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9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1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为什么是
礼俗社会,为什么是熟人社会,为什么乡间重语言不重习字,为什么攀交情重关
系不重权利和契约,为什么会形成单系(即父系)亲属原则,为什么这样的社会是
皇权的发祥地,等等。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均有解读。
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很多日常社会现象思考,直击现象中蕴含的本质,并智
慧地从本质中发现了规律。《乡土中国》在1947年出版,但这种观察方法和思
考方法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发展
具有一惯性,乡土特征在现在仍然存在,理解这些特征,对分析现今社会现象具
有重要启示意义。
这本书内容很多,乡土内涵也十分广泛,下面我想主要从法院解决纠纷职能
的视角出发,以五个问题为线索,简单介绍本书的部分内容。
一、乡土是什么
说到乡土社会,乡土性,我们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印象,比如人情关系,家族
制和家长制,熟人社会,礼治等等。这都是乡土的表现。我们在有一个这样的初
始印象的基础上,在下面的思考中,可以简单地将乡土社会代入为农村,现代社
会代入为城市。
二、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如何
谈及此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无讼”“厌讼”。乡土社会是一种礼
治社会,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
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
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
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
过”“师之惰”,儿子做了坏事,父亲得受处罚,甚至教师也难辞其咎,教得认
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打官司也就
成了一种羞耻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由德高望重、读书知礼的人主持
调解,先把被调解的双方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里的脸”,教训一番,有
时候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这样的做法十分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子曰:“听
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就是说审案子的根本目的是使案件不再发生,
乡村里的调解就是以此为目的的教化。
三、乡土社会的调解教化与现代社会的诉讼审判之别
中国社会在发展和改变,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吸收了很多西方观念和规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乡土社会的调解教化与现代社会的诉讼审判有什么差别?原因
是什么?
乡土社会里人是不流动的,是扎根于土地的。一个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以血
缘为纽带,以夫妻关系为横轴,以父子孙关系为纵轴,以礼治为主要手段。现代
社会里人是流动的,一个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是因完成某一项社会任务或目的结
合在一起的,以契约为纽带,以法治为主要手段。刑罚的用意不再是“以儆效尤”,
而是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民法也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比如
合同关系中,一方违约,我们不能说他不讲诚信,没有教化,只能说他在继续履
行合同和承担违约责任中选择了后者,可能因为后者对他来说利益更大。再举一
个例子,妻子通奸,丈夫打伤了奸夫。在乡间这是理直气壮的,但是,通奸并不
犯法,但故意伤害却有罪。这可能导致懂得一点法律知识的坏人,在乡间为非作
恶,法律却还要保护他。费孝通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
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
如果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
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上面谈到,乡土社会是不流动的、扎根于土地的,现代社会是流动的、契约
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民事案件中,婚姻、继承、物权、侵权等纠纷更具有乡土
性,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公司、保险等商事纠纷更具有现代性。因此,强
调调撤等非诉解决方法,可能区分不同的纠纷类型会更具有社会性的意义。
四、乡土性现在还仍然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吗
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社会的诉讼审判方式可能存在不适之处,但
那是70年前的状态,现在很多农村农民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更何况大量农民
外出打工,已经融入到现代契约社会中去。那么第四个问题,乡土性现在还仍然
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吗?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限定于婚姻家庭领域。
我在和其他法官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人提到,他曾经到某较不发达地区任职
办案,离婚率很高,很多人都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家了就办理离婚,他认为这
可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副作用,家庭容易破裂,不像乡土社会那么稳定。我倒是
认为这恰恰仍然是乡土性作用的结果。
家庭这个概念在人类学上是指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为其机构,生育为
其功能。但在任何文化中,家庭总是被赋予了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夫妇之间的
合作并不因儿女长成而结束。尤其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庭也并不只限于父母
子的三角亲子结构,而是父系氏族结构,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
父系方面的亲属。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
落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这样的组织必须是长期延续的,不因个
人的成长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在这样的结构中,夫妻之间的富有激
情的、易变的横轴是配轴,父子、婆媳间的稳定的、讲究服从的纵轴是主轴。这
样的一种社群结构或者说生活习惯,落在刚才所说的夫妇二人外出打工的情形
中,就可以解释为,纵轴缺失,仅依靠横轴支撑家庭的稳定,而横轴本身是激情
的易变的。因此对于仍停留在乡土社会思想状态的农村夫妇,既没有纵轴支撑,
也没有现代夫妻思想契合,富有责任感的横轴观,这样的婚姻破裂是可以解释的,
很正常的。
五、《乡土中国》中的乡土
说完了这几个问题,让我们带着思考回到第一个问题,乡土是什么。从本书
来看,解释乡土社会的一个关键概念是“差序格局”。费孝通指出了中国乡土社
会的差序格局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的不同之处。在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
社会的道德体系的________是宗教观念:人在神面前平等,且神对每个人都公道,
所以道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差别而人人平等的。这跟墨家所提倡的“爱无等
差”是类似的。但中国乡土社会遵循的道德体系是根据儒家孔子提出的“推己及
人”,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道德体系,社会范围变成了一根根的私人联系,
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决定着不同的道德对待,这种道德体系是有差别的,团体道
德是缺乏的,换句话说就是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所以称作差序格局。刚才我们
提到的调解、教化是差序格局的体现,夫妻和父子的横纵轴是差序格局的体现。
群己之界限,公私之分别,都蕴含在差序格局之中。我们很难给乡土下个定义,
但可以说,乡土社会的核心特征是作为潜在规则的礼治和作为外在形态的差序格
