜肴,若此原料本⾝乏味,如鱼翅等,配菜者须把烹调各个环节所需的辅料,事前恰当、完整
地给予配搭。
2、配主辅料兼有的菜肴
配主辅料兼有的菜,即主料需要辅料补充、辅助、衬托、配搭。有佐味的,有佐⾊的,有佐形的,有助于营养调剂的;也有
两者或数者兼备的。辅料的数量、与主料的⽐例多少,也悬殊不⼀,需因菜⽽定。辅料的⽤法也不同,有的佐味后取出,有的
上碟成菜。如“炖荷包鸭”,在去⾻的鸭腹填满了胗丁、⽕腿丁、猪⾁丁、鸡丁、莲⼦等各种辅料、调料,⼜⽤粗⾻佐汤味。这
个菜肴的辅料,佐味⼜佐形,量多,⽽粗⾻佐汤味后必须除去。⼜如“芙蓉乳鸽”,⽤鸡茸酿在两只鸽⾁上,⼀只鸽在鸡茸⾁上
撒⽕腿末,另⼀只撒芹菜末,炊熟勾芡后上桌。⾊彩鲜明,⼀红⼀青,味道醇⾹。此菜辅料即佐味,⼜佐⾊。⾄于炊鱼通常⽤
的姜、葱、芹菜、红椒等辅料⽽其有去腥味,增美味,添⾊彩的功效。
属于配辅料的菜肴,配菜者⾸先必须明确配料的⽬的,⽆论是⾊、⾹、味、形或营养的配合,都必须遵循辅料是为了突出主
料、服务主料的原则,合理配搭辅料,使菜肴更加精美。
3、配多种原料混合不分主次的菜肴
配由多种原料组成的不分主次的菜肴,其中“不分主次”并不指数量上的绝对均衡,⽽是表⽰在菜肴中的同等地位。但由于原
料的性质、特点有别,故在量的⽐例应有所不同。如“凉冻五果”,其中有西⽠与莲⼦。对这类菜肴配菜时要准确掌握⽐例。由
于原料的不同,烹制也往往需要根据原料特点,采⽤不同的⽅法,分别先后进⾏,最后合成⼀个完整菜肴。配菜者在进⾏配菜
时,就必须从原料的配合协调,菜肴造型需要,烹调时对原料的要求等,确定原料的选择与数量⽐例。
三、根据菜肴的造型需要进⾏加⼯和配菜
菜肴讲究⾊彩、造型,⼈们习惯称有造型特征的菜为“花式菜”。花式菜必须原料精美,加⼯细致,配菜完善,烹调技艺⾼
明,才能烹制出造型美观,⾊泽明丽协调,味道鲜美可⼝的佳肴。
潮州菜花式菜向来以烹调技艺精巧细致出名,每⼀道菜往往要经过许多环节,⾸先进⾏半成品的加⼯。然后再进⾏合理地搭
配。下⾯介绍其制作⽅法。
(1)塑
塑是对菜肴进⾏形象塑造。如“绣球⽩菜”,以⽩菜为主料,烹出的菜肴状貌像个绣球。这是经过了⼀个复杂的加⼯程序:将
⼤⽩菜逐瓣剥开,切去菜⼼,把剩余的菜切成瓣状插⼊缝隙,将鸡⾁、鸡胗、⾹菇、⽕腿等经切细加热⼊味之后制成的馅料,
置于菜中间,再把各瓣菜包起,⽤芹菜茎扎紧,使之状如圆球。再蘸淀粉后放进油锅略炒,并加各种辅料(⽕靠)炖佐味,起
锅后⼜加味料。菜肴造型似绣球。配菜须按造型需要进⾏。
(2)卷
卷是将不规则的多种原料卷成圆筒形。如“⼲炸虾筒”,将明虾⾁⽚开压平,中间夹着⽤肥⾁、⽕腿、⾹菇等副料,然后卷成
圆筒形,粘上⾯粉,再涂上⼀层蛋⽩液,经油炸之后,形如筒状,外酥⾹,内鲜嫩。
(3)穿
穿是将切成丝或条的原料穿进脱离的动物性原料中,使半成品形状整齐,味道鲜⾹。如“⽟簪⽥鸡”是将⽥鸡腿的腿⾻抽掉,
然后把⽕腿、⾹菇、笋⽚切成丝,⼀起穿⼊腿⾁中,撒薄粉后过油,再加味料勾芡成菜。其形似⽟簪,造型整齐美观。
(4)包
包是指经加⼯形成各种形状的原料,由薄膜或薄⽚⾷品原料如腐膜(腐⽪)、朥纱(猪⽹油)、蛋⽩⽪之类包起来,经油炸
或炊等⽅法,使之形成某⼀形状。如“⽩鳝包”、“果⾁”等。“⼲炸果⾁”是⽤⽹纱朥或腐膜把切成细丝或粒状的猪⾁、⽠碧、葱、
马蹄、川椒经调味拌匀所成的馅料,包成条状,再切成3-4厘⽶的段,并于切⼝处蘸上⼲⽣粉后油炸⽽成。
(5)串
串是指⽤硬物将多种原料串连起来,使之成为⼀种特殊的造型。例如“旗⽃鸭”,把鸭起⾁,取⾻10-12⽀,把鸭⾁切成块
状,⾹菇也切成同样的形状后,⽤鸭⾻串起成串,成为⼀种造型美观的菜点。
(6)酿
酿是把经加⼯调味制成的泥茸状辅料,或盖在主料上⾯,或垫在主料下⾯,或镶⼊主料中间,使之造型美观,增添美味。如
潮菜的“酿百花鸡”,把由虾胶等原料制成的馅料,盖在鸡⾁上⾯。“酿⾦钱鳔”则是把虾⾁、⾚⾁打成胶状,再加上⽅鱼末之
后,酿进鱼鳔中。“酿七星鸡”则是在主料鸡⾁下⾯酿上虾胶。
(7)贴
贴是将主料与辅料相贴在⼀起,使造型得体,增加美味。例如“⾹酥芙蓉鸭”,把粘上芫荽叶和⽕腿⽚的蛋⽩泡件,贴于炸成
⾦黄⾊的鸭块上,使其造型美观。
(8)扎
扎是指把原料加⼯为条状或⽚状之后,⽤线状物结扎成扎型。如“⼲炸蟹枣”,将蟹⾁及其他各种配料⽤腐膜卷成长条之后,
再⽤咸草丝将其结扎起来,炊熟之后定型,除去咸草丝,再⾏油炸。
(9)扣
扣是为了菜肴能⼊味和造型的需要,把主料放在底层然后进⾏焖、炖,上桌时把菜肴翻扣过来。如“玻璃⽩菜”,先将过油⼤
⽩菜放进碗⾥,加上⾹菇、⾁等配料,经焖煮后翻扣过来,原料加薄粉⽔勾芡淋上,菜肴⾊⽩透亮,状似玻璃,油滑软烂。
(10)填
主要是禽类经摘除内脏和脱⾻之后,在其腹内填⼊经加⼯调味的细料。如“鸽吞燕”、“鸽吞翅”和“荷包鸡”、“荷包鸭”等。配菜
必须根据菜肴的各种造型要求,准确合理配齐各种原料。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14:3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69270189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菜品搭配——精选推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菜品搭配——精选推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