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童的⼼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童⾝体的正常发育,⽽且关系到⼉童今后的⼈⽣⾛向。以下就是为您奉上的⼉童
⼼理健康教育⼩常识【精选6篇】,欢迎您的参考和学习。
1.⼉童⼼理健康教育⼩常识
幼⼉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善于发展幼⼉健康的⼈际关系。幼⼉的⼈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的⼼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在幼⼉园
⾥,幼⼉的⼈际关系主要包括师⽣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是⼼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
幼⼉积极的⾃我概念,学会与别⼈友好相处,养成合作性⾏为,为幼⼉今后适应社会⽣活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在⼀⽇的⽣活中,每⼀天的环境影响着每⼀件事物的现状,社会上每个⼈的⾏为状态,都影响
着幼⼉的⼼理健康发展。
3、教师要善于掌握幼⼉⼼理产⽣发展的特点。幼⼉从2⾄3岁开始到幼⼉园,这个时期幼⼉⽣活范围开始扩⼤,⽣活发⽣
了很⼤的变化,也就是说幼⼉离开了⽗母和熟悉的亲⼈,到⼀个陌⽣的环境与⽼师和其他⼩朋友⽣活在⼀起,开始会感到陌
⽣、孤独、惧怕、焦虑,从⽽产⽣留恋家庭、⽗母、爷爷、奶奶及亲⼈,出现爱哭、缠⼈的现象。幼⼉到4岁时,⼼理发展出
现较⼤的飞跃,开始适应幼⼉园的环境,学会调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觉地维持和⽼师、⼩朋友良好的⼈际关系。幼
⼉到5⾄6岁时,开始有⽐较稳定的⼼理状态,情绪变化较⼩,⼼理已经开始形成系统,已改变了部分性格,在社会发展条件
的影响下,在⼈际间和现实⽣活相互交往中发⽣较⼴泛的变化,这是幼⼉⼼理健康发展的基本特点。
4、教师要善于观察幼⼉⼼理发展所产⽣的影响。媒体就是信使,它通过⼉童读物、⼴播、电视、电影、游戏机来渗透幼
⼉的好奇⼼灵,不少幼⼉可从以上媒体中模仿⾃⼰所喜欢的鲜艳⾊彩、新奇、变化、形象丰富、活动有趣的事物,从⽽促进想
象、理解、记忆、思维能⼒的发展,培养兴趣爱好、能⼒、性格,促使⼼理健康发展。
2.⼉童⼼理健康教育⼩常识
幼⼉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
1、教师要有夯实的科学卫⽣保健知识,强调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定要思路清
晰、循序渐进、表达⽆误。
2、师⽣关系和班级⽓氛会对幼⼉⼼理产⽣重⼤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建⽴良好的师⽣关系,⾸先要求教师有健康的⼼
理素质、⾼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动作等,使幼⼉对⽼师充分
信任,以积极的态度培养⾃控能⼒,同时要形成民主、热忱、向上的班级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满⾜幼⼉内在的⼼理需要。
3、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要根据幼⼉的个体差异,采⽤不同的教育⽅法和⼿段,对不同的幼⼉提出不同的要求和
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幼⼉不断地看到⾃⼰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的进步,进⽽增强⾃信⼼,促进⼼理健康发展。
3.⼉童⼼理健康教育⼩常识
如何制定幼⼉健康教育的⽬标:
1、增强幼⼉的体质,促进幼⼉⾝⼼健康发展。
2、培养幼⼉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基本动作,同时培养活泼开朗不怕困难等⼼理素质。
3、帮助幼⼉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活习惯。
4.⼉童⼼理健康教育⼩常识
如何选择幼⼉健康教育的内容:
1、与幼⼉健康⽬标相对应。⼀⽅⾯教育⽬标要以教育内容为依据才能得到落实,另⼀⽅⾯,教育内容必须以教育⽬标为
依据。
2、与幼⼉⾝⼼发展与⽣活经验相关联,也就是说要针对幼⼉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
3、家园密切配合、做好健康宣传⼯作是对幼⼉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
4、教育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的接受能⼒,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可接受的⽅式呈现出来显得更为重
要。
5、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健康的重要环节。在健康教育中可针对社会治安问题教育幼⼉最基本的⾃我保护意识和
能⼒。如:不跟陌⽣⼈⾛、不吃陌⽣⼈的东西、在家不随便给陌⽣⼈开门,等等。
5.⼉童⼼理健康教育⼩常识
如何实施幼⼉园健康教育:
1、在实施幼⼉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努⼒做到把握规律、遵循原则、讲究⽅法。
2、丰富幼⼉的健康知识,使幼⼉养成良好的⽣活习惯、卫⽣习惯和体育锻炼的习惯,采⽤丰富的知识、动作和⾏为练
习,讲解⽰范,体育游戏,训练⾏为,培养习惯等⽅式进⾏。
3、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培养幼⼉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信⼼,促进交往能⼒的发展,使幼⼉形成良好
的个性。
4、实施适宜的教育⽅法,给幼⼉⾃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体,锻炼意志。
5、家园共育,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持、帮助家长提⾼教育能⼒。
6.⼉童⼼理健康教育⼩常识
幼⼉园在实施幼⼉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
1、注重⼈⽂环境,建⽴和谐、健康的⼈际关系。⾸先,要建⽴良好的师⽣关系;其次,教师要善于利⽤集体活动的机
会,帮助幼⼉建⽴友好的同伴关系;再次,教师要提⾼⾃⾝的教学⽔平及职业修养。
2、加强幼⼉园场舍建设,建设符合幼⼉⾝⼼发展特点的⾼标准幼⼉园。幼⼉园的园舍建设应有⾜够的空间,满⾜幼⼉正
常的活动及起居的需要。应尽量保证幼⼉园内及周围的空⽓清新,光线充⾜,⽆噪声污染。园内应有⾜够的绿化⾯积,以种植
花草为主,乔灌⽊为辅,还可结合科学常识教育,种植⼀些常见的树⽊和蔬菜。室内外花草树⽊的栽种,盆景、雕塑和画像的
配置,⾛廊和橱窗的装饰和布置,应烘托出⼀种促使⼉童积极向上的⽓氛,有益于⼉童⼼理健康地发展。
3、为幼⼉提供各种既能达到教学⽬标,⼜能满⾜⾝⼼需要的活动材料、玩具、学习⽤品等,促进幼⼉⼼理健康发展。
幼⼉的⼼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幼⼉⾝体的正常发育,⽽且关系到幼⼉今后的⼈⽣⾛向。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论断:“⼉童
出⽣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是与成⼈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
刻的社会性⾏为。”也就是说,幼⼉期是⼀个⼈⼼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对⼈⼀⽣的成长和发展⾄关重要。我们在教育过程
中应重视幼⼉的⼼理健康教育,加强幼⼉⼼理健康的教育⼯作,密切联系家园,共同采取⾏动,消除幼⼉⼼理健康障碍,促进
幼⼉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爱精⼼地呵护他们,⽤科学的理念去编织育⼉的“摇篮”,⽤科学的⽅法引导孩⼦健康成长,给他们
插上展翅的双翼,我们共同期待今天的雏鸟,⼀定会变成明天的雄鹰,在浩瀚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5:3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369831773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小常识【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小常识【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