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2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所著,全书仅五万多字,典型的“大家小书”。
书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了一个包含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
具的体系。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是有一个感悟:就是从历史的必然性的角度来看
待封建传统体制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一个体制可以稳定的存在几千年之久,
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中国特定的环境也是他滋生发育的最佳土壤。尽管从现
在看来,就是这个体制让我们落后于世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体制才可以孕育
出适合大刀阔斧的改革的环境,也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础。
下面简单说一下书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点。第一个是“长老统治”第
二个是“差序格局”。
长老统治是映射到最底层的乡村生活中的一个说法。中国古代是层级统治,
严禁越俎代庖,乡村身为最小但最为广泛的单位个体极具封闭性,不论是地理位
置上的封闭还是思想上的封闭。乡村社会是一个不易改变、创新的社会,以稳定
为最大的特点,而农业的最大目的就是求稳。四季的轮回即可保证农业的运转,
俗称“靠天吃饭”。旱时求雨,涝时求阳,人们将天神圣化,尽管也期望通过自
身的努力寻求一些改变,但是千百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把框架架地死死的,
四季的轮回带动人民的生活、带动人民的观念跟着轮回。乡村因为不变,所以重
视传统,重视经验,所以有了老一辈的权威地位。长辈们继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
标准,这些旧传统,是足够把当前生活应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辈自然只能唯
唯诺诺,专以学传统为务,务必把老者当权威、当老师,只能尊崇不能违反。待
过几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胡须满有把握地数落乳臭未干的后
生了;这样的经历,好像复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复制,如同四季。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的观念。不愿意变革、只求稳定是农业社会的思想特征。
老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因为他传递着祖辈们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历经洗练淘
出的金玉之珍。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树立正面形象,听话是先决条件,
老人的话不对你也不可以反驳,你也不可以顶撞。因为传统教育要求孝,孝的主
要内容就是“无违父之道”,且根本不许怀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退一步讲,就
算上辈人的确立错了规矩,你也没有可以顶撞可以反驳的资格,你可以阳奉阴违,
但是照顾老人的面子和情绪是顶重要的事情,是严重地关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
无可退步的地方。
但是农村也并不是不需要进化、不需要新生事物,新变化总是有的,只是很
慢而已。老人不希望变,对新事物要反对,要压制。下一辈在遵守祖训的同时总
要冒些另类的想法,但是又要顾及自己的名声,养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针
锋相对地犯上作乱,必须保持恭顺的样子。这样,就诞生虚伪,就偷偷摸摸干移
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赞同,实际反对,表面继承,实际修改,你定你的标准,我
做我的解释。看起来祖宗之法还占着神龛享受膜拜,实际上后代的蛀虫们正阴险
地一点一点侵蚀它的肌体。也正因为矛盾是靠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来调和,所以
变革的节奏缓慢。
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无论是无智识的农民大伯还是高层知识分子、皇亲贵
胄都是不动脑筋地在链条上依次运行,这是整个社会的特征,整个社会的内涵。
谁也逃不开。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
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
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
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
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
圈子的中心。
通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
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可
以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断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的社会圈子会
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
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讲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
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
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
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
子,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
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十分明确。最后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
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
社会网络是有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
费先生说,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
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可以这么说,在立体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石头,而当这些石头一起扔进水中的时
候,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而且还不断
移动,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也会因相互作用
而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或者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在不断地“伸缩”,这样的
动态模式也许可以更形象地体现出“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和变动的相互
关系。
而在中国复杂和变动的社会关系是有着它的社会根源,可以这么说,“差序
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之中的。在《乡土中国》里,费
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而孔子所
提出来的“推己及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这种社会结构里,从自身到他
人正是一种推的过程,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关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
的伦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
正是传统“差序格局”的状况,就是要建立社会等级和社会制度。
书中还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反复品读的观点,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乡土中国》读后感3
中国的封建时代存在了两千多年,然而最终也是在内忧外患下走向覆灭。
可是中国的乡村,却始终伴随着神州大地上敦实厚重的黄土,代代传承……
孤立与隔膜是中国乡村的特性,纵使在信息飞速发展、人与网络密切相连的
现代,“村”,依旧是很多人划分社会团体的基本单位之一。
在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中,中华的乡土、华夏儿女的家乡传承下了什么,
