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时期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
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
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且破得苏轼的大弟子晁补
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为妻,二人文学艺术有着浓
烈的兴趣,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高雅和谐,充满幸福。然而好景不长,二人成婚的第
二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而李清照也受
到牵连,被迫与赵明诚分开。后二人虽团聚,但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
颠沛流离。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但张汝舟觊觎她的珍贵收藏,然她的财务早年
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
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九日后获救。
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婉约派是中国宋词流派中的一种,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
“婉约”一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已经将它用于文章写作之中。到宋代时,婉约词
派逐渐兴起,李清照、欧阳修、柳永等人都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婉约,顾名思义即委婉含蓄之意,多用于描写和刻画儿女之情。词藻优美,节奏感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世人追捧。除此之外,婉约派词作多用来表现在离愁别绪之中,用
大量的意象来烘托出悲凉的氛围,最终层层递进表现出词人的悲凉或寂寥的感情。后来学
者总结婉约派词作的形式为四点,分别是婉约清丽,词藻含蓄,情景相融,声调和谐。
以李清照前期作品为例,在她待字闺中之时作品以歌颂生活,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为主基调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词藻明快,曲调清丽,再现对生活的满足之感。李清
照嫁给赵明诚后,由于俩人经常处于别离状态,李清照的词大多抒发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其中,用了大量伤感意象来烘托出悲凉寂寥的环境,而后进一步体现自己思念丈夫之情。
婉约派词借以朦胧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在用词方面十分谨慎,不
会使用太露骨的词眼。以此,来表现出词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之感。
宋代的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一说法是明代学者张綖提出来的,他认为婉约词风
多为香软之气,《花间词》就是婉约派代表作品。
李清照自幼出生在一个文学世家,加上自身在诗词方面的天赋,年少时便在文坛崭露
头角。她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著作,但因为她个人的人生经历,她的作品呈现出
两种不同的景象。前期她的生活环境优渥,所创作的作品都是阐述她热爱生活以及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而后因为国破家亡,她的作品中带着幽幽的惆怅之情。
在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中,《如梦令》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两首词。“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是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两句话。当时词文所描写地是一夜春
雨,词人自知院中花木会因为大雨凋落。第二天询问正在卷帘门的侍女院内的景象。马虎
的侍女随口说道院中的海棠还如同昨天一样茂盛。听到侍女如此不经心的回答,李清照还
是免不住心中对落花的惋惜,自言自语地重复着,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庭院中的海棠花
应是凋落所剩无几。绿肥红瘦这一词形象地将庭院中海棠花凋落的景象描绘在人们眼前,
也深深透露出了词人对花朵凋落的惋惜之情。
“满地黄花堆积,慌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摘自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声声慢》中
的一句同样关于花的描写。从李清照的词文中不难找出很多关于花的描述,可以看出她是
一个爱花之人。与上一篇词文中对于海棠花因为春雨的袭击凋落而引发的惜花之情不同,
在《声声慢》中,词人看到堆积在地上的菊花,想起以前有丈夫能为自己摘花,而今物是
人非,摘花人已不在,空留赏花人独自神伤。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4:4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3390955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简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