又保存了多少记忆?我希望在这里,抑或在费老的《乡土中国》里,你可以找到
满意的答复。
一、家族与宗法观念
将中国人牢牢绑在一起的是血缘、是亲情,中国人也因此拥有了西方国家所
不具备的家族意识。当然,也有说法说这种过于看重家庭的观念阻碍了中国人(尤
其是北方人)的发展。于此,便不再赘述。家的诞生要先于族。
起初,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等到后来家里殷实、富足些,养上了猪(在
以前称为豕),便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家”。“族”则是家的延伸。
家中人丁兴旺,总有人要出去打拼,这样的人像种子,落地生根,便又是一
个家。等到这样的家因为亲情集聚到一起,便可称之为“族”。
只不过后来经过一系列发展,“家”和“族”的意义又有了更多的延伸,从
而构成了多样的家族文化。至于完善于西周的宗法制,起初是为了维护王权的一
种血缘分配制度。为了区分大宗与小宗,便生出了嫡庶、辈分之类的关系。
随着时代更迭,一种种集团关系被取缔、一项项社会制度兴起又被废除,甚
至宗法制本身也残缺不堪,但家族的关系、宗法的观念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几千
年来未曾动摇。乡土中的家族与平日里大家所了解的大家族仍有所区别。在这种
只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恪守宗法观念外衣的氏族关系想一张张小网,乡村中每
一个姓氏都是一张网,网与网之间通过姻亲关系而有了交集。
辈分是一定要排的,因为这代表着乡土中一种对长者的敬畏。但是,这样的
恪守也容易弄出“五六十岁的老人像一个七八岁孩子叫叔”的尴尬。但是家族与
宗法观念毕竟传承了几千年,家族是宗法的载体,而宗法是家族等级的规范,这
二者不肯分割。
虽然在观念开放的现代宗法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
时间内,宗法观念充斥的家族依旧会是乡村血缘集团的'主旋律。
二、礼教
说倒:“礼”便不得不提到孔夫子。孔子的一生都奔波在复周礼的道路上。
他教导弟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称复礼为仁,可见在
孔子的学说中礼是具有很高地位的。子贡欲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
羊,我爱其礼。”便可一见孔子对礼的执着。在乡村中,礼扮演的是教化的角色。
因为在过去的很多时候,乡村中法律是行不通的。
不仅仅因为法律在乡村的普及率不高,而且很多乡村人认为私人矛盾依靠法
律来调和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所以乡村社会是“无法无天”的。既然规矩不成,
那么便只能依靠教化了。孩子生下来便耳濡目染的学习礼教,成年之后便被赋予
维护礼教的责任,老年后自然而然的成了礼教的忠实传承者。
在乡村,礼便是法律,违背规矩的事不一定是不对的,但一定是不合礼教的。
礼是人立的,教也是人进行的,这些恐怕与乡村的人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乡土
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是没有法律传统的,传统相比于现代社会更为重要。因为,
乡土社会中社会变迁小,农人一年一度,周而复始。越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
效的,也越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在这“代代无穷
已”的礼教循环中,礼教伴随着中国乡村的周而复始不断传承下来,并且不断压
缩凝练最终成为乡村的行为准则与制度规范。
而对于推行礼教运行的动力,《乡土中国》中有着明确的阐释:礼并不是靠
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一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人服从于礼是主动的。礼教也很重视人们对于服礼的主动性,并且不段试图提高
人们服礼的主动性。
三、差异性的人际关系
上文我们论述了宗法观念下家族中的人际关系,而在此,我们将分析乡村中
整体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乡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
想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然而在乡村,人际间的关系
却比这温暖的多。但是,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人们往往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待人处
事,并且同一称谓在不同的语境里往往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这种千百年前就存在的差异化的人际关系并未随时光逝去,而是代代流传,
并成为乡土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处事方法。说到这里,便不得不谈到中国人对某词
语的理解。第一个便是“家人”这一个词语。在西方国家,家人这个词语的意义
很简单——他家里的那几口人。但是在中国,很不幸的是,“家人”的意义十分
庞大,它可以指西方式的家人,也可以单指家中的某一个人,甚至可以扩大,那
便是你们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到现在,在一些营销关系或者利益关系上,大家
都可以称为家人。所以我们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就像是一个石子投入水中引发的阵
阵涟漪——以自我为中心,可以推及无穷远处。而在具体情景下的人际关系便是
更为复杂。
也许在餐桌上我们是亲戚,但是如果我开了个商店,亲戚来买东西还是会明
算账,这时我们便不再是亲戚,而是店主与顾客。虽然生活中也少不了“拿着用
吧,不用给钱”之类的情景,但是那样大多是碍于面子,而不是真心的关系转换。
因此亲戚之间虽然经常说“见外”,但是人们都盼着见外一点才好,不同人身份
与利益角色是人际关系差异化的基础,更是乡村中时代奉行却无人打破的传承。
四、小结,恪守与发展并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观念毕竟走向衰落,乡村中世代奉行与传承
的各种制度也必将走向没落。但是,就像我们恪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老祖
中传承下来的有些是不能丢的,因为这毕竟是中华精神依附的载体。恪守与发展
并存,发扬自身与兼收并蓄共进,自我肯定与自我批评共行,中华文化批判地继
承,乡村稳健振兴。
中华必将因此更加繁荣,伟大复兴也必将不日而至!
《乡土中国》读后感4
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主要看到两条线索,一是定位中华本土文化,
二是看待外来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乡土中国》无疑给了我们深刻的启
示。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反对盲目排外,立足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
的影响,之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本,为我所用”。此书包括:
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私人关系的道德、家族、礼制等方面,由
表至里,浅至深层层剖析中国乡土社会。
此书的精华所在,及影响我最深的,无疑是一个“土”字。中国社会未完全
意义上摆脱自己的乡土性,本人也觉得无需改变,乡土一次或许与中国现代化的
道路些许有些相悖,但是“乡土”,是我国如此本色。
全书有目录十一,我选下对我影响深刻的内容做出自己的见解,详如下:
一、土的重要性: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
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
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中国是农业大国,大河文明的滋养下,中国的农
业很早以前便领先于世界。而农业的根基在于土,中国人离不开土,就像孩子离
不开母亲的道理一样,正是这片神州大地,孕育着代代炎黄子孙。家立于土之上,
国也立于土之上,土为我们所居,是一个大概念的家,由此而生“生于斯,死于
斯”中国自古有“落叶归根”一说,人死后,总要把尸骨带回出生地安葬,“一
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此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
当代,四面八方的农民放下锄头,来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谋生,成为农民工,赚
的钱不是为了在城市买套房子安居在此,更多的是吧钱寄回老家建房子,就算在
城里有什么不测,家人也要千方百计把在外打工的人送回老家。
二、聚而居: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
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出于农
业原因,乡下有大大小小的聚居地,说也奇怪,中国习于聚居,但是孤立和隔阂
是明显存在的,大家在同一个村子里,生活在彼此熟悉的环境中,把信任和深度
交往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放眼到都市中这样的生活圈子由一村缩小到一
家,在高楼大厦中,门对门的两户家庭可以说是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再者,
中国虽然地大,但是人口都集中在个发达地区,形成人口的过于集中,人就不得
不聚而居了,此情况多为都市所有。而美国乡下则很少出现聚居现象,美国人少
地多,个人家庭自成单位,独来独往。我想美国等西方国家国民的冒险,个别负
责精神也是由此而来的吧。
三、乡下人的“愚”: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土”也成了骂人的名词。乡里人
到了城市不会看红路灯和城里人到乡下分辨不出包谷和麦子的道理是一样的,是
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国家处于各种原因,人为性的把人们划分为“农业
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除了户口上的区别,农民和城市人世无差别的。只是
因为硬件软件上的差异导致农村人接受知识的机会比城里人弱,导致他们知识不
及人。习惯性地把乡下人称为“文盲”,不能是“愚”的表现,而是乡土社会的
本质。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
天见面的。在社会学上我们称之作Face、to、face、group,直译起来是面对面
的社群。”于是他们不习惯用“间接地说话—文字”。就算如此理解,乡人还是
被戴上愚的帽子。,乡下人和城里人总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前者总充当弱势群体
角色,如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责任事故发生后政府“全力调查”后找
出相关“责任人员”—8名无牌烧焊的农民工!因为所谓的“愚”,没有足够的
维权意识,这八名农民工被“光荣”推上负责人的位置,成为民符其实的代罪羔
羊。而相关的工程负责人,那些批准无牌作业的领导班子,责任人在?他们当然
是聪明的,把责任推卸地一干二净,但这聪明明显是道德败坏恶心的产物。在孩
子身上,这种不公平也是明显存在的,有些城里,政府会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
此做法有利也有弊。特意建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可以方便管理,也有利于孩子
的安全问题,这是对待留守儿童问题的较好做法。由于城乡孩子受教育的起点不
同,分开学校有利于安排学习进度,但是这人为地分割会使孩子从小形成“我很
城里人不同”的思维。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认为乡里孩子“愚”学习能力不如
城里孩子,人为地分割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危害。
四、无讼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在中国这个乡土社会里,教化总是取代折狱,打官司在村人眼里是一件不光彩的
事,除非非不得已,否则都不会对簿公堂。中国传统崇尚“礼制”非“法制”,
以礼为先,法制传播受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影响。像在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
中,秋菊为“讨个说法”把村长告上市的法院,在村里人看来,秋菊是可鄙的,
根本无人理解秋菊的做法,最后秋菊赢得了官司,却输掉了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
人情世故文化。中国传统文法与现代法制形成的矛盾,非一日之时可以解决。“现
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
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
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由此可见,要让法制深入人
心,并非要盲目照搬国外法律条文,而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情世故,灵活
变通,“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让法律被人们所服膺。
通过对《乡土中国》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中国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好地
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位置,定位于中国本土趋势,更好地展视未来。
《乡土中国》读后感5
古人有个习惯,离开故土要在行囊里带一捧故乡的泥土,意味着走到哪里都
不忘记自己的根。中国人农耕火种自古传承,对土地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从远古
女娲造人的神话就能看出来,我们都是小泥人的后代。我刚进读书群里曾经问过
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当时群友们给我推荐了几
本书,认真地列到越来越长的书单中,但惭愧地还没有开始看。所幸这一期共读
书目其中的一本《乡土中国》,起码让我先了解了一部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基
础。
这一类书籍不在我的阅读舒适区,读前不免忐忑,但这一本确实很好看,深
入浅出,足见费老功力。我想重点谈谈《乡土中国》给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一、规矩在乡土社会中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定式。
最近沸沸扬扬的metoo事件、强东事件、霸座事件等等,其实归根结底都是
权利和权力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而权力和权利的边界在中国有个比较属地化的
词儿,规矩。《荀子·礼论》:“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礼记·经
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
可见对于规矩,从古人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了,简单说来就是用来衡量边界
的规则。
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中直接指出:“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
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
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
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一点与以契约作为关系维系基础的西方社会区
别非常大。
我记得小时候回农村老家过年,最头疼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因为晚上守
岁过了十二点才能睡觉,早晨天还没亮就要早早起来并吃完早饭,因为天亮之前
就有人径直登堂入室来拜年了,如果还没起床会被人大声嘲笑。但头晕眼花的我
又最记得这个时候,因为爷爷家辈分很大,会有四五十岁来拜年的陌生成年人喊
不到十岁的我为“姑姑”,在炕沿就势屈个膝且作揖来问我新年好。在更趋近于
契约社会的城市里,这种半夜直接闯进别人家,以及喊个小孩子为姑姑真是很难
见到的光景。但当地全村都是这么做地,反倒是我的惊讶显得格格不入。天亮前
一定要径直登堂入室别人家并拜完年,并且一定按照辈分不按照年龄来行拜礼这
种行为,并没有人质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当地人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年
年如是,这样才是不失礼。
所以费老得出结论: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
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
是自动的。
二、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力量所在是人治
契约社会有暴力机关可以帮助维系契约的有效性,那么对于以口口相传的经
验形式流传下来的道德约束作为规矩,怎么维系其有效性呢?费老指出:“人治
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
的规范的性质。……我们的社会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
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这个例子中,
我们可以想见,在某个波纹中的秩序,一定程度上这块石头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细细品来颇有点谁发起、谁负责的意思在。
费老归纳出三种权力方式:
第一种是在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老子提出
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就是避免纷争的一种手段。就像水滴,当互相融
合时,可能一滴不干净的水就会污染一大杯水。但冲突是不可避免地。那么一旦
有冲突发生,乡土社会的横暴权力就要发挥其作用了。
最能体现横暴权力的横暴二字的一个例子,是妇女一旦被发现不忠会被浸猪
笼、沉塘。而这种惩罚自己家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施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
乡土社会中,家庭一定要维持稳定,并且要生育和繁衍劳动力,多多益善。所以
对于导致家庭不稳定的因素,要使用横暴权力去干涉,就像人体的免疫细胞自主
发挥作用一样。暴力导致的悲剧非常之多,这也是乡土社会为现代社会所诟病和
不可想象的大多数现象所在。
第二种权力是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这种权力模式大家最不陌生,
少数服从多数、投票等等都是同意权力的具体工具形式。同意权力对于乡土社会
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达成共识,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更加促进乡土社会水源获
取、土地分配、耕牛等物资共用这类争端事项圆满完成。典型的例子是,大家都
同意去买媳妇,所以通过买卖获得的媳妇在本地人看来就是正当手段完成的家庭
构建。农村被绑妇女解救十分困难就在于此。
第三种权力是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提到长老这两个字,感觉莫名
回到了篝火面具的洞穴文明。但实际上随着乡土社会的发展,长老是一直存在并
有其非常崇高的地位的,现在也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形式和名头上稍微整了整容。
长老长老,顾名思义,首先要长,这个长可以理解为长辈,这是身份和地位
上的限制;其次要老,毛头小伙子肯定做不来长老,这是经验和眼界上的限制。
这两个条件摆的明明白白,长老的作用呼之欲出了:经验的传承。
南方这一点更加明显,对于祠堂、族谱等文化的重视,起名字时大家族一定
要按照家谱来确定辈分,有些大宗族都是有族长的。就是没有明显宗族的地方,
有红白大事的时候一定要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坐镇,遇到不懂的礼节要去请问
老人应该怎么办。
我参加过农村的婚礼,一定有一位大知宾负责总调度,通常是年纪四五十开
外,有丰富的筹办经验,那时候他的指令就是最高意志,包括各种亲戚、贵宾都
要听他的调度安排,颇有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思在。所以,怎么安排一场婚
礼,全在大知宾的一张嘴上,并没有我们熟知的计划书、WBS任务分解、各种公
告、条文、时间表来告诉各色人等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所有人都等着大知宾口
头通知。有些多才多艺的大知宾,话说的十分之漂亮,一套一套的半文半白,甚
至有些还会唱着押韵的歌词来安排事项,令人叹服。这就是典型的人治。
第四种权力是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时势权力。费老用的这两个字
非常传神,时势造英雄,这种权力的产生和实现方式大家都懂得,是彼可取而代
之的自信,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大胆。但值得
注意的是,这种时势权力还是在乡土社会的框架内产生的,一旦取得了权力,不
会跳出乡土社会的特性去重建一个世界,如果真有哪怕一点征兆,那么就会有人
怀疑对方可能是穿越者了,比如王莽同学。
那么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打土豪分田地,这是框架内还是框架外呢?嗯嗯
嗯,我感觉我这篇读后感想到这个问题后就可以结束了,那么,就结束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6
时常在不经意间触发思乡的情感。这情感恰如量好且又贪醉的人独饮一坛好
酒一样,醉人、人醉的,只存乎于虚无缥缈的梦呓里。那种形同酒后跟接而来的
感觉,多年来伴随着我置身在这迷惘、嘈杂的城市中,时隐时现,回味悠远。
好酒的人贪杯,好读的人痴书。我对《乡土中国》的痴,若不是同样有染的
人,根本就无法体会到那种难以言说的妙趣来。作为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
特具体系的分析,乡土中国在费孝通先生笔下被概念化、抽象化、结构化,从而
从整体上构建了一个理念中的社会。或许是因城市生活的曲折纷扰,也怪自己当
年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想的文字,曾经对乡土乡情的那份狂热,如今随着时日风
尘的洗刷,已慢慢模糊淡远;现在搜寻出来的一页页残存的记忆,仍旧借以惦念
着那片纯净的乡土,已然成了自己守望宁静的世外桃源,只能相见于记忆的残影
当中。而读过《乡土中国》,对中国乡村社会有了一番深刻地理解,从而不再局
限于脑海中仅有的人和曾经发生的事。
费老先生在序言中提到:这算不得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
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
个怎样的社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宏大,未免让我们有点摸不清头绪。在中国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乡村占了很大的比重,广阔的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
地方特色,不管是塞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要想将乡土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抽象概括出来也绝非易事。正因如此,《乡土中
国》从社会的基础、结构和秩序三个方面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中国社会的素描,
而是抽象和概括出包含在具体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有的体系,支配着生活
的各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的基础——乡土本色
所谓"乡土本色",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一些本质性的特征和属性。中国社
会是乡土性的,乡土对于国人的概念不仅是记录着一串串脚印的印泥,也不是远
洋海外,家中老人在行李中包裹的一抔乡土。乡土性是中国人流淌在血脉中的神
圣感,几千年农业国家的思想影响至今,在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在乡土社会中人
和空间的关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流动,因为"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
地上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靠土地
为生的人离不开土地,以土地形成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形成了家庭,从而形成了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则是孤立和隔膜,
但这种"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不同于美国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整体
上看,乡土社会最大的特征便是熟悉,或者称之为"gemeinschaft""有机团结""
礼俗社会".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属性,乡土性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潮流中,不少人离开了乡土,但"土气"未改。生于斯,
长于斯,虽然安土重迁的观念淡化,但心中对那片故土的怀念永远不曾淡去。
二、中国社会的结构——差序格局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孕育而成的乡土社会,其基本结构特征也正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
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以血
缘关系联结成的社会网络中,社会关系就如同丢石头所形成的同心圆波纹,如此,
人便有远近亲疏之别,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同。我们平时所说的"自家人"可以把
亲热之人都拉进来,既包括自己的家庭、家族、亲戚,又包括同村、同乡、同地
区。这样,"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
可以是公的",于是养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社会关系是从一个一个人推
出去的,交往范围的扩大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成为一缕缕私人联系所构
成的网络。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重人情、重关系、重圈子的独特形态。中
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是因为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为中心势力
的变化而改变。
三、中国社会的秩序——礼治社会
乡土社会的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
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援引规范的性质。无疑,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礼治为要,法治是那种酷吏才做的事,礼治成为治国理政
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并常以"礼仪之邦"来自居。礼是什么?礼首先是一
种传统,这样一来,即使号称"天子"的人也得尊"礼",改变它是不可以的。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乡土中国,礼治是很有效的。
而今,现代社会有了现代化的追求,乡土文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法律已
与生活息息相关,法治社会进程全面推进。而法治是管理国家的,德治是教化民
众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全面改善个人素质,减少犯罪,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
惩罚都不是目的,求善才是真知。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又让"城"与"乡"彼此映照。乡土重建面临的难题在于乡村的空置与落寞,老弱病
残根本无法(也不应该)负担起被青壮年们遗落在乡土上的重任。从而,乡土社
会早已开始嬗变。她会走向何处,是不是还能安宁如初?我已迷失在我的乡村印
象中。但我宁愿这样迷失着,一直迷失在不迷失的记忆里。
《乡土中国》读后感7
中国,飞速发育中的古老国度,传统与现代在交融,青铜与碳纤在碰撞,道
德这个东道主也在与远道而来的制度相互切磋。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不断推陈
出新,但骨子里还是有永远不会褪去的东西——乡土。中央电视台有一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电视剧都难以企及的收视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诱
惑,更多的,是庞大的外出人口对家的味道的怀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间,
家在笔墨里,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乡土中国,
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
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据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国家结构的基层便是乡土,构成这个国家的最下一
层维系纽带,正是乡土性,乡既不是特指乡下,土也非土头土脑,而是一种情感,
一种牵连,是人与土地有着关于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土思安,故土难
离。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漫长历史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家乡的土地对中国人
来说就是饭碗,就是生存,游子在外,飘零无根,终归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挥起
锄把,才算务了本业。长久下来,土地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渐
渐地流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于是,中
国人开始离不开故乡的泥土,所有中国人的心都被牢牢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
而,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稳情节,中庸的处世之道,渊远的文明流
传,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国人于是有了深深的乡土气息。
自然条件与家族观念决定了中国的基本聚落形式——农村,是一个内向的,
封闭性的完整聚居环境,其中的每一户人家存在实际或理论上,或多或少的某种
关系,这是亲密而纯粹的,邻里之间保持着基于善意的密切关系,这种人际关系
的味道是乡土的;而现今更多人迁入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层建筑居住,
一个个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离,也分割了心理的联系,按费
孝通先生的说法,现在的人更类似于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相互隔绝并且相互孤立,
带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独,在内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见的聚居单位是一家
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际冷漠也就不难解释了,这种人际关系的味道是钢铁的。乡
土社会与之不同,虽然村与村之间相互隔绝独立存在,但在内部有足够的交流和
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创始人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这种信
任和心理的亲近随着繁衍而延续,人与人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相对熟悉,经过数
代的延续,就成为一地的故土感情,这造成了人与人、村落与村落的差异,乡土
味与钢铁味的差异,也造就了中国人的代代乡愁
时代在发展,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变化,有些变化是进步,而有些变化则
很难界定其性质。如费孝通先生提及的,钢铁的城里人看乡土的村落人,会因为
其文化认知的相对不足而以为其“愚”,相应的,乡土的村落人眼中,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的钢铁的城里人,因为基本生存能力的相对缺失,也是“愚”的,这是
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乡土与城市的分歧,在起点,整个中国都是乡土的,
是真正的乡土中国,而逐渐的,城市中国出现了,并且与乡土中国向不同的方向
在发展。在乡土中国,封建礼教的遗存,家族体系的残影,既束缚着这片土地上
的人,也是其完整精神结构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男女关系的都不仅
仅是生殖与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了解,同样的,维持整个人际关系体系的同样
是了解,相互了解与共同认识,传统儒家观念和道德伦理是同一片乡土上的人们
接受同一种意识的基础。乡土社会是靠最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来配合个
人之间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觉到是自然的。只有生
死于斯的人群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共同思维,其中各个人之间有着
高度的了解,这一切就是乡土观念和乡土情怀,其中最大的离心力,只不过是人
的个体差异和必然的性别区分而已。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提及了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即冲突决定存在,生命的过
程存在于克服阻碍之上,但乡土中国并不认同这一点,或者说传统中国并不认同
这一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处世哲学中,和谐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社会秩序的重
要性和优先等级远远高于个性的突破和个人的满足,整个社会体系在遏制破坏秩
序和稳定的因素时能够爆发难以想象的强大凝聚力,或许这是一种对进步的阻碍
力量,但这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中国现在正在全力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这是应该的,科学的,也是社会进
步的需要,历史前进的必然,但就传统而言,乡土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这种
人治并不停留在表面的个人集权和羊群效应上,在掌权者头上是舆论,连天子都
不敢轻易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舆论的头上是道德,是伦理纲常,费孝通认为这种
人治其实是一种礼治,根据礼仪和道德来实现法律的约束力。道德与法律,有时
候需要面临取舍,但我认为更好的结果应该是融合,海洋法系的种种无奈已经表
明了完全条文的法治是苍白的,而封建社会的最终崩溃也说明完全唯心的礼治是
无力的,法律的严谨与公正保证了人格的平等,而道德发展的继承性与渐进性保
证了社会进步的稳健。
时至今日,城市化成为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浪潮,但乡村仍是中国社会的重
要组成部分,而乡土的情怀则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柔软部分,既包括对
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怀念,也包括对那一种思维逻辑的认同,那一份敏感的不可触
碰。这是中国的现实,也是中国的特色,中国要发展,不可能牺牲甚至舍弃关于
乡土的这一份,无论是政策,还是感情。未来,无论是探索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
建设进程,还是发展有着更旺盛生命力的新农村,费孝通先生的这一部《乡土中
国》,和它所引发的对乡土的思考,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值得熟读和
深思。
《乡土中国》读后感8
在现代化的大潮下,乡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无传统
意义上的乡村了。然而我们在中国,农村依然占有绝大比例。因此,要彻底了解
中国社会,乡村便是不可规避的问题了。
费孝通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中国乡
土社会。土,是历来那些所谓的城市人对农村人略带鄙夷的一个评价,当然,一
定程度上这个词是客观的,因为农村人的眼里缺乏所谓的“大世面”。费孝通先
生认为,这个字形容中国乡村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那是农村人的衣食父母,
农民靠种地为生,世世代代扎根于土里,他们对土有着特殊的感情。生于斯,死
于斯便是最好的见证。农业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农民们靠着水土完全可以自给
自足,于是,土便使他们囿于一个相对孤立隔绝的环境之中,但这种孤立绝不是
一家一户,而是一个以村落为单位。聚村而居是因为农田需要水利,一定的合作
是必须的,且人多也更安全些,家庭世代的绵延也会造就此种情况。在村里,范
围的局限性导致了彼此的熟悉,试想我们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人一起生活是个
什么样的情形:我们不会产生陌生带来的拘束,在很大程度上从心所欲;我们因
为了解而彼此信任;我们相互体谅而摩擦甚微……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世外桃源。
我们现在的农村,以家族姓氏来命名村子的屡见不鲜,如杨家湾、岳家寨等
等。尽管村子里并不是每家都是这个姓,但这个姓大都占有绝大比例。这是中国
氏族社会的一个传承,而农村相对的“与世隔绝”把它保存得更好。正是这亲密
的血缘关系造就了社群的团结性,而维持团结的也正是中国人所讲究的人情。礼
尚往来,自古以来为中国人所重视的美德,但这礼尚往来的人情却限制着社会若
干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冲突和竞争。根据某些冲突论学者的观点,冲突是维持和
保障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缺乏冲突,农村在某种程度上也便落后了。但同时,
缺乏冲突,自然便缺乏法律调整的基础了。在费孝通先生的眼里,维持着乡村秩
序靠的不是法治,而是礼。“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
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
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法治与礼治的不同就在于维持秩序
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不同。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乡土社会中生
活的变化如此之缓慢,以致于依靠传统即可解决生活的大部分问题,而所谓传统,
正是社会经验的累积。因此,只要有学习能力,先辈们的经验便足以应对生活,
而这也正是礼治的前提。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外在的规则通过长期的教育化为内在的
习惯。因此,维持礼的力量不在于外在的权力,而是内在的良心。可并非人人都
是安分守己,这就为乡村调解开辟了空间。在法治社会,大家通过诉讼的方式解
决纠纷,可在乡土社会,村里长辈充当着和事老,此种调解更多的是一种教育过
程,是一个道德感化过程,于是乡村便处于一种无诉状态,而此种私力救济方式
所依托的道德又是与法治的内涵所不尽一致的。如有个人因妻子偷汉子打伤了奸
夫,这在乡间是理直气壮的,可要是到了法庭,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可能还构成
故意伤害呢。正因为如此,如果乡间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没有变革,而只是把
法治的基础设施硬搬下来,不仅法治的效果不能显现,礼治被破坏的后果会如影
随形。
在中国有句俗话: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似乎道尽中国乡土
社会人们“私”的品质。个人管好个人的事,如果是公家的,大家便有占便宜的
想法。就像很多人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道路上却是垃圾横飞。所谓“私”的
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古代儒家讲究一个“伦”字,君对
臣、臣对君、父对子、夫对妻,都是有不同的行为道德标准的,费孝通先生比喻
得很好,“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石头落水的那个中心,而每
块石头泛起的波纹就交叉成为中国的行为道德网络。”石头大一点,泛起的涟漪
范围广一点,交叉得多,社会关系网络自然也大。所以这种
“差序格局”富有伸缩力,中国人对世态炎凉颇有感触也是基于社会圈子会
因“石头的大小”而变化。在这种差序格局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是最好的写照,每一个大的目标都是从
自我出发,就是必须先管理好自己才有后面的程序。当然,这种“私”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私”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公。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形成的关系网络使
我们对每个网上结点都有不同的权利义务。所以,某人可以指责他人__,而如果
是他父亲,缄口不言亦不会受到谴责。这就是维系乡土社会的道德标准。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引进市场经济体制,外国大量社
会思潮的涌入冲击着我们这个“土”社会。社会由血缘的连接向由地缘连接转化。
那个熟悉的社会已离我们越来越远。造成这一影响的因素很多,拿教育来说,在
农村,上小学大家也许还在一个村里或镇上,随着学历的升高,大家便开始分化,
各奔东西,现在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来自五湖四海,而这样长久的“隔离”必然使
以前所熟悉的人不再熟悉。没认真读书的年轻人也会去读个技校学点手艺,走出
大山也就在城市扎根了。偶尔回家也就是见见父母和较好的友人,对其成长环境
也开始陌生起来。在我的家乡,我仔细观察过,没有几个同龄人还会务农,粮食
的市场被国家垄断,务农几乎无利可图,更别说抚育子女了,就连父辈这一代也
不能只靠种地为生了。而城市资本的运行所形成的社会吸引力使大多数青壮年劳
动力走入城市谋生。留守家中的也做起了小生意帮补家用……社会已不再是那个
社会,由此所造成的社会结构也逐渐在改变,传统格局的打破必然需要新的力量
来组建。但是这种力量更多的不是靠外在的压力,而是社会内在自身的调整,国
家权力只是在社会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上充当调解员。社会是有活力的,有内部
自我调整机制的,而这也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良好互动。
只有充分了解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本质和社会的运作才能有效地融入社会,而
知识的欠缺使我不能再进一步深入发挥,就此搁笔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9
读完《乡土中国》后,有的章节涉及的话语、情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自己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乡土社会的影响。以下就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章节谈一下体会、感受。
第一节乡土本色中费老说过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
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
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害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
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么?乡土
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对于费老的观点我觉得应该分两个方面来分析。我觉得
在费老那个年代乡土社会可以真正做到不需要法律,大家都彼此熟悉、信任,凡
事只需要打个招呼就行。但是我认为画押、签字,特别是法律的产生也是社会进
步的一种表现,它能起到一种约束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矛盾的产生。随着社会的
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好有坏。大家都产生了一
种防备心理,即使是在农村。大家在谈及钱时也格外小心,借钱得写欠条。所以
我觉得费老那句打个招呼就是应该视情况而定,小的事情可以不必见外,但谈及
钱、物质方面的时候还是得按规矩办事,该怎样就怎样。这并不是一种见外的表
现,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习惯,它已经渗透到了乡土社会,所以那种见外之类的
想法也得改变一下了!
在我看来,土气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它表现了乡村人的淳朴,善良。
至少不会像城里人充斥着勾心斗角、为了自身的利益尔虞我诈。自以为穿上了名
牌衣、名牌鞋、背著名牌包就高人一等。带着有色眼镜看乡里人,用土气乡巴佬
之类的字眼讽刺他们,甚至是一种嘲笑的态度。特别是近年来大批的农民进城搞
建筑,即所谓的农民工。他们起早贪黑、一砖一瓦筑高楼大夏。大厦完工后住进
去的是城里人,他们只拿到自己凭苦力赚到的工钱。城里人的娱乐场所、娱乐设
施也是农民工的杰作。试问城里人在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农民工的辛苦,并反省
自己对待农民工的态度,是不是会有一点惭愧呢?
第二节文字下乡,费老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为乡下人辩解,特别
是在城里人说乡下人愚这点上,费老坚持着只是乡里人的知识不及人,并不是真
的愚,并分析了原因环境的影响。这节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乡里人的我呀和城里人
的贵姓大名的对比,来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人们都彼此相当
熟悉,用声气辨人。而贵姓大名则反映一种陌生,就像现在的一些城里人,做邻
居都几年了,甚至都没有打过招呼,更不用说交往。这一点,我觉得农村比较好,
可以相互串门、唠嗑,真正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
第三节文字再下乡中有两段话我特别喜欢,甚至做了摘抄。文化是依赖象征
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
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
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段话阐释了文化、历史的重要性,
我们不该忘了历史。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现在的我们仍有重大的启发,作为一名中
国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历史的耻辱还是不能忘,这是事实,任何时候
都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铭记。另一段是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
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
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
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这段话很符合乡土社会的特点,历世
不移,人在熟人、熟悉的地方中长大,面对所要解决的事情也大同小异,凭借前
辈的经验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个人绞尽脑汁去想,去创新。这就是乡土社会,不
为人先,不为人后,循规蹈矩,个人觉得这种社会挺好的,很平静、安逸。
第四节差序格局主要围绕私展开,并指出了私也是有根源的!在费老看来,
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的城里人都患有私的毛病。一说是公家的,自私心就取
代了公德心。费老这里说的私的问题是群己、人我的界限是怎样划分的问题,我
们传统的划法和西洋是不同的。在西洋,团体的划分是有明显的界限的,而在中
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是具有伸缩能力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
小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扩大圈子,把自己推出去,由己
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
第十二节血缘与地缘中费老提及了自己的一项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大
概先得有了土地,才能在血缘网中生根。这个应该是因地而异的。比如有些地区
的女子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让男方入赘,男方很容易就成为了村中人。并没
有书中说的那么难!亲属尽管再亲密,究竟是体外之己,所以钱上往来最好不要
涉及亲戚。这就是所谓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谈钱伤和气。人都是经济人,所作
所为大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毕竟无私的人是少有的、罕见的。所以说商业是在
血缘之外发展的,亲属之间谈生意、做买卖老是怪怪的,担心利益的分配不公,
最后亲戚也做不成。
第十四节从欲望到需要中描述的乡土社会非常简单,人们只需要靠经验、传
统去生活就够了,每个人的欲望常是符合人类生存条件的。因为是乡土社会,社
会变化的速度非常慢,环境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人们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生
活方式也大致相同,所以由祖祖辈辈不断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于人们是非常重要
的,它就像是指向标,指引着人们一步一步前进,它已经为人们规划了人生,普
通平凡的村民从出生到死亡都沿着这条路径走,绝对是可以安稳度过一生的。那
么可不可以说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欲望是符合实际的,它与现代社会人们口中的欲
望不是一个性质呢?
我个人觉得乡土社会比较适合甘于平淡、渴望安稳生活的人去居住,生活中
不会有多大的起伏,就那样平平庸庸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费老的这本《乡
土中国》主要以乡土社会为主线展开,在阐述乡土社会的某些性质时会将城市与
乡村进行对比、在写差序格局时将西洋团体和乡土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来更好的
说明问题。同时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间接地批评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
那种不屑的态度或者是对乡下人的讽刺、不尊重。这个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有
启发作用的,我们应该学会反省。
作为一名学生,要写出深刻的体会、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问题有一些难度,
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在读《乡土中国》时难
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甚至是完全不懂的文段,最难理解的就是差序格局。虽
然写的读后感只是一些皮毛,但这本书确实让自己受益匪浅,它描述的乡土社会
与我们村有类似的地方,更多地还是不同,所以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4:4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341751806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乡土中国》读后感9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乡土中国》读后感9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